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是党的十六大之后召开的重要会议,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今年的“两会”,是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继续,是进一步落实十六大部署的继续。搞好“两会”新闻报道,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积极进取,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而共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日报编委会对今年的“两会”报道高度重视,严格遵循中央批准的“两会”新闻报道计划,确定了今…  相似文献   

2.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是新一届国家和政府机构、人大、政协第一次报告工作的会议,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搞好“两会”的新闻报道,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而共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日报编委会对今年的“两会”报道高度重视,编委会和总编办公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两会”报道工作,严格遵循中央批准的“两会”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3.
1月23日至30日,河南省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和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分别在郑州市召开。经过去年省“两会”和全国“两会”报道的初次“试水”,记面对“两会”报道不像去年那样没底了。经验,使大河报报道的“两会”在同城媒体同题作中略胜一筹。采访“两会”,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更不敢有任何越轨行为,必须在画好的圈圈内“跳舞”。因此,报道“两会”,对党报来说,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4.
3月21日下午,人民大会堂广东厅。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曹志在听取首都主要新闻单位两会报道负责人的汇报之后,说了这样一段话:“今年的两会开得很成功,两会的新闻报道很成功。新闻单位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量不亚于换届,报道的质量比较高,大的问题没有出,小的问题也基本没有出,掌握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上下左右都比较满意。”认真总结两会报道的经验,不但对今后搞好两会报道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平时组织战役性报道也有普遍意义。 今年的两会——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虽说  相似文献   

5.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举世瞩目.报道好每年的“两会”,历来为新闻单位所重视,而今年则由于正值换届等原因,各新闻单位尤其是首都各新闻单位都全力以赴。会议期间,各新闻单位的报道精彩纷呈,各有特色。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向国内国外充分报道了这次“两会”。我们坚持了两条:反映会议的主旋律,报道好会上的重要活动和各项议程,既照顾周全,又有深度;认真为报台服务;搞好对外报道,把我们的声音传向世界. 扬一己之长,发挥通讯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2年“两会”是在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以及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的背景下召开,是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本届任期内的最后一次会议。新闻媒体坚持民主、求实、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正确把握热点难点问题,以“两会”进程为主线,对大会作了全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我台也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宣传任务。至此,我本人已经连续四年参加了全国人大会议的策划报道,连续七年参加了全省“两会”的宣传报道,特别是今年策划全省“两会”、全国“两会”的报道对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令我受益非浅。在这里,我就如何搞好“两会”报道策划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和感受,希望广大同仁特别是参加过两会报道的前辈和老师们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8.
每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多年来,新闻界在“两会”报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把“两会报道”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新的水平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次参加“两会”报道的实践和体会,就全国“两会”报道模式的继承与创新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一、全国“两会”报道缘何备受关注今年的全国“两会”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次会议,也是本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最后一次会议,全球数百家传媒的近3000名记者云集京  相似文献   

9.
“代表入京华,聚八方生气”——人民日报记者对参加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精神面貌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的委员们。这次“两会”,的确不同寻常,因为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早在全党全国传达贯彻。神州大地春来早,代表、委员情绪激昂,会议气氛轻松活跃,为“两会”报道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记者》编辑:你们刚从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回来,你觉得今年的“两会”有何特点? 答:由于这次的“两会”主要是审议和讨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及关于这个纲要的报告,所以就与一年一度的例会大不相同。代表和委员们普遍认为,这个纲要关系到中国今后十年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人民从温饱奔向小康  相似文献   

11.
“代表入京华,聚八方生气”——人民日报记者对参加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精神面貌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的委员们。这次“两会”,的确不同寻常,因为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早在全党全国传达贯彻。神州大地春来早,代表、委员情绪激昂,会议气氛轻松活跃,为“两会”报道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2.
今年1月底,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省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以下简称两会)在杭州胜利召开,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派出精干力量,16名记分赴人大、政协采访报道两会盛况。经过7天的团结奋战,浙江电台新闻中心圆满地完成了今年的“两会”报道,并闪现出不少亮点,被广大听众和同行所称道。和去年相比,这些亮点既极有力地丰富了报道内容,增强了报道效果,更是浙江电台不断探索会议报道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新闻记者》2005,(4):F002-F002
当年的全国“两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3000多名记看报名采访。3月3日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开幕.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众多记者集中到人民大会堂,聚焦“两会”代表、聚焦盛会盛况。  相似文献   

14.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每年年初的重要的政治性会议。对于新闻单位来说,报道好“两会”,也是每年开局之时的一个重头任务。今年的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和省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处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所以,虽然不是换届会议,但仍然受到全省人民和各新闻单位的强烈关注。“两会”期间,河南日报调动一切宣传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反映“两会”的盛况,从策划到运作,从内容到形式,从广度到深度,都有一定的创新。 认真作好思想准备 多年来组织“两会”报道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组织好“两会”报道,必须首先使上会记者充分认识人大、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克服“‘两会’年年开,很难出新闻”及“‘两会’是例会,会议报道只要比葫芦画瓢就行了”等错误认识。因此,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夕,  相似文献   

15.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是在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迎接澳门回归、迎接新世纪的历史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是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两个会议的新闻报道,具有重要的意义。“两会”报道,实际上也是对人民日报的全面工作和综合实...  相似文献   

16.
在“两会”新闻学的门槛上新华社“两会”报道领导小组副组长朱承修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新闻大战的硝烟已经散去,“两会”新闻组于3月21日邀集首都一些新闻单位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总结。各单位在会上汇报的重点,是报道怎样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7.
从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大会开始,“两会”新闻报道进行了近五十年。报道范围从全国到省地县,信息量不断加大,气势恢弘,内容丰富。新意迭出的“两会”新闻报道,以生动的新闻实践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新闻改革的进程,充实和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在我国新闻史上书写了精彩的篇章。本文着重从新闻媒体对“两会”报道的角度做一个初步的探讨。一、“两会”新闻的政治性要求“两会”新闻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政治性要求高。人大和政协工作属于政治体制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新闻媒体在从事“两会”报道时,从政治的高…  相似文献   

18.
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相继胜利闭幕了。“两会”是在党的十四大之后,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蓬勃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时刻召开的,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会议,意义十分重大。各新闻单位尽心尽力,都力图发挥自己的特点,有所开创。中央电视台也不例外,也孜孜以求地寻找新的角度,新的形式,努力报道好两会。回首十九个日日夜夜,一个个瞬间,一幅幅画  相似文献   

19.
从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闻媒介正式被允许派记者随各代表团进京采访“两会”。他们的加盟,使每年一次的“两会”新闻竟争变得更加激烈。如果把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出动几十上百名记者的中央新闻单位比作“大兵团”的话,那么随代表分散在各住地,一般只有三两名记者的外地来京新闻单位则是一支支“小武工队”。“大”、“小”之间、“小”、“小”之间有配合、有竞争、有交流、有借鉴,虽然这次“两会”是例会,但由于事关“九五”计划及今后15年远景规划这一大事,因而从中央到地方新闻单位在报道上都不敢怠慢,一致认为这是一次“不一般的例会”。  相似文献   

20.
《视听纵横》2005,(2):F002-F002
在今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报道中,浙江卫视派出40余名采编播、技术、保卫人员组成的报道团奔赴北京,设立直播室,从3月3日起,连续12天采用卫星传送,通过《浙江卫视新闻》中开设的《直通两会&;#183;连线北京》栏目,对“两会”进行直播报道。在每天超过lO分钟的报道中,报道团始终坚持把握正确导向,周密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