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亮 《中国教师》2013,(Z1):288-289
教师们都拥有一间教室,都拥有一群可爱的学生。我常想:"在这间教室里,我能让孩子们记住些什么?除了教给他们知识,我还能让孩子们得到些什么?"朱永新老师说"教室应该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生命憩息地。"所以"让教室变成我们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成了我的目标与追求。与孩子一起商议,和家长一起探讨,精心策划,用心经营,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在"小蜜蜂班"里不仅看到了温馨的教室更看到了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正>创造了"56号教室神话"的美国小学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应邀来中国做客。当他来到北京一所学校,他从一座教学楼到另一座教学楼,从一间教室到另一间教室,一路走,一路惊叹。陪同参观的人都猜不透究竟是什么让这位美国教师如此兴奋、如此喜悦——精美的建筑?精良的设施?似乎都不是。谜底是雷夫自己揭开的。他说:"我高兴地看到孩子们只管专注地学习、排练,根本就无视参观者的  相似文献   

3.
在成都锦官驿小学里有一间名为"奇趣屋"的教室,孩子们都十分向往在这间教室里快乐地上课。这间"奇趣屋"是该校专门为孩子们建造的"玩  相似文献   

4.
成都锦官驿小学里有一间名为“奇趣屋”的教室,孩子们都十分向往在这间教室里快乐地上课。这间“奇趣屋”是该校专门为孩子们建造的“玩吧”,课堂上没有老师的说教,主题只有一个——尽情地玩。积木、多米诺骨牌等益智类玩具在这里变成了“教材”,老师成了“娃娃头”,每周2—3节这样的游戏课让孩子们减轻了学习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王晓琳  罗刚淮 《师道》2015,(2):27-29
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最主要的场所,教室有无文化或者有怎样的文化,实际上投射着这所学校的影子,浓缩着这所学校的思想理念和文化精华。所以,考察一所学校,有经验的专家、校长都喜欢钻教室,看过这间到那间,连续看了不同年级的几间教室,对这所学校的情况也就大致了解了。那么,教室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我们不妨走进教室,走近学生。一、生言生语  相似文献   

6.
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至今仍坚守在这间教室里,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他就是美国最优秀的教师雷夫·艾斯奎斯,这间教室就是美国洛杉矶市霍巴特小学的第五十六号教室。奇迹一:教室里没有"害怕"在我们的教室里,是否有因为你的突然到来而蜷缩的身  相似文献   

7.
沈静 《现代家教》2003,(8):33-33
“唧唧喳喳”,清晨刚跨入幼儿园的我一进教室便被这清脆的声音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原来是伟伟的妈妈在办公室里抓到了一只小鸟,让他带来给小朋友看看的。“小鸟真漂亮,我们看了以后就让它回家,好吗?”我向小朋友建议说。“好!”孩子们齐声回答。“噢,小,小要放了!”伟伟着急地喊道“我不要放,就是不要放。”伟伟噘着嘴继续抗议道。我轻轻摇摇头,伟伟这孩子平时骄横霸道,对小动物也缺少同情心,不如放学时再与他母亲一同动员教育。我暗自思忖着。“哦,伟伟是想让小朋友再看清楚,那放学时我们再放吧。”我打着圆场。小鸟被放在了走廊的自然角里供小朋友观赏,我也渐渐淡忘了此事。午睡起床,从教室里突然传来孩子们惊恐的声音:“不好了,不好了,沈老师,快来看!小鸟出血了!”“咦,好端端的,怎么会出血呢?”我诧异了,赶紧跑去一看,呀!可怜的小鸟嘴边的毛掉了一圈,正往外渗着鲜血,鸟笼顶上的钢丝隐隐沾着血渍,让人看了着实不忍。看到这些,我心中有了谱。下午活动时,我特意提着鸟笼走进了教室,与孩子们探讨起小鸟事件。“小鸟为什么会出血呢?”我发  相似文献   

8.
程绍莲 《云南教育》2003,(32):45-46
一场秋雨过后,我和孩子们在户外自由活动,不时看到几个男孩从雨水坑中跑过,他们看着飞溅的水花开怀大笑,还看到几个女孩用梧桐树叶从雨水坑中打水浇树。孩子们的表现使我立即意识到他们对“水”的关注,于是,围绕水的探究活动悄然生成。关于水的话题一进教室,关于水的话题立即展开。有个孩子提出:“水有什么用处?”幼儿各抒己见:水可以喝、可以洗脸、洗衣服、洗菜,还可以浇花,小鱼也离不开水。但问到“水是什么味道?”这一问题,幼儿的回答让我意外:“水是甜的。”尽管我和幼儿一起用糖、盐做了实验,尽管我让幼儿尝了糖水、白开水、盐水,仍然…  相似文献   

9.
<正>“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这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作者尹建莉在给《第56号教室的奇迹》序言中的一段话。再次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相似文献   

10.
呵护童心     
车蕴丽 《教育文汇》2003,(11):30-30,32
每当我走进课堂,面对那几十双童稚的眼睛时,我的心情就愉悦起来。这些眼睛,让我感到年轻,感到纯净,让我浑身上下充满活力。有一天站在讲台上,忽然发现孩子们都望着我,笑嘻嘻的。我很奇怪地问:“你们笑什么呀?”孩子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然后笑嘻嘻地说:“因为你笑了!”“我笑了么?”我一边问着,一边  相似文献   

11.
我发现自己还像个孩子,至少还像个孩子似地好奇、好玩,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希望和孩子们相通。 我常常教什么内容,让孩子们学什么内容,自己也同样兴致勃勃地玩什么内容。不仅课前,而且课后也玩个没完;不仅跟学习有关的,而且还节外生枝,玩衍生出来的内容。一轮《肥皂泡》教下来,我就玩出了“新水平”,能把肥皂泡吹得比篮球还大,让它在教室上空晃荡,那高兴劲,那情景,整个课堂都会沸腾,谁不想试一试呢?于是课内的、课外的研究兴致勃勃地、主动地开始了。 我去捉蚂蚁,常会忍不住跟蚂蚁玩起来。有一次引来一帮看  相似文献   

12.
<正>这一年,因为不停地阅读和思考,我的教育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我梦想着打造一间充盈着美好事物的教室,这间教室里有属于我们的文化,有契合师生生命的课程。我逐渐体会到教育的终极意义就是成就孩子的生命幸福。我开始期待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发生内在的生命联结,渴望和孩子们建立更真实的师生关系,相互信任,彼此接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个乍暖还寒的早春上午,我夹着教科书来到教室.这是堂自由作文课,让孩子们写些什么呢?我边走边想,倏地,我脑海中浮现出了电视上的一个画面,对,就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试着飞吧!  相似文献   

14.
创造了“56号教室神话”的美国小学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应邀来中国做客。当他来到北京一所学校,他从一间教室到另一间教室,一路走,一路惊叹。陪同参观的人都猜不透究竟是什么让这位美国教师如此兴奋、如此喜悦。谜底是雷夫自己揭开的。他说:“我高兴地看到孩子们只管专注地学习、排练,根本就无视参观者的到来——他们不是特意为了展示给我看的。我去过世界很多地方的学校,为了欢迎我,学校会特意让学生为我表演。演出很精彩,但是我不喜欢。我不愿意看到因为某个人物的到来,孩子们被迫扮演起了玩偶。”  相似文献   

15.
幸福的守候     
孩子们毕业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我不禁扪心自问:六年来,我到底在这27颗心灵里留下了什么?是语重心长的教导,还是声色俱厉的训斥?是掌声雷动的公开观摩课,还是教室墙壁上的大红奖状?这一切孩子们终将淡忘。不是吗?试问在自己的脑海里,又有多少儿时老师的唠叨?想到这儿,不免有些黯  相似文献   

16.
一、儿歌起航两年前的9月1日——开学第一天,上课铃响了,我踩着铃声走进教室,却发现了让我意想不到的一幕:几个孩子在教室后面的一小块空地上玩游戏,许多孩子唧唧喳喳地说着什么,也有孩子在东张西望……为了尽快让孩子们安静下来,我教他们背了第一首儿歌:铃声响进教室,坐端正等老师,要发言先举手,做个守纪的好学生。这节语文课是教孩子们如何拿书、翻书,怎样整  相似文献   

17.
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提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但实际情况是,我们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是知识的堆积而非智慧的启迪。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下面一则发生在教室的真实案例。课堂上,  相似文献   

18.
动漫教室     
这里,与其说是为动漫爱好者专门开设的一间教室,不如说是为所有读者开设的一个欣赏美的空间。在这间教室里,有平和近人的老师,有才气过人的学生,也有对动漫一窍不通的看客。所以,不管你会不会画漫画,只要你爱美、有美的追求,你都可以走进这间教室,欣赏精彩的动漫作品,听老师和同学们谈论漫画技法等。总之,这是一间让你愉快轻松的教室,课堂上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只有对美的领悟和追求。  相似文献   

19.
动漫教室     
这里,与其说是为动漫爱好者专门开设的一间教室.不如说是为所有读者开设的一个欣赏美的空间。在这间教室里,有平和近人的老师,有才气过人的学生,也有对动漫一窍不通的看客。所以,不管你会不会画漫画,只要你爱美、有美的追求,都可以走进这间教室,欣赏精彩的动漫作品,听老师和同学们谈论漫画技法等。总之,这是一间让你愉快轻松的教室,课堂上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只有对美的领悟和追求。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工作了23年的教师,笔者和众多老师一起走过了素质教育改革之路。这五年,又有幸参与了国际课程开发与研究工作,初步接触了国际文凭组织IB—PYP课程,感受了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冲突。在冲突中得出一个结论:面对孩子,我们关注什么,我们就会收获什么。一、育人理念PK1.早上来了该做什么?早读课,因我从教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所以每天总是负责地到教室查孩子们诵读过关,查漏补缺。然而外教提出强烈抗议!好吧,早上这么好的时间居然不能读书,那做什么呢?外教说:玩,让学生自由自在地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