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对近代中国城乡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以武装斗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并指出近代中国城乡对立的结局是“乡村”战胜“城市”。从而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原则,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又摸索出适合我国经济状况和农民觉悟程度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纠正“左”的错误,推行并完善了农业生产责任制,逐步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振兴农业道路的大致轮廓。党中央现行的农业政策,是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民问题基本理论的继往开来;中国农民逐步走上富裕之道,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殷切的期望。  相似文献   

3.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而探寻到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的求索,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冲破"城市中心论"的教条主义的束缚取得的,它对于中国革命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4.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周恩来对这一理论作出了突出而又独特的贡献 :领导八一南昌起义 ,首探中国革命新道路 ;通过对革命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以及党的工作应“以乡村为中心”、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成功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毛泽东的卓越贡献。中国革命从城市中心向农村中心的转移的认识,首先是毛泽东独立思考的结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在其中起了杰出的历史作用。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创造了发展农村根据地的完整经验,而且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出了说明。贯穿这条独特道路及其理论的基本精神,就是独立自主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正是坚持这个基本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中国革命就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为夺取革命的新胜利,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当时的具体情况,亲手创建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和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崭新道路,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毛泽东同志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完整地说,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紧密结合。这个三位一体,就是实行“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是他分析和了解近代中国国情的契入点,也是他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所在。这一理论博大精深,把农民看成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便是其主要内容。那么“主力军”具体又包括了那些思想内涵呢?综理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有关农民问题的论述,本人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依靠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立足中国实际,关注中国社会现实,力求从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新道路,充分展示了这位农民出身的领袖对于农民、农运、农村的深厚情结和非凡智慧,这也是对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并使之中国化的最好的注脚。  相似文献   

9.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马列主义暴力革命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同志在深刻认识中国国情、彻底抛弃“城市中心论”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产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我党早期杰出的理论家蔡和森曾对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进行过认真的探索,提出了与“工农武装割据”相接近的思想,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毛泽东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民主革命,“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具体来说,中国革命的道路同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起义的  相似文献   

11.
农民运动讲习所,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现实斗争的需要,摸索出的一种培训革命急需人才的有效形式。它在办学宗旨、入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探索,实质上是一所新型的革命学校,是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摇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短短几年培养了近千名农民运动骨干,极大地促进了全国农民运动的高涨,对中国革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论争错综复杂。中国共产党党内、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同非马克思主义党派等不同主体之间就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形势、性质、阶段、重心等诸多问题发生了论争。论争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深入认识,成功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并在理论上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为中国无产阶级寻找革命的同盟军是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研究农民问题的出发点。在"立体地看农村"和对中国农村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的基础之上,构建了此时毛泽东的农民理论,这是党随后实现"上山"战略转移的思想前导。  相似文献   

14.
千家驹是我国老一辈的马列主义经济学家和爱国民主人士。他在20世纪30年代曾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对当时中国农村的经济问题作过比较系统、精辟的研究。其基本内容可归结为两点:一是着力批判当时中国以梁漱溟、晏阳初等人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为代表的各种农村改良运动;二是针对当时中国农村经济凋敝的根本原因坚定地预言只有中共领导的农民土地革命才是中国近代农村的唯一希望和出路。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界定有一个过程,真正科学的界定只有一次,即中共"十二大",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三次科学界定"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是在中共“二大”执行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的。该运动不仅贯彻和执行中共“二大”关于农民问题的决议,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共“二大”关于农民教育、农民运动骨干、统一战线、历史发展演变方式和农民运动斗争目标等方面的思想,为中共领导农民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推动了现代中国农民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客观上讲,有前人探索留下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从主观上讲得益于毛泽东具有的优良素质:较强的认识能力和创新意识;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对农民和农民运动有深刻认识和特殊情感;注重调查研究的作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养;正确的国情观。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别定位在"先行探索"和"开辟开创"上面。从毛泽东的探索到邓小平的开辟是两个并不直接连续的过程,邓小平在开辟这条新道路时的实践根据和时代背景不同于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在内容上有十二个方面的主要创新,江泽民、胡锦涛对这条新道路进一步作了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对这条新道路的开辟同毛泽东的先行探索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