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英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1):44-45,67
从基调的处理、语气的变化和节奏的把握三个方面分析<再别康桥>的朗诵,使得朗诵能准确诠释作品,表现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朗诵是一种传统教学方式,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语言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音、语气、速度、节奏、语调等技巧的训练,鼓励学生进行朗诵实践,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相似文献   

3.
所谓朗诵素质,是指在朗诵及朗诵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水平。它包括朗诵历史及文化、朗诵价值、朗诵特点、朗诵语言技巧、朗诵情感、朗诵处理、朗诵表演(形象、舞美、乐舞、台风、形式)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水平。一、实施朗诵素质培养的事实依据:朗诵与朗诵研究"朗诵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自从有了诗,也就有了朗诵。"(一)朗诵在中国1.古代。古人认为,诗是诵的,能诵的语言才是诗。先秦"诵"的风习盛行,  相似文献   

4.
朗诵艺术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显现出了独特的生命力;朗诵艺术也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根植于传统儒家的"中和思想",朗诵艺术显示出了独特的"中和之美".声音的虚实、语流的起伏、语气的更迭、节奏的回环,使各个部分既各司其职又集中统一,既错落有致又浑然一体,集中体现了朗诵艺术综合的、和谐的、变化的"中和之美".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欣赏及其教学“三部曲”上海/赵丽芳(一)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当然现在“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泛读、学生朗读、独自默读,随着电化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还可听配乐朗诵,看电视听朗读等等。不管用何种方式,都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并以语气...  相似文献   

6.
我会学 句式要求:“用句子表现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人们说话一般有四种语气,即陈述语气(向人讲述一件事),祈使语气(要求或命令他人做什么),疑问语气(提出疑问),感叹语气(表达强烈感情)。神态就是指人物说话时的神情态度。这次练习说(写)一句话.要表现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  相似文献   

7.
《变色龙》教学实录宁鸿彬班级:初中二年级执教:北京80中宁鸿彬第一课时师:上课。(师生问好)师:按常规做练习。生(1):(朗诵《西江月·井冈山》)师:很好!生(2):(朗诵《咏柳》)师:很好!生(3):(朗诵《黄鹤楼》)师:很好!三位同学朗诵得都不错...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书法和表演艺术(尤其是朗诵艺术)的分析比较,找出其相关的联系点,从而证明书法艺术和表演艺术(朗诵艺术)一样,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们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9.
《分马》教学实录(上)宁鸿彬时间:1995年12月20日任课教师:宁鸿彬班级:北京八十中初一(1)班第一课时师:上课。(师生问好)师:按常规做练习。生(1):(朗诵《鸟呜涧》)师:好。生(2):(朗诵《春望》师,不错。生(3):(朗诵《沁园春·雪》)...  相似文献   

10.
13.古诗朗诵会黄仲达(抚州市教研室)龚蕴芳(抚州市一小)[活动要求]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设计带有音节、汉字,连线成象的纸板学具;2.布置学生准备参加朗诵赛。[...  相似文献   

11.
句子不仅表达命题内容,还表达话者的某种感情,即语气。汉韩日三种语言都用多种手段来表达语气,但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汉语主要以词汇手段来表达,韩语和日语主要以语法手段来表述。本文考察了汉韩日三种语言的语气词(韩语语末语尾,日语终助词).助动词(韩国语先语末语尾)、语气副词(日语陈述副词)在各自语言中的语气表达特征。由于汉语与韩语,日语所采用的语气表达手段不同,语气表达特征上有较大的差异,韩语和日语虽然表达语气的主要手段相近,但具体表达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歌剧中的唱段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独唱、重唱、合唱;而独唱部分通常会有喧叙调和咏叹调两种成分,在歌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喧叙调通常是歌剧、康塔塔、清唱剧等大型声乐作品中一种近于朗诵的曲调,它主要表现在以这种诵唱的形式,模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语言速度、语气、节奏和具有起伏的语调。喧叙调在节奏上往往比较自由而不规则,一般由歌唱者根据歌词所表达的内容、语气来把握,并不属于正规的音乐结构(乐句、乐段等)。不追求传统的对称、协调.伴奏织体比较简单,常在咏叹调或重唱之前出现.与后者形成一种音乐上的对比…  相似文献   

13.
艺术歌曲的情感表达建立的基础是对字词的准确无误的掌握,而朗诵能够在对演唱者音色、共鸣、音调、语气等加以处理的基础上,与歌曲情感基调保持一致,将声音进行情感色彩的装扮。在歌者自如地融入自身朗诵意识的感受与体验过程中,再对作品中所渗透出的艺术形象进行声音上的立体塑造,从而达到提高歌唱语言情感表达的的最终效用。  相似文献   

14.
书讯     
《中学语文教学》2000,(7):43-43
1 《作文》(教材)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材编审部编写 ,共6册 ,供初中三年使用。该书内容丰富 ,便于操作 ,既减轻师生负担 ,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为作文的科学训练创造了条件。2 《诵读文选与朗诵指导》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编写 ,分上下两编。上编精选了120多位名作家的精美诗文140余篇(段) ,可供学生熟读、背诵 ;下编讲述朗诵的特点、要求和技巧 ,对学生朗诵进行具体指导。两书均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定价 :《作文》第一册5.50元 ,第三册5.80元 ,第五册5.30元(双册年底重印) ;《诵读文选与朗诵指导》10元。…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三音节语气副词“XX乎”有“无怪乎、无须乎、几几乎、庶几乎”等4个词语。从语气类型、语气融合、语气兼容三个方面解释了语气副词“XX乎”跟语气成分(语气词、语气副词)共现类型上的差异性,这四个语气副词在词汇化时间、语义固化程度以及形成机制上也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朗诵艺术是通过有声语言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综合开创了有声语言的审美空间,从音声化的角度给文学作品增添了活力.要使朗诵达到声情并茂,不仅要理解文本、感受作品和把握基调,还必须熟练地掌握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综合运用,以轻重缓急停顿变化的鲜明节奏表现作品的韵律美,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出原作品思想内容和独特风貌,从而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能力,实现对文学形象的超越与升华.  相似文献   

17.
“语气”(Mood)是谓语动词形式,表示动作或存在状态的方式,用以说明所述情况是确实的,还是可能的、或可疑的等。“语气”可籍动语气助动词予以加强或减弱。语气助动词除do、does、did外,包括所有的情态助动词。  相似文献   

18.
虚拟语气 一、词的语气 指我们平常说的说话人说话的口气。(在英语中,语气除了指语调以外.最主要的是通过动词发生变化而表示不同语气)  相似文献   

19.
英汉情态(语气)副词的语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的情态副词的功能地位相当于汉语的语气副词。文章通过对英汉情态(语气)副词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共性与差异。研究发现:英汉情态(语气)副词类别上同为意义、作用多样而又有较多共同意义的类;分布上都具有灵活性、主要分布位置相似性、位置及组合制约的相似性等特点;功能上都具有高位和低位表述功能、评价功能和强调、聚焦功能。相异之处主要在于:英语情态副词的意义主要还是在现实性与非现实性方面,而汉语的语气副词则意义多样而广泛;在与句中其他副词的排序上,共性之中有差异;在表达功能上,汉语语气副词的表达功能更为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3.技术准备充分①朗诵歌词.反复朗读歌词有三大好处:a.了解词意.每一首歌都有它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理解歌词是头等重要的事。只有在反复朗诵中你才会准确理解词意,抓住基本情绪,找到最好的表达方法.b.朗诵歌词有助于找到语气、语势,便于歌唱时突出重音.c.朗诵歌词有助于纠正土语乡音,使语言标准化。②准确读谱。当确定好参赛曲目后,一定要认真读谱试唱,尤其是那些没有音响资料的新创作歌曲.大家知道,有些歌手所唱的歌是靠平日听磁带或听别人演唱而学来的,一旦拿到谱子自己练唱就束手无策了。有的唱错经过音;有的前后音颠倒乱唱;有的将×××唱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