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历年高考结束后,高考数学题目会成为高中数学教师们新的研究热点.对高考题目的研究有助于帮助教师把握命题趋势,理清教学思路.一些新颖的高考题目亦或是下一年的高考题目的题源,所以,敏感的把握高考题目中的风吹草动对于准确预测下一年的高考题目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笔者通过对2014年全国各地数学高考试题研究后,又将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高考“3+X”模式要求中学教学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近几年来高考物理改革不断深入,充分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特别是2003年删除了大量内容,与新教材内容同步,这就要求一线教师研究高考,及时掌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研究高考要研究什么呢?一是研究《考试说明》,这样才可以把握高考改革方向,有效地指导学生复习。其次研究高考陈题,每一道高考题都是考试中心的专家精心设计的,这道题考查学生什么知识,那道题考查学生什么能力,都包含有出题者的意图,每道题都给中学一线教师传递一个一个信息。对考题进行研究可以避免陷入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高考已经全面展开,研究高考题可以把握高考的脉搏,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复习备考,使之更有针对性,为此,本文通过研究近三年的新课标化学高考题,总结了选择题中的高频考点.  相似文献   

4.
每年的高考题都是命题人呕心沥血的精心之作,对来年的高考具有一定的导向与示范作用,对教师的教学有指导作用.将高考题有效应用于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了解高考题的命题思路与结构特点,以便学生在来年的高考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而前提是教师自身应该对高考题充分研究清楚.那么,作为高中一线教师,如何研究高考题呢?下面笔者结合2011年江苏高考18题,提出自己的几点拙见,望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高考数学命题一般遵循"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每年都有一定数量创新题出现.研究这些新题的解法,可以更好地把握高考.下面探究高考题的创新方法并举例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做好高考复习的前提是对高考相关规律的准确把握.把握高考,给学生指明方向,应该有对高考的前瞻性理解,应该是与高考的与时俱进,而我们往往站在“望尘莫及”或者“望其项背”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之一,在于我们研究高考的角度.我们已习惯于根据以往高考题来研究推测高考的趋势.从2005年高考题可以看出,要研究高考、把握高考的走向,应该研究的是一个多变量的函数,不能仅仅依靠以往的高考题这一变量,主要的变量如素质教育的要求、课程改革的进度、理念以及由课改引起的中学数学知识结构的调整等.素质教育的大背景决定了高考考素质、考能力的大目标,课改的理念无异会逐步渗透到试题命制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高考科技阅读历来被认为是比较稳定的题目,但是和其他高考题一样,这类题目也会遵循稳中有变的原则。在前期做好基础复习的前提下,2006年高考科技阅读题的复习,需要研究2005年高考试题的一些新特点,把握新趋势,从而扎实做好后期的复习。  相似文献   

8.
2008年高考尘埃落定,作为教师更多的是在研究高考试题,追寻命题者的足迹,领略试题智慧,挖掘深刻内涵.同时,结合监考观察、学生访谈、解高考题的经验和教学体会,笔者以2008年高考数学上海卷理科试题中较难的3道题为载体,对学生直面高考,  相似文献   

9.
高考中的120分是"有章可循"的,也就是说它不回避成品题,有些直接出自课本上,有些是前几年高考题简单的变形.如果不去分析高考题的特点,不去琢磨高考题的规律,一味地在题海战术里打拼,结果同学们累得头脑昏昏,教师也累得叫苦连天,而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一拿着高考卷子,老师感叹这一年的力白出了,学生也感觉高三这一年,似乎就是不做那些题目,也能得这些分.  相似文献   

10.
高考试题的权威性毋容置疑,同时高考真题也透视着高考命题的规律与趋势,是考生复习备考的至尊法宝,认真研究高考题,在保持原题"精、气、神"的前提下通过类比发散题反复垂练,就能够百战百胜,笑傲高考,下面就对一道四川高考题进行类比推理,感受以下高考的"气息",探索高考命题的规律性.引题:(2014年四川理)椭圆C:x^2/a^2+y^2/b^2=1(a〉b〉0)的焦距为4,其短轴两个端点与长轴一个端点构成正三角形.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强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了"说高考题"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说高考题"的基本程序和内容要点.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Ⅲ第28题为例,从说命题立意、试题结构、题源背景、解题思维、讲评策略、备考策略等方面阐述了"说高考题"的一些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教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参加高考,所以,中学教学要适应高考,适应大学教学,适应素质教育。尽管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有教师抱怨高考题脱离中学历史教学实际,但是下一年还是这样的命题思路。有些教师喜欢给学生划复习重点,甚至猜题、押题,效果当然很不理想。因为高考命题就是要避开全国所有的高考复习资料和形形色色的高考模拟题,防止猜题、押题。正确的备考途径应该是,重视高考试题对教学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高考早已落幕,全国各地高考题依然是亮点频现精彩纷呈,对于好题新题一线教师应认真研究,以此指导日后的教学,笔者试着对2013安徽高考(理)第18题进行了探究,探究结果呈现如下:1.原题再现  相似文献   

14.
从课本中一道例题出发,开展研究性学习,得到关于椭圆的命题1,用命题1简捷解决2011年江苏高考解析几何18题第(3)问的推广.进一步探索命题1的反向问题,得到命题2,用命题1、命题2来解决2010年江苏高考18题的第(3)问的推广.从而揭示课本题与高考题、高考题与高考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中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基本上处于技巧层面,往往忽略了考生对高考试题的反应.通过对考生答题反应出来的问题、解答方法和错误现象进行思考,能够帮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研究高考.我们只有认真地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获得对教育的真正理解.笔者在组织2001年广东省数学高考第21题的阅卷中,发现学生对高考试题的解答并不与命题者的命题意图相一致,亦即考生对该题的反应并非该题所期望考查的内容.本文将试卷里的多种答题情形细作归纳分析,以便教师从学生在解答高考题的行为中寻找改进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赵耀 《高中数理化》2013,(20):25-26
笔者通过对高考物理试题的对比研究发现,在历年高考中经常出现由以前高考题或竞赛题经过条件变换、物理情景变化而改编来的新题,改编题和原题模型相同,解法也相同.下面以一组考试题例谈考题本源研究,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复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高考化学复习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过程,它要求教师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帮助学生把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梳理一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从多方面着手,做好高考化学的总复习工作。一、认真研究考纲,确定复习方向教师要分析、体会高考题是如何体现考纲要求的。同时,高考题也是课本上例题、习题的类似题或变式题。如果考纲变化了,教师要明确其变在哪里,稳在何处,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朱志刚 《现代语文》2013,(11):158-160
近两年江苏高考语文科目由于命题组核心成员的调整,试题较前几年有很大变化,整体难度加大,题目更具灵活性、开放性,对考生能力水平的考查要求明显提高,诗歌鉴赏题亦如此。但是,笔者经过对近三年高考题的认真分析,认为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具有自身特点,命题具有一定规律。遵循规律,把握趋势,科学备考,相信应对2014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必能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9.
正纵览这几年高考物理试题,很多题目猛一看似曾相识,但细细分析比较,又顿觉耳目一新.它往往是原有常规题或经典题通过改造、巧妙变形,有的甚至直接从课本中变换而来的.这类题我们称之为高考变形题.由于这类题在高考题中占一定数量,因此对高考变形题进行剖析,弄清它是如何从原有常规题或经典题改造、变形而来,对于指导高考复习,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我对近三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进行分析,把出现的变形题的变形方法粗略归纳为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邹小伶 《地理教育》2013,(Z1):66-68
从试卷讲评到试题命制,从说课到说题,地理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革与丰富。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试题尤其是高考题具有明显导向作用。围绕终端评价的核心——试题,说题活动将教学过程与命题要求结合,能极大地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特别是对于高三复习的提升效果尤为明显,可以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同时,说题活动能促使教师分析和研究试题,努力探索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新要求,把握高考发展方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说题即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阐述对某一试题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