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政府设立公营企业,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运用。在宏观经济管理之中,政府有责任维持市场秩序,使公民的生活稳定。除去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外,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政府就必须还要自设企业,以便更好地控制社会经济局势。所谓公营就是政府经营,即公营企业,也称之为政府企业,它分为中央公营企业与地方公营企业,这与国家的存在意义是决不等同的。公营企业的所有权就在政府,不在国家。公营企业的设立是政府出资的结果,哪一级政府出资,企业就归哪一级政府所有。政府拥有的企业要受产权关系约束,不受行政关系管辖,…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公营矿业经营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合资公营矿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各种矛盾和条件的制约,职能部门的设置不合理,因而经营管理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而独资公营企业管理比较统一,经营效果普遍良好。公营企业对工矿的管理方法主要有6种:租客制、包工制、班组承包制、里外工结合制、雇佣制、按时计工制。也有不少公营矿业企业在管理上比较成功,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也较为先进,其管理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来源在1937年至1940年主要依靠外部授助,外授占全部财政收入的51%到85%。1941年至1945年外授中断,边区的财政来源主要靠各税收和公营企业的发展来提供。  相似文献   

4.
《鹭江大学学报》1998,6(3):55-55
钱津提出界定公营企业的两个要点:1.公营不同于公有。公营的中性与国家职能的一般性是相通的,即只要国家存在,就要相应有公营经济,不仅资本,主义存在公营经济,而且社会主义也存在公营经济。公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要求,而公营其是国家一般意义上的共性经济概念,属于中性的经济成分。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四联总处对广西工矿业的贷款主要集中在1941到1944年,且因国际国内局势的变迁,四联总处在广西的工贷分为两个阶段,并具有工贷对象以公营企业为主、区域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审核"严格"及带有战时性等特点。工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西工矿业的持续发展,但另一方面却加速了民营企业的衰落及工矿业发展的不平衡,工贷在广西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南地区出现一些工会组织脱离群众的现象,本要表现在有些公营企业的工会,盲目跟着企业行政领导走,对漠视二人利益的官僚主义不加批评和反对,以致有些工人骂工会是“J长的尾巴”。有些私街企业的工会,无原则地迁就资方,甚至有些资本家c经答应了的工人待遇,工会还代替资方说服工人把‘L取消,工人骂这些工会是“资方的走狗”。针对这些现象,中共中央中向局负责人邓子恢在中南总二会筹委扩大会议L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国足‘卜:会_I:作者缺乏明确的阶级立场”。他要求“11会11作者说话、办事、看问留、提…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我国成人教育发展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初我国成人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契机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走向:从发展定位来看,我国成人教育将更突出服务意识;从发展重点来看,农村成人教育将是我国成人教育重心所在;从教育性质来看,非学历教育将是我国成人教育主旋律;从发展途径来看,网络教育将是我国成人教育的主要途径;从发展模式来看,内涵式发展将是我国成人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当代实践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观,从新的历史高度上,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的问题。将发展价值论由重物推向重人,将发展目标论由社会推进到人的全面发展、将发展方式论由线式与对立式思维推进到互进式和明式,将发展理论提升到以人为核心的新境界。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理论的新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补充、更新的再教育。在新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如果说扫盲教育是第一个里程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第二个里程碑,大学教育的大发展是第三个里程碑,那么对本世纪继续教育的发展将成为新的里程碑。它不仅是成人教育的一部分,而且将从成人中凸显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将是充满生机的世纪: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知识经济的发展,给每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每个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二十一世纪中,知识将作为一种资本成为财富的主要来源,快速、高效、创造性的学习将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必然要求,因而学习的变革也将成为跨世纪的人迎接挑战的主要任务。一、变阶段性学习为终身学习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呈爆炸式膨胀的时代。据预测,未来30年,科技知识总量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100倍。随着知识总量迅猛扩张、知识更新速度加…  相似文献   

11.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广斌 《高教研究》2005,21(2):45-47
科教兴国,教育先行。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教育的时代,教育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加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富强,而科学技术的落伍,则将使国家和人民处于冷落、挨打的境地。当代社会历史的发展,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面对充满世界的数字化、网络化,作为远距离开放式的电大教育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其中数字化媒体的应用将是电大教育发展的必备条件,数字化网络是其生存之本,尤其是互动式广播电视网引入数字化后,将会使电大教育产生质的飞跃。没有发展就没有前途,数字化媒体将是电大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转型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农村城市化,大批农村劳动力将有序快速转移;二是规模、效益、特色、有机农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一个常谈常谈、与时俱进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力、社会力、潜在力、寻善求美力等诸方面能力的全面性、普遍性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一个类与个体全面发展逐步趋向统一的现实历史过程。在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根本的物质前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教育事业尤其是素质教育的大力发展、教育创新的努力进行将直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伴随着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经历了初创、发展、改革与提高三个阶段。对此发展历程进行详尽的介绍和中肯的分析,将对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新加坡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一是将发展高职置于战略性地位,二是注重高职教育的实用性、超前性,三是强调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有效性,四是加强高职与中职的沟通与衔接,五是加强外向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一21世纪初期,我国将实现基本定型的基本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现代化,将实现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的知识化、信息化。化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但将随着上述的变化不断向纵深发展,而且突出的特点是在横的方面,将与各学科相互渗...  相似文献   

17.
论二十一世纪学习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将是充满生机的世纪: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知识经济的发展,给每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每个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二十一世纪中,知识将作为一种资本成为财富的主要来源,快速、高效、创造性的学习将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必然要求,因而学习的变革也将成为跨世纪的人迎接挑战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创造教育--成人教育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形态。它并不取代物质资料生产,如制造业等,但它将改变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其显著特征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而科技创新的基础是人才。因此,担负着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传播、应用使命的成人教育,将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发挥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郭振东 《成才之路》2009,(36):25-26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会极大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使教育的各方面产生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将会被打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呈现出多样化、社会化和主体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将面临更加迅速的发展和深刻的变革,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都是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世纪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发育得更加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也将更加完善。这些变革和进步,都有赖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新世纪的发展也将赋予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新的内涵,我们要在贯彻实施中不断地探索、认识,使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更加丰富、更加符合时代要求。 一、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