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空调制冷系统中水系统有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冷却水系统一般是开式系统,相对于闭式冷冻水系统而言,系统比较简单,因而,经常不被设计人员所重视。就空调冷却水系统的承压、水泵扬程的确定、系统的启停顺序、节能控制等问题谈谈作者的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系统输入要素、系统转换要素与系统输出要素,系统的高效运作需要系统内要素的有效整合,因此,将耦合的原理应用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系统的研究中,对于整合系统要素、实现系统的高效运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将系统输入要素、转换要素与输出要素映射为三摆,以三摆耦合机理分析系统要素间的关系,通过耦合节点研究系统耦合实现机理,并提出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系统耦合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创新系统的多层次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创新系统的研究大致有企业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四类理论,新近的研究提出了集群创新系统、全球创新系统等概念,从新的范围视角探询创新系统的建构与作用机理。本文在简要回顾创新系统的概念和研究演进路线基础上,提出了多层次创新系统架构模式,探讨了各个层次创新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展望了未来创新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由能量管理系统(EMS系统)、高级应用系统(PAS系统)、电量管理系统(TMR系统)、调度管理系统(OMS系统)、综合数据平台系统、机房监控系统和调度数据网系统(SPTNET系统)等系统组成。这些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基础之上,并通过网络技术与局域网(MIS)、互联网(Internet)相连,而网络的自由性和不安全性则会给这些系统的安全造成隐患,并且有可能对调度业务造成极大的破坏。为保证这些系统的安全性,将不同的系统按照不同的等级接入到不同的安全区中,区与区之间或系统与系统之间通过防火墙、纵向加密装置、入侵检测装置等作为防护手段,从而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对待校正系统而言,标定系统是根据待校正系统的性能指标发出pid参数控制指令,是待校正控制系统中最高层控制软件部分。由于标定系统不直接与电控系统硬件交往,所以标定系统具有对各类系统的普遍适用性,所要做的只是根据不同的待校正系统调整相应的pid控制算法。系统中用到的通信协议是CCP协议。  相似文献   

6.
惰气系统是防止油气燃烧、爆炸,保证油轮安全的重要系统。本文结合实际,对油轮惰气系统进行了系统介绍。讲解了油轮惰气系统防火防爆的工作原理;船用惰气系统的组成,最后,根据船舶规范要求,提出了惰气系统的维护保养要求。  相似文献   

7.
《金秋科苑》2013,(24):44-45
似乎每一位IT分析师和科技类撰稿人都曾预言Windows XP将寿终正寝。随着2014年4月逼近,IT专业人员之中开始弥散不满的气息。许多人并不想更换Windows XP系统。这个系统太好了。而替代Windows XP系统的微软(36.25,-0.33,-0.90%)系统是Windows 7系统或Windows 8系统。对于许多面临升级系统或用其他系统的人而言,上述两个系统都不是他们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8.
通信系统运行可靠性的高低是决定系统能否稳定、安全运行的关键,对系统的通信质量有着严重影响。为了确保通信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研究人员设计出了相应的,可对通信电源系统实行远程监控的监控系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C机的通信电源现场监控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构成进行研究,探讨了系统的开发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是线控制动,而电液制动系统是实现线控制动的第一步。本文设计了一套电液制动系统,该系统通过踏板位移传感器获取驾驶员制动意图,以电控比例减压阀为执行器,同时还设计了高压泵站以及控制电路。在搭建系统台架的基础上,采用XPC系统完成硬件在环仿真试验,用PID算法实现了电液制动系统的液压控制,并得到良好的瞬态和稳态响应。通过循环工况,我们验证了系统液压在实际工况中的效果。通过与整车通讯获得车速与轮速信息,系统可以用滑移率控制实现ABS防抱死的功能。系统不仅实现了制动系统的基本功能,在后面的研究中,还能实现ESP等功能,也可以与再生制动系统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苏振东 《大众科技》2013,(5):70-72,25
锅炉用于生产二次能源——蒸汽或热水,是我们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动设备,然而其在使用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降低锅炉的能耗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攻课题。燃油锅炉的热力系统包括蒸汽发生系统、蒸汽输送系统、水处理系统、燃油系统。因此,降低燃油锅炉耗能可从蒸汽发生系统、蒸汽输送系统、水处理系统、燃油系统四方面系统地考虑。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对于专利制度不正确的认识,本文提出:正确认识和理解专利制度的制度功能以及专利制度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完善专利制度,强化对专利的保护,改革我国现行的专利制度,优化专利制度的制度环境,大力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8  
本文在研究国际上衡量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该指标体系以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社会消费四大体系为设计基础,基于经济发展指数、绿色发展指数和人文发展指数,共涵盖了24个指标。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军民融合与物流相关理论,界定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的概念,分析军民融合物流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研究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的组成,包含军民融合物流法律法规体系、运行机制体系、信息共享体系、物流标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物资储备体系、物资运输体系、协同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并对这9个子体系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探讨建设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和重点,为建设军民融合物流体系提供相应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吴自勤 《情报科学》2012,(4):540-545
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体系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取得了成果,但在绝大多数地区还存在许多问题,问题的关键是缺少应有的制度保障,而且缺少对制度设计的深入研究。制度设计内容包括:政府主导制度,经费保障制度,技术支撑制度,队伍建设制度,特色服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监管落实制度等。对于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体系而言,科学而完备的制度设计能够确保提高其构建质量,促进其规范有序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合作主义视角下政策咨询机制构建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澜  彭志国 《科学学研究》2005,23(5):612-617
合作主义多用于社会学、政治学研究宏观层面的国家与社会间关系。本文以日本审议会机制为基础,从微观制度层面分析了合作主义框架下的利益协调机制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社会利益日益分化的背景,对我国建立与完善政策咨询体系提出了:重构政策咨询体系,引入利益协调职能;加强利益协调机制的制度化建设;推动社会团体的利益集团化;监管利益协调活动的公正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朱礼龙 《现代情报》2017,37(3):26-31
从信息安全决策中心、信息安全反竞争情报中心、蜜网技术支持的网络反竞争情报系统、人际情报网络系统、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基于反竞争情报技术系统的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模型;系统梳理了供应链信息安全系统的安全隐患;探究了供应链系统情报泄密的路径,认为信息安全治理过程监管不力造成供应链系统情报泄密、信息安全策略管理工作滞后于供应链系统信息安全的需要、蜜网技术的双刃剑特征危及网络反竞争情报系统安全、人际情报网络维护成本高,监管困难,已成供应链系统安全短板、供应链集成化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漏洞给竞争情报方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7.
于萌 《情报科学》1993,14(2):31-35
本文以全国地质图书馆图书采购自动化管理系统为实例,阐述了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系统目标和设计原则,描述了系统分析设计的方法,并进行了系统逻辑设计过程中的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8.
结合煤矿通风系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理论,从人、设备、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研究煤矿通风系统中"参与者子系统""设备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间的因果影响关系,并构建煤矿通风系统脆性风险仿真模型;利用煤矿统计数据,对其演化过程和脆性风险的变化过程进行实证分析,进而设计系统动力学干涉实验,探究煤矿生产量变化与系统脆性风险水平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管理子系统的脆性演化最快,更容易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超能生产提高比例越高、系统脆性增长的速率越快,崩溃的时间越早。最后,提出煤矿安全通风系统脆性风险因素以及因素之间脆性关联性的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企业知识资本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知识资本系统的邻域系统特征。探讨了企业知识资本系统组成要素间的关系及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功能及运作机理,认为企业知识资本系统是一种非线性系统,系统功能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各要素间的协调与匹配程度。  相似文献   

20.
构建低碳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应该从政策保障体系、组织支撑体系、低碳技术的创新体系、中介服务体系、资金保障体系、人才保障体系等方面及所包含的不同范围去建设,应该从这些方面全面整体地去构建。这样才能建立相对完善的真正能够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