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的东北并策划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统治东北约有14年.历史学家一般把东北这个时期弥为“伪满时期”.日本控制东北期间,不断兴建扩建广播电台,强化政治和新闻节日,而对当时十分发达的广播广告节目却极不热心。这倒不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不唯利是图,不追求利润。在日本侵略者看来,与其靠广  相似文献   

2.
伪满广播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以后,由日本人操纵控制的一种广播。但是,早在“九·一八”事变以前,日本帝国主义就开始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广播领域进行侵略活动。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取胜后,取代了沙皇俄国的地位,成为我国东北南部辽东半岛的霸主。为了永久霸占辽东半岛,日本帝国主义将这个地区划为日本的一个州,  相似文献   

3.
1932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在我国东北炮制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开始了对我国东北人民的殖民统治。日本侵略者在以武力镇压东北人民反抗的同时,于1932年7月25日成立伪满协和会,开展以伪满“建国精神”、“民族协和”为中心的思想宣传,欺骗东北人民,泯灭东北人民反满抗日的思想意识,服从日本侵略者的殖民统治。伪满洲国元首执政溥仪担任伪满协和会名誉总裁。直到1945年8月17日,伴随着伪满洲国的垮台,伪满协和会才随之自动解散。伪满皇帝溥仪兼任伪满协和会名誉总裁时间长达十四年,对于伪满协和会各项职能的发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研究溥仪伪满协和会名誉总裁的身份,能够进一步揭示伪满头号汉奸溥仪的全貌。  相似文献   

4.
李云涛 《兰台世界》2003,(10):37-37
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了我国东北旅大地区的租借权和南满铁路及其附属一切“权益”,日本为巩固和扩大这种“权益”,向东北地区大量派驻军队。1907年正式成立“满洲独立守备队”,驻守南满铁路及其附属地,另派一个师团驻扎在辽阳,“担任关东州之防备”及“南满铁道线路之保护事宜”。1919年4月2日,日本政府为遂其日益膨胀的独霸野心,由天皇发布敕令,在我国东北设立关东军,统率驻在“关东州”和南满的日军,名义上守卫“关东州”和保护南满铁路沿线,实则从事阴谋颠覆和武力侵略活动。它发动九·一八事变,制造分裂中国的伪满傀儡政权,对我…  相似文献   

5.
在1931—1945年日伪统治东北期间,日本帝国主义采取历史虚无主义做法,强力推行奴化教育,妄图以此迷惑东北民众,实现其长期侵占东北之目的。新发现的《最新日本历史精粹》,曾被作为伪满"历史教科书"广为流传,毒害甚深。  相似文献   

6.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后,策划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它以"独立国家"的名义,与日本政府签订了出卖中国东北主权的《日满议定书》。随即,日本政府宣布声明,承认伪满洲国的国际合法性。执政溥仪为了答谢日本的仗义援助,特派外交总长谢介石为答礼专使,东渡日本谒见日本天皇裕仁,递交国书,并宴请日本朝野人士。2013年12月,见证这段历史真相的两件文物——谢介石的《晚宴邀请函》和《答谢词》被伪满皇宫博物院收藏。本文以这两件罪证文物为全新视角,全面揭示日本帝国主义,承认伪满洲国的交易内幕,深度剖析伪满洲国,卵翼于日本政权之下的傀儡外交。  相似文献   

7.
李斌 《兰台世界》2007,(8S):63-64
“勤劳奉公”制度是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强制中国东北人民无偿出卖劳动力,疯狂掠夺东北人力资源的一种罪恶的劳工制度。1942年11月18日,伪满政府正式发布《国民勤劳奉公法》,以国家文件的形式把这一制度确定下来,并制定了相应的严格措施,其强制性、掠夺性充斥其中。  相似文献   

8.
试谈汪伪政权的中央储备银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1940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下,卖国贼汪精卫在南京成立汉奸傀儡政权——汪伪“国民政府”,形式上勉强把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沦陷区所扶立的南北傀儡(东北除外)合于一炉,由汪精卫自任代理主席,发表了“还都宣言”,建立了号称统一的“中央政府”。 既然是号称统一的“中央政府”,就必然要设立“中央银行”以统一货币发行,控制金融命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建立了伪满洲国,日本再次掀起向中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的狂潮,先后进行了“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两个阶段的移民侵略活动。本文拟对伪满时期辽宁的日本移民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1932年3月1日,日本政府扶植清末皇帝溥仪于中国东北的长春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伪满政权共持续14年。在这14年间,伪满政府遵照日本的旨意,以日本国内的模式为原型对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造。由于日本政府的控  相似文献   

11.
徐祝申 《兰台世界》2023,(3):123-127
“中日合办事业”是近代日本帝国主义对旧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方式。1895年至1914年是“中日合办事业”的高速发展时期,中国东北地区是“中日合办事业”的重要区域。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所谓的“中日合办事业”,通过资本输出、政治渗透、军事威胁、资源掠夺等手段攫取侵略利益。剖析这一典型,有助于揭示近代日本对华侵略的手段,深刻认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实质危害。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图书馆编的《伪满洲国史料》 ,已由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出版。全书大 32开本 ,共精装 33册 ,定价 96 0 0元。本书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史志四编 ,汇集了伪满洲国以及相关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共 88种。时间跨度从 192 7年至 194 5年 ,即从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发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出笼 ,到日本投降、伪满傀儡政权倒台为止。文献是从吉林省图书馆特藏中精选出来的 ,有日本和伪满当局的出版物、档案资料、民国时期出版的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资料等 ,其中有 18种为孤本 ,均首次汇编影印出版。本书的…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辽宁省博物馆原名东北博物馆,这个馆虽成立于1949年7月7日,是新中国最早建成和开放的博物馆之一,但其馆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继承伪满“国立博物馆”的馆藏,因此其历史可以追溯到63年以前。现在的馆址原是奉系军阀热河督军汤玉麟在沈阳修建的邸寓,该邸寓建筑施工因1931年“9·18”事变而终止,其后日本侵略者将未竟建筑续建为伪满“国立博物馆”,至1934年落成,1935年6月1日开馆。1938年12月24日改名为伪“国立中央博物馆奉天分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先名为“国立沈阳博物馆”,后更名…  相似文献   

14.
伪满警察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统治的重要工具。日本法西斯侵略东北的14年中,日伪不断扩大、加强警察势力,对东北人民进行残酷的法西斯统治与镇压,充分暴露其侵略野心与残暴本性。  相似文献   

15.
伪满警察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统治的重要工具。日本法西斯侵略东北的14年中,日伪不断扩大、加强警察势力,对东北人民进行残酷的法西斯统治与镇压,充分暴露其侵略野心与残暴本性。  相似文献   

16.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炮制了一个傀儡政权,即所谓“满洲国”。“满洲国”1932年3月在长春成立,挟溥仪为“执政”,年号“大同”。1934年3月称“满洲帝国”,“执政”改称“皇帝”,年号“康德”。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时被推翻。 吉林省档案馆存有“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档案资料,《政府公报》就是其中一部分,现经整理缩微成胶片,以利开放利用。  相似文献   

17.
吴明仁 《档案时空》2003,(11):16-18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我国东北,为了在东北建立殖民统治,“以华治华”,1932年2月,成立了“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发表宣言,称“东北已脱离中国而独立,决定成立‘满洲国’”。3月9日伪“满洲国”即宣告成立。此后,日军步步把侵略魔爪径直伸向华北,并阴谋重演,要建立又一个傀儡政权——“华北国”。先将中国分而治之,最终征服全中国。一1933年3月,日军进抵长城各口。当时驻守长城的有东北军、晋军、西北军及部分蒋介石嫡系,出于义愤,奋起抵抗,大败日军,大快人心。5月,由于蒋介石与日寇达成妥协,长城抗战终以失败告终,北平、天…  相似文献   

18.
《四川档案》2014,(1):5
<正>近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以及各大报纸和网站等媒体,正在陆续披露吉林省档案馆馆藏的日本侵华时期档案。据了解,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日本侵华时期档案10万余卷(件),真实地记录了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活动,这部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档案,一直备受国内外各界人士关注。吉林省档案馆所保存的日本侵华档案是伪满时期日军形成的档案,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历史最真实的记录,是揭露日本  相似文献   

19.
伪满时期,日本在东北地区横征暴敛,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思想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经济上实行统制政策,大肆掠夺各种资源,进一步恶化了东北地区普通民众的生存环境,城市平民、农村农民、劳工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  相似文献   

20.
李斌 《兰台世界》2007,(15):63-64
"勤劳奉公"制度是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强制中国东北人民无偿出卖劳动力,疯狂掠夺东北人力资源的一种罪恶的劳工制度。1942年11月18日,伪满政府正式发布《国民勤劳奉公法》,以国家文件的形式把这一制度确定下来,并制定了相应的严格措施,其强制性、掠夺性充斥其中。这一点在日本人自己创办的报纸《康德新闻》中就有明确的报道,从而佐证了勤劳奉公制度的罪恶行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