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祺澍 《视听》2016,(6):6-7
当各大卫视为在如火如荼的真人秀竞赛中占领高地而绞尽脑汁时,东方卫视《四大名助》于2016年初开播。作为一档社交服务类节目——更准确说是一档调解类谈话节目,《四大名助》开播当日就创下了CSM35城1.02%的高收视率,位居同时段收视率与市场份额第一名,更创下了东方卫视新节目开播的历史最好成绩。本文从节目名称、谈话环境、调解主题、调解过程、调解结果五方面浅析《四大名助》获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2016年1月7日,《四大名助》在东方卫视开播,号称国内首档社交服务类爆笑减压节目.《四大名助》节目的出现顺应了新媒体语境下的新变化,也是电视社交服务类节目语态上的创新.“电视语态”的概念是2003年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一书中首先提出的,“要降低电视媒体说话的口气,尝试一种新的语态,也就是新的叙述方式”.电视语态的变革要符合电视传播规律,不断贴近百姓的实际生活,《四大名助》体现了新媒体语境下电视社交服务类节目语态与时俱进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四大名助》是2016年初东方卫视播出的一档调解类谈话综艺节目,开播当日就创下了CSM35城1.02%的高收视率,独特的叙事风格把众多观众吸引到电视机前.本文从人物与场景等四个方面对其叙事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其他综艺节目的策划创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打开电视,如今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火爆荧屏: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江苏卫视的《人间》、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在民生新闻和娱乐选秀节目之后,情感类节目成为又一个荧屏宠儿。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自从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初现荧屏,经历了从关注名人到关注普通百姓,从单纯倾诉型向寻求帮助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随着《金牌调解》《幸福魔方》《8090》等众多情感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民生调解类电视节目已经成为各家卫视的主流民生电视节目类别。宁波广电集团社会生活频道的调解类电视节目《娘舅大石头》自开播以来,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态度,报道百姓生活、化解家庭矛盾、调解邻里纠纷,向公众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正能量”。但从电视节目制作的角度看,我们还要关注这类“正能量”栏目是否可以长期生存,也就是它是否可以产生优质电视节目的其他效益,如收视率、经济价值等,也就是市场价值。只有当社会从道德上评判它是一个好节目,同时制作方又从市场的角度评判它是一个好看的节目,它才能得以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6.
电视节目的传播效应是电视节目在传播过程中与观众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因果现象的反映,通常是通过收视表现和点击率来评判某节目传播效应的高低.对电视节目传播效应进行研究对于未来电视节目的进一步改进有着积极意义. 2012年7月,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开播,赢得大量关注,同湖南卫视、东方卫视、北京电视等六大频道同时入围四大网络指标前十,可以说取得了极大地成功.因此探讨《中国好声音》节目的成功之路,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喜红  甘波 《声屏世界》2010,(10):45-46
情感类电视节目,以其贴近受众心灵,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适应当前激烈的电视节目竞争而渐渐成为荧屏新宠。近年来,随着情感类节目的发展演变,不断有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呈现于受众眼前,如江苏卫视的《人间》、湖南卫视的《真情》、浙江卫视的《涛出心里话》、贵州卫视的《人生》、四川卫视的《情感龙门阵》等等。  相似文献   

8.
2016年,东方卫视推出由孟非领衔的社交服务类脱口秀《四大民助》以及谢娜个人脱口秀《娜就这么说》,加之《今晚80后脱口秀》及《金星秀》,东方卫视成为国内首家每周黄金时段推出四档脱口秀的省级卫视.2016年第一季度CSM52城收视数据显示,东方卫视跃居省级卫视第一位,较去年同期前进5名.东方卫视此番收视逆袭,得益于节目品质的提升,同样有赖于节目编排的优化.东方卫视在强化新闻立台的基础上,户外真人秀(《极限挑战》《花样姐姐》)、喜剧节目(《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以及脱口秀节目三管齐下,聚拢年轻收视群体,拉动收视.东方卫视是国内首家每周晚间时段播出四档脱口秀节目的省级卫视,也是唯一一家频道开播至今坚持脱口秀节目生产的省级卫视.本文从脱口秀节目的整体编排,分析东方卫视何以打出差异化的综艺王牌.  相似文献   

9.
姚敏  朱筱丹 《新闻窗》2012,(2):31-32
我国电视节目语态着眼点越来越小,越来越贴近百姓生活。明星的八卦情感不再独耀屏幕,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开始跃入镜头。调解类栏目因其社会功能性,在各大卫视频道频频显露。节目通常邀请矛盾双方当事人进入演播厅,让主持人和人民调解员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此类调解可能涵盖法律、道德、习俗、亲情等方方面面。笔者仅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孙阳  赵涓 《声屏世界》2012,(6):18-19
当下,在林林总总的法制类电视节目中,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栏目异军突起。它以"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宗旨,集权威的金牌调解队伍,用独到的视角与观点,让观众看到了一幕幕来自生活、情理交融的电视调解现场。由于它顺应了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众需求,牵动了千家万  相似文献   

11.
民间调解仪式通过电视呈现,在传递价值观、社会整合和城市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本文将以《新老娘舅》节目为例,从传播仪式观的视角对调解类电视节目的仪式传播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众多类别主题的电视节目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各大相亲类电视节目,包括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安徽卫视的《相亲赢未来》及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等在内的电视节目一时间占据了各大卫视频道黄金时段。这其中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尤为夺人眼球:5月9日的一期《非诚勿扰》的收视率达到4.15%,与2009年湖南卫视"快乐女声"总决赛持平;2010年5月14目,在视频网站优酷上,《非诚勿扰》以4822万次点击率,占据综艺  相似文献   

13.
闫焱 《传媒》2015,(21):45-46
近年来, "国学热"持续发酵,从电视屏幕到现实生活处处可见传统文化符号.地方电视台也纷纷推出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比如《成语英雄》《中国成语大会》《最爱是中华》等.2015年上半年,由贵州卫视独立研发创作的,以传播国学为宗旨的竞技类文化节目《最爱是中华》第二季再次掀起了一股国学热和收视热.  相似文献   

14.
赵娅军 《传媒》2018,(2):36-37
继本世纪初《百家讲坛》之后, 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等开启了中国电视新一轮的传统文化类节目热潮.此后,《中华好诗词》《最爱是中华》等相继推出,2015年,陕西卫视的《唐诗风云会》也获得好评无数,2016年与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成为这一轮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典型力作.从一定意义上讲,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是传统文化电视传播的一个缩影,近五年间该类节目的发展路径对传统文化电视传播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在当前媒体竞争激烈,泛娱乐化盛行的语境下,依靠传统文化类节目突围,或是我国电视节目实现新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播出,全国掀起一轮"背诵诗词风潮".在此之前,河北卫视自主研发的季播电视节目《中华好诗词》即已于2013年10月首播,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河北卫视可抓住目前有利机遇,在省台以此打造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本文着重以《中华好诗词》为例,分析在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6.
当前,提升市场竞争力成为媒介市场化环境下电视健康服务类栏目生存的必需.本文以湖南卫视《百科全说》为例,分析如何通过提升电视节目的看点和品位,满足受众对生活、消费方面的信息需求,实现电视健康服务类栏目的生存和发展.电视健康服务类栏目的发展电视健康服务类栏目来源于综合类电视节目中的健康类信息板块,在媒介市场信息传播细分化环境下诞生,对信息的传播更加专业化和个性化,因而得到了受众的青睐.电视健康服务类栏目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17.
沈浮郡 《视听界》2009,(2):95-96
在电视节目中利用故事元素,被视为吸引受众注意力、提高节目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有影响的新闻故事栏目如央视2套的《生活》(生存类的故事)、江苏卫视的《人间》(带有谜团、疑惑类、怪异类的新闻故事)、《财富故事会》(发财致富的故事)、长沙电视台的女性频道《女人故事》、江丙卫视的《传奇故事》等,都意图通过讲故事来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电视调解,作为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与媒体发展变革有机结合的产物,牢牢植根于我国民生新闻的热土,并以上海娱乐频道《新老娘舅》为发端,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的成功为爆发点,逐渐掀起了我国电视调解节目发展的热潮。深圳都市频道《第一调解》、北京科教频道《第三调解室》、辽宁卫视《复合天使》、湖北卫视《调解面对面》等大批电视调解节目纷纷涌现。其中,深圳都市频道《第一调解》虽然并非电视调解节目的首倡者,但其以敢闯敢试的勇气,通过理念、模式、管理等全方位的创新创优,迅速赢得了深圳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就实现了平均收视率近3、收视份额超过10%、同时段本土收视排名第一的喜人成绩,不仅为深圳都市频道打造出了新的品牌节目,而且开创了我国电视调解节目创新的“深圳现象”。  相似文献   

19.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媒体要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必须进行多媒体融合实践。微博因传播迅捷、互动性强、网状传播等优势迅速成为电视媒体融合传播、提升影响力的主阵地。本文以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为研究案例,通过微博数据的内容分析与可视化研究,探讨电视节目如何协同微博实现多媒介传播力量整合,藉此摸索基于微博类社交媒体平台的电视节目融合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20.
王哲 《传媒》2018,(7):75-76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入更多国人的视线,文化类电视节目无疑成为一个很好的载体.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3年就下发了《关于积极开办原创文化节目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通知》.在这一政策的鼓舞下,一时间,各大频道相继推出文化类的电视节目,在"全民综艺"的时代,文化类电视节目一经推出便收获良好的观众口碑.然而,在文化类电视节目数量频增的当下,其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增强节目创新性,打造原创性、独创性的文化类电视节目成为研发者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2017年8月,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卫视、山东广播电视台联手紫葩传媒等多家单位联合制作的中国首档名校国学少年竞技养成节目《国学小名士》在山东卫视播出.该节目在内容、节目制作以及节目传播上的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众多文化类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