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第26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18)圆满落幕,有近10万人分享广电行业最新科技成果,共谋广电行业科技发展未来。展会以"新智慧、新生态、新视听"为主题,全面阐释了广电未来融合发展的深刻内涵,已经成为汇聚多领域新科技的平台。展会期间,除集中展示融合媒体制播与服务、  相似文献   

2.
CCBN2010归来     
2010年3月23日星期二,在谷歌事件达到高潮的时候,我穿梭在国展的九个展馆中。CCBN作为一年一度的展会,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广播器材的展览,更成为了整个中国广电行业的技术与创新的展示平台,成为了整个中国广电行业的交流与学习的盛会,尤其是今年的CCBN,就如国家广电总局张海涛副局长所提到的,更凸显了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电新媒体业态、高清、广电高速网的建设成果与规划目标。很多令人惊艳的新应用、新业态、新产业在展会上得到丰富的展示,有些更是首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广电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业务,更多的探索了基于传统业务之上的增值业务模式,让人们对广电行业的发展以及三网融合的未来甚至是三五年后的文娱生活充满了想象与期待。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媒科技》2014,(5):40-45
3月20日-22日,以‘‘舳合高速网络,领航新媒体时代"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广播电梘信息冃络展览会(CCBN2004)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見中心如期举行展会突出"融合"和‘‘新媒体"两条主线,在4K,OTT服务.智能终端.社交电视等新业务和应用方面的展示体现了当前广电技术的最新发展在展会前日的主题报告会上,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副书记聂辰席先生发表了題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题报告,本刊特节选刊登。  相似文献   

4.
《视听界》2011,(5):96
捷成世纪携系列云技术新品参展BIRTV2011在8月24日开幕的第20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简称"BIRTV2011")上,捷成世纪以"融合创新,体验精彩"的参展主题,把捷成技术和信念以科技和体验的形式一一呈现给大家。本次展会,捷成JaaS广电云平台首次公开亮相,为广大参展嘉宾展现云技术如何与广电业务实现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5.
<正>8月27日,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BIRTV2014)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在当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发展的情势下,展会以"媒体的期待、我们的行动"为主题,以服务于广播影视行业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对广电领域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组委会于2011年2月21日在北京民族饭店举办了推进三网融合共享广电未来CCBN2011新闻发布会,此次会议也标志着CCBN2011正式起航。新闻发布会以推进三网融合,共享广电未来为主题,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以及三网融合背景下,  相似文献   

7.
区域性广电传媒与新媒体的"融合"过程实际上就是广电传媒的"新媒体化"过程,即广电传媒的现代化、数字化过程,同时也是区域性广电传媒跨区域发展的过程.媒介融合时代区域性广电传媒要成为具有竞争力的跨区域现代传媒,仍然有很多问题亟须解决.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区域性广电传媒才能实现真正的跨区域发展. 三个问题 关于政府管理规制统一问题.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广电、电信和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个大的传媒产业,这为广电传媒联合外界力量走跨区域发展壮大之路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度广播电视行业十大科技关键词发布3月22日,"2016年度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十大科技关键词"在第25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17)主题报告会上发布,分别是:媒体融合、智慧广电、网络安全、广电云平台、"中国广电"、大数据、超高清、网络视听/IPTV/OTT、宽带广电、有线无线卫星融合覆盖。这些关键词记录了我国广电科技前进动态,反映了广电科技发展趋势,见证了广电科技工作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8月22日,第16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在北京开幕。本届展会的主题是"展示广电发展成果,迎接北京奥运盛会"。图为参观者在展会上观看一台摄影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媒体融合看作一种空间生产实践,并借鉴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构建了我国广电媒体深度融合的三维框架.通过对三家典型广电媒体的观察,发现通过介质、符号的融合,广电媒体生产了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并在二者的基础上藉由关系的融合实现社会空间的生产.在广电媒体的深度融合实践中,物质—精神—社会三元空间之间彼此联动,助力其向新型主流媒体迈进;而广电媒体与其他媒体类型空间的联动则促进着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形成.未来,随着技术的新一轮变革,广电媒体的空间生产机制可能发生新的更迭,深度融合也将呈现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行业动态     
《视听界》2014,(6):6-7
无锡广电融媒体建设成果南京"文交会"获肯定10月17—19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南京文化创意产业交易会在南京国展中心举行。本次展会上,无锡广电以"融媒体"为主题,通过图文展板、音视频播放、宣传册推介、活动路演等多种形式,立体全景展示无锡广电近年来在传统媒体改革和新兴媒体融合探索、产业培育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效。展会期间,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专门来到无锡展位,重点了解无锡广电智慧无锡云平台建设、智慧无锡文化创意园区建设,以及影视精品研发生产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下简称CCBN)走过了22年历程,已成为国内外广播影视及相关行业新知识传播、新技术推广、新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本届(第23届)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展会,希望大家进一步增进了解、深化合作、互利共赢,推动广播影视业繁荣发展。今年CCBN以"融合智能网络、畅享数字生活"为主题,就是要加快广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广电融合网络的数字化、智能化,为人们提供更  相似文献   

13.
在广电媒体融合转型的浪潮中,湖南广电锐意进取、层层递进,探索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芒果模式",有效应对了媒体融合中双线作战、盈利单一、技术升级等严峻挑战,为省级广电媒体融合提供了有益示范.  相似文献   

14.
电信的三网融合及其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三网融合的内涵与外延 目前,通信界都在谈三网融合,电信有电信的定义,广电有广电的解读,并且有关专家提出了"3+1"模式;在电信运营商、广电和专家学者之外,更有众多的设备制造商和系统提供商声称可以提供完整的三网融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张子豪 《传媒》2021,(6):38-40
在新媒体时代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广电媒体受到新媒体不同程度的冲击,纷纷开始融合新媒体的探索之路.湖南广电融合电视与网络,结合新媒体平台,相互帮扶、相互发展,形成了具有重大发展前景和发展优势的运行模式——"芒果模式".本文以湖南广电媒体的融合发展范式"芒果模式"为例,通过分析其运营、优势、成功经验及发展前景,来探讨新媒体时代下"芒果模式"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自从媒体融合成为国家战略以后,媒体融合一直被视为传统媒体的自我救赎之路.文章对近三年来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实践进行分析,对未来广电业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即将来可能会出现三种状况:以中央三台和一线省级台为主形成"新型主流广电媒体阵营",专业地面频道频率生存将更困难,弱势省级卫视和市、县级电视台的产业功能将会进一步弱化.  相似文献   

17.
"三网融合"是当下业界学界乃至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中国广电媒体在"三网融合"新阶段如何定位、如何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性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国广电在"三网整合"新阶段的战略方位、战略意义、战略优势和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成娟 《传媒》2021,(13):41-43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产业链到人才链,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湖南广电改革成效显著.湖南广电的融合成效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聚焦湖南广电融媒体人才的培养策略,对组织创新、人才管理创新等重点解码,于媒体融合语境中探讨全媒体人才培养的新理论和新模式,无疑对于当下和未来媒体行业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图片报道     
《中国传媒科技》2010,(9):10-11
(新华社照片,荷兰阿姆斯特丹)2010年国际广播电视博览会于10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拉开帷幕,3D影像技术成为本届展会上的热门话题。该展会是欧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广电行业展会,同时也是全球广电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参加了本次为期5天的展会。  相似文献   

20.
"三网融合"四网融合"或"多网、多屏融合",显示出从国家提出融合发展战略以来,广电与互联网之间就有脱不了的关系.从"互联网+"到"广电+"、从"多网合一"到"多屏合一"、从"两微一端"到"融媒云平台再造"、从"全媒体"与"融媒体"、从"融媒时代"到"智媒时代"……,在广电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总有与互联网脱离不开的技术与服务;而在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也总有抢占或抢夺广电媒体与媒资的劲头与势头.在彼此融合发展的今天,谁也不让着谁,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能离开谁了.广电与互联网之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变化和影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4K、VR/AR,各种先进技术的发展,以及全媒体、融媒体,各种媒体资源的融合整合,带给人们的是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享受到的"超高清"3D和5D"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人工智能"智媒时代"与"智慧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