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明璋(公元1936年一1985年),云南省大理市海东名庄人,白族,是建国后自学成才的白族民间艺人,是广大白族人民公认的白族大本曲演唱家,经过不断发掘和创新,他对白族大本曲唱腔、曲调研究有自己的独到的创意.生前创作改编了一大批反映新生活,为白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大本曲唱段和本子,他常年深入广大白族农村演唱,汲取了大本曲南腔、北腔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对白族大本曲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被誉为大本曲艺人中的"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2.
唢呐是我国很多民族以及西亚、东南亚一些地区常用的一种民间乐器.但各民族唢呐的构造和演奏风格各不相同.白族唢呐不但有自己特殊的构造、独特的演奏方法,而且在白族生产生活中还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  相似文献   

3.
浅论川南僰人民歌音调及调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上长期活动于南广河流域"叙南六属"之地的僰人,是一支使用铜鼓、行悬棺葬俗的古代民族,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遭明王朝镇压而消亡.僰人单一调式的民歌总的特点是建立在五声音阶调式基础上,六声、七声音阶调式比较少.僰人的微调式和羽调式民歌较多,而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则是宫调式、角调式、商调式民歌较多.在交替调式的民歌中两种或多种调式的交替形成鲜明的对比,推动旋律的发展.此外清商音作为五声调式的调式音出现在歌曲中,是僰人民歌的又一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小龙 《大理文化》2001,(6):38-39
我的家乡凤羽,只要来过的人就称它是"世外桃源".这是不无道理的.因为它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游览观光胜地之一,它的最大的特点是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于一身,尤其以民族风情的奇异独特见长,是白州迄今为止民族风情保存最完整的一个白族聚居之地.  相似文献   

5.
杨堃 《大理文化》2009,(4):52-56
一、白族的来源问题   谈到云南白族的来源问题,是异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然而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说,白族乃是一种外来的民族,而不是云南省的土著.至于说,究竟来自何方,属于哪一支系呢,大别言之,共有四说:(一)傣族说.不仅帝国主义分子拉古柏、杜德等人这样主张,就是我国学人,如丁文江、马长寿、林惠祥等,也是赞成此说的.但已经有人批判过,不必多谈.(二)印度阿育王之后说.自从《南诏野史》载有白子国之后,直到现在,就是在白族当中,也还有人相信此说的.……  相似文献   

6.
本主的狂欢     
何谓本主?白族民间常说":本主,本主,本境福主"。本主就是白族村村寨寨的保护神;一村一本主是掌管本村寨村民生死祸福的神灵。本主崇拜的起源和形成的时间,根据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史学界的一致看法是起源于原始  相似文献   

7.
东瀛"三曲"     
日本的"三曲"(Sankyoku),并不是三首曲子,而是一种日本古典器乐演奏的艺术形式.这里的"曲"是指乐器,简单地说,"三曲"就是三种乐器进行合奏的意思.三种乐器中,筝和三味线是固定的,第三种乐器是胡弓或尺八.  相似文献   

8.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正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尚习俗一样.长期流传在白族地区的白族民间舞蹈,它随着白族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理想愿望和审美情趣等,以它特有的形式沿袭下来,它是凝聚白族人民团结友爱,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结和纽带.  相似文献   

9.
杨红 《寻根》2003,(6):99-100
白族主要聚居于我国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可以溯源到南迁的古氐羌人,形成于唐宋时期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其祖先史称为白蛮、白人。高姓在现今白族的姓氏中排行于第六位,位于赵、杨、李、董、段之后,是今天白族中的一个大姓。白族中的高姓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由鸡氏改为高姓。白族的姓氏主要来源于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一种原始宗教形态。由于原始时期的人们大都相信,各氏族与某种植物或者动物具有特殊的亲缘关系,所以就把它看成是本氏族的保护者或者是本氏族的图腾标志与名称,并通过图腾对自然和自然力加以崇拜…  相似文献   

10.
杨义华 《大理文化》2012,(8):113-114
为期一周的第二届巴黎中国曲艺节圆满落幕,由大理州文联选送的白族大本曲《麻雀调》,绕三灵情歌《花开两朵万年春》在本次艺术节上分别荣获银奖和铜奖。  相似文献   

11.
在大理赶街     
赵敏 《大理文化》2010,(3):104-112
一部电影《五朵金花》,让大理扬名四海。是《五朵金花》让中外观众体会了白族的特有民族街市——"三月街"。正像每年的春天桃花都会红,柳树都会绿一样,一年一度三月街也会如期举行。这是来过大理旅游,对大理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的,这是"三月街"的今生。有一句对大理白族"三月街"概括得很精彩的话,叫"一街赶千年,千年赶一街"。说的是"三  相似文献   

12.
"大凡搞艺术的人,都是追梦的人,一个梦想实现了,又在追逐另一个新的梦想……"说这番话的是国家二级演员、副研究馆员、大理州白族剧作家杨刘忠。杨刘忠,就是一位白族戏曲创作的"追梦  相似文献   

13.
乡村歌者     
左家琦 《大理文化》2014,(4):96-103
花开花落几千秋,白腔白调万古悠?成!三斋不如一戏,三戏不如一曲!年年三月开曲头,一唱唱到九月九!·不放盐巴的菜吃不成,不唱大本曲的日子过不——白族民谚  相似文献   

14.
诺邓记     
张长 《大理文化》2003,(3):13-14
何物"诺邓"?没人听说过. 这是个地名,是一个白族山村的名字.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郊6公里处.除云龙人之外,大理州的人知道这地方的人也不多,更别说内地了. 但我敢肯定,它迟早要出名. 根据有二:一是它的古老.二是未受工业文明带来的污染.云南丽江,名扬世界,当初也是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15.
宾川有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宾居,宾居街西仁慈湖畔有座大王庙。庙里供的宾居大王姓张名敬,这在当地几乎是家喻户晓。张敬是什么样的一尊神?有的说他协助观音降罗刹,开辟大理有功劳,观音封他为宾居大王。实际上,张敬是白族先民的宾居部落首领,南诏以后成为当地白族居民的本主。明代以后宾居坝区已经汉化,但村民仍按习惯崇祀张敬。宾居大王庙历经沧桑,现已经面目全非,但它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白族先民留下的一处古迹,它的历史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6.
白族服饰是白族人民特有的劳动成果,它具有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含意.白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以及其他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物质的服饰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白族服饰是白族文化发展史的缩影,同时也是研究白族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7.
正大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白族自治州,也是一个民族民间歌舞的海洋。盛行于大理白族地区的白族大本曲就是一种用汉文记录白族语言的原生态民间唱本。听说今年63岁的段凤清是一个大半辈子都沉迷于白族大本曲传承的宾川县民族民间音乐艺人,于是,在2016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我如约来到大理州宾川县鸡足山镇上沧浪村委会的杂石棚村,采访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族民间音乐艺人段凤清。  相似文献   

18.
羊雪芳 《大理文化》2005,(6):45-297
大理剑川白族地区流行着一种古老的民俗"邀秧丛".这原本是春耕栽插时的劳动生产组织形式,但聪慧的白族先民在里面注入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使"邀秧丛"的生产活动显得格外地喜庆愉悦.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过三个大年,不抵过一个栽秧节".  相似文献   

19.
白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家族文化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民族和区域文化相比较,大理白族家族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情调特征、多元性特征、地域性特征和功利性特征. 一、浓厚的宗教情调特征 1."烧包"时所用的"包"现在通常是买来的.这种"包"大小如32开的一个信封,其中的一面上有印好的格式,中间写收"包"人的名讳,右边写送"包"人的姓名,左边写日期."包"内装满各种用纸做的财宝,封住口后,就可以烧给自己的祖先了.一般一个祖先一包.  相似文献   

20.
山林坝原相间的祥云县位于滇中彝族区与滇西白族区的过渡部,也是金沙江、澜沧江、元江三江分水处,有"滇西总大门"之誉称.24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族、彝族、白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各族居民,其中汉族、彝族、白族是祥云的主体民族,占祥云总人口95%以上.祥云于公元前109年建县,系云南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是滇西重要的文化起源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上六个民族相依共居,几种民族宗教信仰共存,在共存的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容纳,相互吸收,形成了和睦共融的地方民族宗教信仰特色,这一点,在白、彝、汉三个主体民族的宗教信仰上,更有着鲜明形象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