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新课标》还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引发了一场高中语文课程的深度改革与结构重建。在这一课程改革与重建过程中,语文选修课的建设无疑是改革力度最大、创新含量最高的系统工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与教学方面,绝大多数学校依然是按“学校选定课程——教师班级授课——学生班内听课”的模式进行选修课的教学,并且语文教师中能上成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的教师,恐怕不足一半。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由此可见,当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特殊使命,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引语《项链》是人教版必修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二课。1956年,《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将《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列为课外阅读参考书目。1959年,人民教学出版社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四册第十二课和人教社出版的师范学校语文课本第四册第十二课第一次收录本文。可1961年就删掉了。几经反复,“文化大革命”后,《项链》被再次收录,编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课,成为经典篇目并一直选用至今。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结构。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史记)选读》(2005年6月版)选有岱隹阴侯列传》一文。当中有这样一段话:“(韩信)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日,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语文课程“既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按照设想,“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的任务落到了必修课的身上,而选修课则承担了“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的重任。相对于必修课的清晰序列而言,选修课系列复杂,种类繁多,在实施过程中难度也大得多,因而它在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课改之前,还是课改之后,各地的专家们历次编写语文教材,一直把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下简称《廉蔺列传》)收入高中语文课本。作为一篇“基本篇目”、“讲读课文”。很有趣的是,《廉蔺列传》几乎在高中语文课本每一册里都待过。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语文课本》(中小学通用教材中学语文编写组编)把它安排在第一册.  相似文献   

8.
郑宁 《阅读与鉴赏》2009,(9):59-61,58
2009年7月7日至9日.我有幸参加了福建省举办的高中新课程语文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获益匪浅。我们知道《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语文选修课的性质、目的、编制思想和课程模块已有简明、全面的阐释。通过这次培训,我更明白了《中国小说欣赏》作为选修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我们在初中、高中阶段的中国小说学习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自然,社会,生命,是当今时代关注的三大主题。刘建琼,1964年2月出生于湖南宁远。硕士研究生,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湖南省首届“121人才工程”优秀专家。教中师语文而电大语文而高中语文21年,现为三湘百年名校长沙市长郡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兼任湖南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省中小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长沙市高级职称评审耍员会副主任(特级评委)、长沙市人民政府督学、长沙市中语会副理事长等职。曾被聘为湖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湖南师大和长沙教育学院的国省市三级骨干教师培训导师。长期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撰有论文一百多篇.专著《语文方法论》《走进新课程》《古诗鉴赏》等7部。主编《探究性阅读》等助教助读书三百多本.主持科研课题获教育部二等奖、湖南省一等奖、长沙市“友谊科研”奖各1项,在全国各地讲座、上示范课一百多堂。事迹在《中学语文》《潇湘城报》《长沙晚报》等有介绍。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是“模块化”,“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在阐述《新课标》语文模块化课程价值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阅读教学和选修课教学结合、主渠道和次渠道结合的实现途径。为了保证模块课程价值的实现,必须强调教学与评价相结合,积极优化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离骚》(节选)与王力《古代汉语》中《离骚》在注音和释义上有很大差别。经过比较,两书皆存在不足之处。建议两书在下次修订时相互作为参照,以利于我国大中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周正官 《阅读与鉴赏》2009,(1):60-60,59
杜牧的《阿房宫赋》作为千古名篇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高中语文教科书多选录了此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第二册(2003年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第二册(2005年版)、江苏教育出版社职高语文第三册(2005年版)均将该篇作为重点篇目收录。  相似文献   

13.
同样是高中语文课本,又是同一篇《拿来主义》,人教社(新、旧版)教材与苏版教材对其中的五处注释的处理,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正好体现了教材编写者们的思想意识在不断进步和提高。现分别对此作些分析对比(下文中,人教社旧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释简称“旧注”,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释简称“新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教材注释简称“苏注”)。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继续坚持语文实践观,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通过语文实践,使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融汇整合,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存在明显的知识“裂缝”:文章篇幅长,内容丰富,如必修一的诗歌《相信未来》、文言文《师说》;新的语文知识多且有一定的难度,如文体知识、文言文化知识等;阅读写作要求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裂缝”不弥补,很难实现初高中语文学习“接轨”。如何弥补?需要多方面努力.但我觉得用心选好教学内容是关键。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与表达交流(写作)两大块,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首先就是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内容的解读。高一新生不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因素也在学习内容上。如何选好语文教学内容.让高一新生快速走进高中语文呢?  相似文献   

16.
2000年修订试用版《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提及“语文素养”;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改“语文素质”、“语文能力”为“语文素养”,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置于四大基本理念之首;随后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相应地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置于三大基本理念之首。  相似文献   

17.
陈石林 《湖南教育》2006,(12):33-34
针对目前社会上语言文字的辞书意见不一、使用相当混乱的实际,湖南省高考语文的决策者们,2006年“画地为牢”:“今年命题使用的工具书为:《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和《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读本》,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同时,它更是高中语文重要的教学资源。长期以来的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语文读本》不同程度的被忽视了,或束之高阁.或视而不见,或形同虚设,《语文读本》被摆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课时紧张、教学负担、升学压力等等。但这些都不足以说明问题.最关键、最根本的,是对《语文读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认识不足.导致了《语文读本》在使用问题上的普遍“虚化”。  相似文献   

19.
宋秋梅 《新疆教育》2013,(9X):59-6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和在部分省区的实施,标志着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由于在课程理念、课程设置方面的跨越式前进,这一次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较之以往的历次改革,有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选修课的开设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对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巨大挑战。高中语文选修课选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已成为语文教师探讨的新课题。下面,谈谈把握好语文选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崔皓 《语文知识》2006,(2):34-34
车珊珊同志的短文《“可望不可及”吗?》把“可望不可及”看作“可望不可即”的误写(见《语文知识》2005年3期),这种意见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