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申 《收藏》2013,(5):132-137
中国的石佛造像,早年流失海外者甚多,内中不乏精品,有些代表性的作品,在王昶《金石萃编》、罗振玉《海外贞珉录》、阮元《山左金石志》、端方《陶斋藏石记》等亦有著录。流落到日本的佛像,在大村西崖著《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和松原三郎著《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水野清一著《中国的佛教美术》等书中亦多有图版揭载。虽然国内石佛像遗存尚多,但这些流失海外的石像有些颇具学术价值,今择其重要的数尊介绍如下。较早期的石佛像有北魏太安元年(455年)张永造石佛坐像,现藏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此像为砂岩质,高35.5  相似文献   

2.
金申 《收藏》2015,(7):96-99
佛像是人们崇奉的法物,供奉祈福,以求平安。古代还没有人是出自爱好而收藏佛像的,这和书画、青铜器等不同。见于史籍的,最早在唐朝,人们即已开始收藏书画,例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就记载了不少这方面的事例。北宋时人们开始收藏瓷器,可见陆游《老学庵笔记》。宋代赵明诚《金石录》记载了许多历代碑刻,有些属于佛教造像碑,因此也留下佛教艺术的记录。在佛教史上还记载了许多所旧外国佛像,《续高僧传》卷25"僧意传"载:释僧意……元魏中住太  相似文献   

3.
金申 《收藏》2014,(8):146-150
随着清乾隆、嘉庆时期以来考据学的兴起,文人的兴趣多转向碑版石刻,而许多造像碑、石窟造像又多有题记,故清代的金石书内连带也著录了许多佛造像。云冈、龙门、天龙山等石窟的佛造像为世界所注目也不过是近七八十年的事。如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野贞、常盘大定《支那佛教史迹》,以及30年代瑞典喜仁龙《中国佛教雕刻》等,都是最早利用摄影技术向世界介绍中国佛教雕刻的大型图录。  相似文献   

4.
金申书画     
《收藏》2012,(11):168-169
金申回族,1949年生于北京。1968年"文革"中到内蒙古上山下乡;后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1987~1992年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成城大学研究佛教考古5年。1996年7月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佛像专家。著作有《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等20余部、200万余字。  相似文献   

5.
《收藏》2006,(9):136-139
筹建地图图书馆,筹建民营外国艺术博物馆,北京兴建汽车博物馆,萨翁期待中国承办体育收藏博览会,国家出台捐助文化事业税收优惠政策,《中国流失海外佛教造像总合图目》问世。[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正2019中国嘉德秋拍将推出重要藏品—启功先生旧藏金石碑帖及法书影本672种(图1),上自先秦金石,下迄近代碑刻,是先生一生心血的结晶,这批金石碑帖、法书影本是先生书学思想的来源,是成就先生的基石,是一部详尽的中国书法史,有着极其重要非凡的意义。这些藏品,在启功先生生前授课录像当中多有出现;先生所著《论书绝句百首》《古代字体论稿》等著作中所用碑帖之插图多出于此;先生撰写论文、题跋之内容皆从中而得。  相似文献   

7.
金中书画     
《收藏》2012,(6):168-169
金申回族,1949年生于北京。1968年“文革”中到内蒙古上山下乡;后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1987-1992年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成城大学研究佛教考古5年。1996年7月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佛像专家。著作有《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等20余部、200万...  相似文献   

8.
塔尔寺     
龙人 《上海集邮》2000,(1):14-14
塔尔寺藏语称衮本,意为十万佛像,在青海省湟中县象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相传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出生时,其母将胞衣埋在大金瓦寺正中,后来这里长出一株菩提树.长有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上现出狮子吼佛像一尊,其母本着敬爱之心,在此建立一座小塔,后人在小塔的基础上建起了高11米的大银塔,并将以后形成的寺院群落命名为塔尔寺。塔尔寺每年举行四次大法会和两次小法会,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藏、蒙、土、汉等各族的善男信女来寺瞻仰朝拜,从而使该寺成为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那秋生 《健身科学》2012,(12):12-12
孙思邈(581—682)是中国古代著名医药学家,亦是杰出的养生实践家。相传他百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他少时日诵千余言,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佛教经典,注有《老子》、《庄子》,撰有《千金要方》、《福禄论》和《摄生真录》等。  相似文献   

10.
史彬士  陈姿颖 《收藏》2013,(3):54-63
如同道教与儒家思想,佛教跟随17世纪下半叶大陆地区汉人移民渡海来台的高峰而传入台湾。以今日严格挑剔的艺术鉴赏标准来看,传统台湾庙宇里面祭拜的佛像,其艺术性并非评断其重要性的主要因素。换言之,台湾长期以来佛教艺术的发展一直处于弱势的状态。直到近几十年来,情况才有所改观。这个变化来自于两个主要的因素:其一是宗教,其二是经济。在台湾,佛教获得长足的发展,并且没有受到大陆"文革"导致大批佛像尽毁的浩  相似文献   

11.
杨才玉 《收藏》2012,(3):118-123
我与被称为"玉女"的新疆工商联宝玉石商会会长、乌鲁木齐市锦兰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兰香交往多年。庚寅年春节前夕她打来电话,约我为即将出版的《玉润人生——揭秘和田玉文化的探求之路》一书写点文字。我欣然应允,并请她先将有关资料寄我拜读。  相似文献   

12.
叶磊  是永进 《收藏》2007,(5):111-112
20世纪80年代初,在江苏滦阳南部小梅花岭地区发现一种特征和化学成分与已知软玉接近的玉石——梅岭玉。2005年11月底,我们对溧阳梅岭村一个梅岭玉石矿床(图1)进行了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13.
朱爱朝  向和平 《收藏》2013,(1):88-91
笔者曾在2006年第1期《收藏》杂志上发表了《新疆和田玉观赏石初识》一文,就和田玉的收藏及其市场情况作了探讨。近几年和田玉原料及制品的价格犹如一匹脱疆的野马不断飙升,前几个月在东莞珠宝展览会曾现标价每克逾3000元的和田玉石,最近又在新疆和田市见到了每克过万元的仔料,其仔料的玉质、皮几近完美,但价格也的确令人咋舌。笔者...  相似文献   

14.
朱雪莱 《收藏》2007,(1):118-119
清代乾隆年间,经济文化得到全面的恢复和发展,玉器的制作也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乾隆时除了制作中国传统玉器外,还引进和仿制了外域的玉质艺术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痕都斯坦玉器。  相似文献   

15.
杨伯达 《收藏》2008,(11):88-89
“观音显圣”玉雕我在岫岩县城王德明老板那里看过,印象甚好,其玉料、雕刻、观音及波罗蜜多心经俱精,堪称“四绝”,是不易多得的妙品,也是当代玉雕的代表作之一。2005年10月,又在《收藏》杂志“清雍正朝文玩专号”上见到戴应新先生特撰《中国瑰宝岫玉雕“观音显圣”》之宏文,拜读之后,觉得其文全面地介绍了“观音显圣”的多方价值,在当前市场上玉器信誉不佳、商业包装泛滥的恶劣气氛下,  相似文献   

16.
石与玉     
王踏荣 《收藏》2010,(10):83-84
俗称“石兴”者,从地质学角度讲,是“岩石”的通俗称呼,而“岩石”则是地质科学中的一个专用术语,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庆辉 《收藏》2010,(12):112-113
作为中华十大奇石、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华安玉奇石(俗称九龙璧),以其非凡的质地(硬度达莫氏7.8度)和多姿的形态,成为有识之士开展艺术品投资的首选之一。而华安玉吉祥石,更因其秉承中华民族5000年来朴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折射出现今人们的生活追求。  相似文献   

18.
我的玉之梦     
马学武 《收藏》2008,(5):94-99
马学武,1957年生,新疆人,回族,新疆白玉城董事长、新疆和田玉博物馆馆长、新疆和田玉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新疆宝玉石协会副会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其作品具有豪迈大气、线条分明、构思巧妙的工艺特点,同时吸取上海、扬州派细腻、圆润的雕刻手法,逐步形成了玉雕设计的“三七”定律以及自身独特的工艺风格,作品多次获得中国玉雕作品“天工奖”等重要奖项。  相似文献   

19.
边强  杜义德 《收藏》2008,(11):80-84
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原始氏族公社解体和华夏文明诞生之间重要的文化形态,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而这一文化也正是后来炎黄一系先周文化的源头,因而可以说是孕育、奠定中华民族文化的原始形态。  相似文献   

20.
刘秀定 《收藏》2011,(8):80-81
和田玉美丽,而和田玉中拥有独特俏色的观赏玉更是美丽无比。俏色观赏和田玉也就是璞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千种玛瑙万种玉”,而在万种美玉之中,能得到一件巧夺天工的俏色和田观赏玉更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