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品德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精彩生活中无处无品德。我们品德课教师只有把品德课堂置于广阔的精彩生活的大背景中,做生活的有心人,努力把精彩生活融入品德课堂,那么,品德课教学将变得开放,学习空间也会不断扩大,我们的品德课堂也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们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以下是笔者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将精彩生活融入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2.
参加工作近十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回顾过去,我发现在其他学科老师的眼里,思品课是最容易上的。但是我却认为上好一节思品课很不容易,要做学生喜欢的思想品德课老师更难。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做学生喜欢的思品教师首先要有广博的学识和趣味性的语言吸引学生,其次要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把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他们的实际生活环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热爱这门学科,喜欢他们的老师。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下思想品德课面临挑战.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学到知识,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很大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很多学生对于与思想品德课并不是很感兴趣,认为思品课空洞,从而厌学。因此,改变传统学生对于思品课的看法是上好思品课,  相似文献   

4.
张海燕 《成才之路》2012,(23):96-96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思品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思品课堂学习氛围;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改进思品课教学方法。从这三方面入手,可以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5.
正假如随意的找一位初中生让他谈谈对思品课的看法,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会这样评价这门课程:枯燥、乏味、空洞、说教、死记硬背、提不起兴致。这就为思品课老师提出了一个研究课题-----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爱学,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究竟怎样才能寓教于乐,激发兴趣,增强思品课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  相似文献   

6.
一堂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课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起来,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不用多说,这堂课一定是堂好课,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起,导致对课堂的关注、"惊奇"的探究,聚得就像"凸透镜"的眼神,这与现代教育技术在思品教学中的应用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7.
叶建丽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139+141-139,141
当《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简称思品课)取代了原来的思想品德课之后,新的教学理念孕育了新的方法的产生,角色表演、教学游戏、访问调查、实践操作等活动引领教学,使一直感觉比较枯燥的思品课堂貌似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可是在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教师教给学生什么呢?学生从中真正学会了什么呢?预期中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呢?这样的课堂教学又是否具有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8.
在思品课堂教学中引入经典歌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在思品课中可通过歌曲导入新课、突破重难点、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巩固新知。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小学思品课是专门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是教会学生做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思品课教学作为小学道德教育的主导渠道,教学中只要教师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一定能上好思想品德课.笔者根据多年执教经验,找到一些上好品德课的小窍门.  相似文献   

10.
有效课堂情境创设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因此能否创设出有效的情境,这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来说非常重要。通过情境的设置展开内容,一并呈现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使思品课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思品课,思品课,无非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因而,思想品德课往往让人觉得是一门严肃的课程.教师重在说教,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自身感受,并时常使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则完全成了听众、观众.这样,教师讲起来感觉没有激情,学生学起来更是感觉乏味.长此以往,思想品德课堂成了"一潭死水".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在实际教学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多向自己发问,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并在反思中提高,是解决如何上好一堂课这一广大教师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焦点问题的重要前提.《班级中的"岗位"》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九课的教学内容.此课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孩子较强的岗位责任心.现将磨课过程中的点滴想法整理出来,以期与教育同行一同关注品德课堂、聚焦品德课堂、研究品德课堂、优化品德课堂,探讨品德课堂中优秀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思品课堂向来以"枯燥无味"著称,怎样让我们的思品课堂充满活力、智慧和情趣,成为学生喜欢、感兴趣的课堂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参加2012年江苏省信息技术与思品整合课的比赛经历,以《生活中的承诺》(苏人版)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用形神皆备的教学设计引领思品课堂 1.课堂导入精心设计 精彩的课堂导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更能起到激活思维的作用.因此,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思品课道德观点的认识、道德情感的激发及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思品课要做到明理、激情、导行,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上进的心态中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认识,规范行为,提高课堂效益。一、设置悬念设置悬念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如教学《做事要有始有终》一课时,  相似文献   

1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乏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就会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我们应从教学情境中“导趣”,在课堂活动中“激趣”,在联系生活中“启趣”,让兴趣成为思品课的亮点.  相似文献   

16.
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能否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思品课教学目的的关键。所以在思品课教学中,应把“激情”这一手段贯穿一堂课的始终,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小学低、中年级思品课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7.
陈艳 《考试周刊》2016,(14):119-120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景教学是非常受学生和老师欢迎的教学方式,情境的创设有益于提高课堂实效。而目前的思品课堂教学大多偏向一例一理的方法,五花八门的案例影响了课堂效率。"一案到底"的教学方式以其独有的问题探究链,丰富了思品课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往往都有一个好的开头,即精彩的课前导入。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新课和旧课。精彩的导入就像磁铁,能抓住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思品课导入的几种方法。1.复习过渡导入法。在思想品德的教材中,很多内容前后是紧密相连的,旧知识和新知识是相辅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形成能力、提高觉悟、自觉行动的一把金钥匙。本文仅就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问题,谈一点个人的做法和体会。一、让学生了解学习思品课的意义我曾作过问卷调查:学习思品课的意义何在?在被调查的100位学生中,有15位回答:“可以学点知识。”2位回答:。引导我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其余的83位都说:“不知道。”显然,这大多数学生不会产生学习兴趣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正确了解学习思品课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培养师生间的深厚感情,发展兴趣。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使思想品德课告别刻板沉闷,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真正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活起来、动起来、说起来,摆脱思想品德课被学生和家长不重视、兄弟学科看不起的尴尬境地,这一直是困扰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的难题。偶然的一堂公开课终于改写了我的课堂"历史"。2003年3月,我承担了一堂市级公开课,课题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此时正好伊拉克战争爆发,为了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