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情感动力”。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重智轻情”,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学效果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促进师生的情感共鸣,建立融洽亲和的师生关系,创造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使英语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一、以情促情,建立融洽亲和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表明: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效应,从而激发学生接受教学的热情。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事实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  相似文献   

2.
初中政治课教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四种“激发”方法,简称“激”法四种。一是“情激”。所谓“情激”,就是教师以“情”去激发学生。它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和教师所运用的深情的语言、富有感情的动作,也包括课堂上教师所运用的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音响、画面、图像等等。它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情感的境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教育家斯滨塞认为:“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在教学中我注意改进教学方法,经常采用现代…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师生不仅要进行智力活动,还要进行心的沟通,情的交流。因此,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优化课堂情境,通过情感的培养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4.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新课标在定位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教学目标时,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情感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因此,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重视情感交流,优化师生关系,建立和谐、温馨的情感氛围,为教学活动提供动力源泉。一、培养师生情感,以“情”引“情”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对英语教师的认…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过程 ,更是作者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沟通融汇的过程 ,只有这三种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教学才会产生最佳效果。这三者中教师是主导 ,是连接作者与学生情感的桥梁和纽带 ;学生是主体 ,一切的手段和方法只为学生入情入境。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情感 ,让学生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把握知识、陶冶情操。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呢 ?一、发挥语言魔力以激发学生情感1.“美读”以娱情。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手段就是指导学生“美读”。所谓“美读” ,就是指导学生有情感…  相似文献   

6.
一、以情育人,以情从教
  1.教师以情施教,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想学”
  “情感教育”是“以情施教”,教师应以自己的高尚情操影响学生,积极地在教学中自觉传授知识技能,在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教师应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用情感教学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教师首先要有浓厚的“数学情”;二、教师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数学情”;三、教师要善于创设数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情”;四、教师要巧妙设置“陷阱”,激发学生的“数学情”;五、教师要善于引发和保护学生的“数学情”。  相似文献   

8.
文章,情是基础、依据;教师,情是主体、关键;学生,情是宗旨、目的。“三情”共振,佳境才能迭出,而连结情感线教师需先有激情。披文入情,应注重挖掘教材的情感资源,选准学生的动情点和共振兴奋点。而教学中精心设疑,触及情感,激发“愤”、“悱”情境,优化共振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情感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做到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以情激情;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影响,以情引情。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披文以入情”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当好课堂情感的“调度员”,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一、投入情景,激发情感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图画、影视、幻灯、摄影、语言描绘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语文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所需要的不是被“塑造”,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如教学《过万重山漫想》一文,可以播放雄浑的《长江之歌》,通过对“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微微一笑”的引导探…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披文以入情”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当好课堂情感的“调度员”,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一、投入情景,激发情感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图画、影视、幻灯、摄影、语言描绘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语文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所需要的不是被“塑造”,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如教学《过万重山漫想》一文,可以播放雄浑的《长江之歌》,通过对“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微微一笑”的引导探…  相似文献   

12.
文章,情是基础、依据;教师,情是主体、关键;学生,情是宗旨、目的。“三情”共振,佳境才能迭出,而连结情感线教师需先有激情。披文入情,应注重挖掘教材的情感资源,选准学生的动情点和共振兴奋点。而教学中精心设疑,触及情感,激发“愤”、“悱”情境,优化共振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涉及教师、教材、学生等诸多因素。教师若能准确地掌握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恰当地设计教学程序,优化教学方法,就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激发情感 激发情感应把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放在首位。不仅要让他们认识到生物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还要向他们介绍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巨大成就和光辉前景,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师生之间的聚焦点就是“情”。高中学生往往以自己的理想标准要求教师。对他们心目中尊敬的老师所教的  相似文献   

14.
徐洪 《中国教师》2006,(4):50-52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阵地,更应是情感体验的场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充满个性情感的过程。因此,在美术课的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育,突出学科的特色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美术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作如下探讨与研究。一、发挥教师作用,激发学生情感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创设一种平等、民主、交流的教学氛围,缩短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激活教师自身的情感。情感具有感染性,以情激情是教师在教学中用自身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和老师一起产生“共情”。没有教师心灵的参…  相似文献   

15.
马美平 《成才之路》2009,(18):38-38
一、激发情感,以情激情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语文教学。(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师必须要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热情。要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灵活地自选教学内容,采用“茶馆”“书场”似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6.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的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语文教学如果没有情感因素就显得呆板乏味、干巴巴,而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激发,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情感因素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产生是统一的过程,因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行动情后入情,而致“缘情悟理”。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常用“四字诀”即用“读”、“看”、“想”、“议”来激发和调动学生情感因素。 “读”——朗读是激发情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然而 ,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是自发产生的 ,要靠教师的精心激发和不断培养。情感激趣 :“亲其师 ,信其道”,所以 ,密切师生情感是激趣的基础。情感激趣的最好办法是对学生要有爱心、有耐心 ,经常与他们谈心、玩耍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 ,要欣赏和赞美每一个学生 ,一个鼓励的目光 ,一个赞许的点头 ,一个会意的微笑或不时的应答 ,都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 ,建立和谐的感情 ,使学…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因此,学生的情感激发就非常重要。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善于抓住学生情感对立性的表现,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使学生的情感向着有益的方向发展;第二,要善于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以境动人”;第三,要善于表达内心的情感,有效地感染学生,做到“以情动情”、“以形育人”。  相似文献   

19.
古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哲理深邃,语言精练,是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沉淀下来的精华,尤其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古诗中包含了这么多的美,教师该如何进行“美”的教学呢? 策略一:打造情感课堂,在教学中传输“美” 在古诗审美教育中,情感是核心,而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要打造情感课堂,在教学中传输“美”,教师首先应钻研教材,了解学情,设身处地地体味教材中的真情实感和美的内涵.教学时,通过有感情的讲述、朗读等教学手段以情激情,利用有关的审美媒介进行设境传情,把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融为一体,达到作者、教者和学者(学生)三者情感的统一,在动人魂魄的情感中,激发学生情感,形成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0.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体验,使学生从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激发学习乐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情境”是教学的基础,其特点是言、行、情三者融为一体,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情景支持的课堂,才能产生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