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齐朗  张玉凤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6):166-166,292
习语是各民族语言中经过长时间使用而提炼出来的精华,形式是一些固定短语或短句,包括成语、谚语、典故、格言、俗语,等等。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为语言一分子的习语,它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显示了鲜明的文化特征的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民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差异。汉语和英语是两种高度发达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习语。拟通过习语翻译来比较中美两国人民的民族性格差异。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不同的文化。数字习语更是鲜明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心理,传统与特色,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因此,了解数字文化的内涵是正确应用英语数字习语的基础。本文将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入手,探讨其在英语习语中所体现的西方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3.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反映该民族的文化.英语和汉语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这也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即文化差异.就试图以习语为例,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历史典故这三个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直译、意译、解释等具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4.
兰媛 《科教文汇》2009,(15):251-252
习语又称熟语,堪称语言之精华,它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谚语、俚语、行话等,是一种在意义上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沉积的产物,它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英汉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在此考察了英汉语言中心理与文化的同异现象。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广告语言是语言变体的一种,它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当然也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民族文化的烙印,蕴涵或反映出该民族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本文仅以酒广告语言为例,来窥探一下现代广告语言对民族文化的秉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哲 《内江科技》2008,29(3):20-21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体现了某一民族在信仰、价值和规范体系中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影响着该民族语言的形成与发展。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是语言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过程不仅是原语向译入语的表层转换,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移植。因此,研究英汉习语翻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便让读者更为准确地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浅谈英汉谚语衍射出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莉 《科教文汇》2010,(20):64-65
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习语谚语,作为语言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折射出一种语言所代表的地域风貌特性、历史习俗传统、民族心理意识和文化形成过程等一系列因素。英汉谚语的差异现象正体现了东西方民族的独特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蔡嘉 《内江科技》2009,30(4):20-20
习语是人们在劳动认知的过程中得出的思想结晶,是一种语言的精华。语言是文化保存的基础,它直接反映了文化。语言的存在与文化密不可分,而习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可以使人们从不同的习语上了解到很多不同的文化。本文通过习语来讨论其反映的文化,从而使读者更好地和别人交流,了解相应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承栽着文化信息。习语的结构整齐稳定、韵律和谐、修辞生动。通过对英汉习语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它的语言、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丁志斌  唐小田 《科教文汇》2007,(8Z):187-18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但同时它也是文化的产物,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而文化则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语言之中,成为语言的文化,成为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习语既是语言的精华,又是语言的缩影。英汉习语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但又迥然不同。本文试图通过实例说明英汉习语中蕴含的文化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工具。语言中的词汇与民族文化息息相通。习语作为随语言发展变化而产生的精化,则是词汇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因此,一种语言词汇中的习语的发展和变化可以反映出这种语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史。英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为丰富的语言之一,英词习语形式简洁,语意精辟,渗透着浓浓的西方文化气息,交织着其他民族的影响,展示出了英语习语的特殊魅力。英语习语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环境、生活、历史及文化,与他  相似文献   

12.
王海武 《内江科技》2008,29(5):35-3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则是语言的精华。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本文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社会习俗、历史文化等几方面分析了造成英汉习语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民俗旅游又称民族艺术文化旅游,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作为民俗文化重要载体的民族艺术旅游性的开发进行研究,使民俗旅游能为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它是语言文化的结晶,缺少了习语,语言特会变得索然无味.中英不同的文化使得英汉习语在表达上有很大差异,也使得翻译中容易产生误译,因此加强对英汉习语文化内涵差异的了解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探讨英汉习语文化内涵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常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言词汇是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基本也是最明显的单位。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都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本文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这种不对应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语言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承载着文化信息。一个民族特定的语言行为体现着民族文化特质,寒暄语便是其中之一。寒暄语日常使用最频繁,也很容易记住,所以学习一种语言往往最先容易接触的就是这种语言中的寒暄语。日语中的寒暄语是学习日语的基础,但这些寒暄语,却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日本人在使用过程中的复杂心理和性格特征,也折射出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7.
试论广告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佟鑫 《大众科技》2008,(5):200-202
在商品经济中,广告是传递信息、促销商品的工具,也是一种新文化现象。其实质则属中国文化领域里的特殊载体。而中国文化即体现民族文化特征,又反映出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它包括;物质、制度、精神、形态,内涵文化的深层。  相似文献   

18.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上的差异明显的体现在语言当中,而习语作为一种富有文化色彩的语言现象,是最集中体现不同民族文化的语言现象之一,因此在汉英跨文化交际中对习语的学习要充分考虑到双方的文化背景。本文主要从语言、文化和习语的关系、地域差异、宗教文化、历史渊源等方面对比了汉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强调了文化对习语理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艾素萍 《科教文汇》2007,(9Z):183-184
作为英语习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动物习语鲜明地体现了英美民族的文化特色。、本文从一些有代表性的与动物有关的习语入手,探讨英美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及风俗习惯、宗教、寓言神话等在语言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是语言中的精华。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都以习语丰富著称,但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内含不同的情感意义,即隐含意义。这些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试从话语隐含意义的角度,结合实例对英汉习语的互译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