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文件的产生使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国际档案理事会下属的电子文件委员会把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形成和维护阶段。其划分依据不再是文件内在的价值形态,而是电子文件管理活动的先后流程。电子文件前端控制理  相似文献   

2.
"文件生命周期"和"文件连续体"的概念和模式都是一定历史阶段人们对文件运动及其管理规律探索的必然产物,都是文件管理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两者各有其特点、优势和局限.文件连续体理论只有在继承文件生命周期等文件管理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结合现实进行创新,才会在信息时代拥有广阔的实践舞台.  相似文献   

3.
1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过程的启示 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对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过程的指导体现在电子文件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确定、管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等方面,以保证电子文件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受到严密的控制.即对电子文件进行全程管理,对电子文件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的管理,包括从电子文件的形成到其销毁或永久保存这个完整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文档一体化与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及其必要性所谓文档一体化,就是将目前档案工作现实中各机关相对分散独立的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管理,而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产生形成机关和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文件保管机构。国内学者一致认为,它的理论依据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文件从其产生形成到最终销毁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由于各阶段有其不同的价值、作用和特点,各阶段文件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保管地点和存放方式。国内外学者对周期理论阶段划分不一…  相似文献   

5.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三流派及在中国的"适用"之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什么是文件生命周期呢?美国档案学者詹姆斯·B·罗兹认为:"是指从文件的产生,经过作为履行组织职能的工具进行活动和工作的阶段,一直到其现实效用的消失,或者当其全部使用目的已经达到时,对其进行销毁,或者因其具有永久保存的价值,而把它们作为档案,赋予新的使命的整个周期."他还把该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A.文件的形成.B.文件的利用和维护.C.文件的处置.D.档案管理.前三个阶段又同隶属于文件管理阶段,与档案管理阶段并列为两大阶段.(1)中国档案学者陈兆祦先生认为:"文件从其产生到成为档案以至消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文件的运动周期,也可以称它为‘生命'周期."(2)换言之,文件从其形成、使用到(因丧失保存价值而)被销毁,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并继续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完整运动过程,就叫做文件生命周期.这个生命周期应该把文件保存在机关档案室(或文件中心、联合档案室、中间档案馆)和国家档案馆(或其他终极性档案馆)这两个阶段都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6.
电子文件的确给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带来了巨大挑战,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中外档案界认为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需要有新的理解,因为电子文件的运动顺序以及各阶段的界限都具有不同特点.二是国际档案界对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提出了不同看法,要求分为设计、形成和维护三个阶段.三是国外认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的文件各阶段特定价值与相关因素的对应关系不再适用于电子文件.一些学者主张进入档案阶段的电子文件无需移交到档案馆集中保管,而应由形成机关继续保管.  相似文献   

7.
文件中心和档案馆的设置具有相同的理论依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文件从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按照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这个过程可划分为现行、半现行和非现行三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文件需要有不同的保管场所和管理方式.文件中心和档案馆正是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设立的分别保存半现行和永久性文件的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8.
我国档案界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和传播较为热衷,而对于"档案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则颇为冷落."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档案生命周期理论"是分属于两个相邻学科的理论,但两者具有极为紧密的关联.从生命周期的长短来看,"档案生命周期"要远远超过"文件生命周期";从"生命周期理论"的本意出发,研究只能前移而无法后伸.  相似文献   

9.
试论电子文件管理的"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瑾 《档案时空》2006,(4):21-22
“全程管理”和“前端控制”是信息时代电子文件管理的重要原则,是以何嘉荪、傅荣校等为代表的学者在“文件连续体理论”研究中提出来的新概念,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档案管理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从现行文件到历史档案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关系,是同一管理对象的前后两个不同阶段。即在文件生命周期(从文件产生、办理、归档、保管利用、到鉴定销毁全过程)中,以“归档”为分割界限将文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前后的两个阶段。前段属于“文件管理…  相似文献   

10.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中心没有必然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体文件的生命过程有其特殊性,人们不可能严格按照文件生命过程的阶段设置文件管理机构.这就决定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中心不存在必然联系.古代、近代各国和现代多数国家没有文件中心,美国的文件中心是根据经济上的节约原则而不是依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设置的,而且联邦机构移交文件中心的文件只占文件总数的40%以下,越是重要的联邦机构的文件越不向文件中心移交.各国文件管理的实践,否定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中心存在必然联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文件(1)运动理论是档案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也是近年来档案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至今为止,无论是国内档案界,还是国际档案界,都似有这样一种认识:文件运动理论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相等同.提起文件运动理论就想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似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描述了文件运动的全部.虽然我国的"档案形成与运动规律"客观上也揭示和描述了文件运动的情形,但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我国档案学者都认为,我国的"档案形成与运动规律"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更确切地说,我国的"档案形成与运动规律"揭示和描述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相关内容或说部分内容,并无特别之处.但笔者认为,文件运动形式是丰富的,绝不仅限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所描述的情形,文件运动形式除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和描述的以外,还客观存在有其它类型的文件运动形式,为此,我们必须冲破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去研究文件运动现象,如果我们始终囿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范畴去研究文件运动现象,那么必然会得出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结论,如文件运动的回流等,或者根本无法清晰地解释档案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一、从文件生命周期到档案运动周期所谓文件生命周期,是指文件从产生、完成现实效用被暂时保存起来,直到其全部使用目的已经达到再无价值而销毁,或者因其具有永久保存价值而转化为档案被永久保存起来的过程。对于文件生命全过程的划分,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档案学者将文件生命过程分为现行、暂存和永久保存三个阶段;有的档案学者则将文件生命周期划分为文件形成、使用和维护、鉴定和选择、文件的档案管理四个阶段。我国档案界在研究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时也基本上都是根据文件价值的变化划分文件运动阶段,并且大多数人同意陈兆教授的…  相似文献   

13.
丁璇 《浙江档案》2005,(11):4-5,33
"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同产生手上世纪中叶,这两种理论的诞生在世界档案学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奠定了现代档案学的理论基础.在我国,"档案自然形成规律"提出后的半个世纪以来,这一理论已成为一代又一代档案工作者不变的信条,学界奉之为圭臬.在欧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已成为文件中心--这一独具特色的档案中间保管机构的坚强理论基础.这两种理论都是对档案(文件)运动客观规律的揭示,但在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上存在明显差异,笔者将逐一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14.
评外国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现代档案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是研究文件从产生到最终被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整个生命运动过程及其内在规律的文件、档案管理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的“文件”是个大文件的概念,含现行、半现行、非现行文件。这一理论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初,公布于50年代初,发展于80年代中期。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缘起是40年代初,美国对进馆文件的鉴定以及对文件中心这一新事物的研究。在各国不同的文件、档案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相继出现了对文件生命阶段划分的不同模式。本文拟就外国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其不同模式作一…  相似文献   

15.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已经中国化了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该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笔者在1996年至1999年,曾陆续发表了5篇关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文章①.由于笔者的观点认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宜中国化,因而很自然地就被概括为"反对论"②.其实,笔者的本意并非是要否定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只是认为这一理论并不完全符合我国档案工作的实际,我们对这一理论不应作过高的评价.后来,由于档案学界有较多的学者认同并肯定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肯定论"无疑占了上风.档案学界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争论也渐渐平息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争论获得了真正的解决.纵观争论,笔者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学院派的档案学者倾向于肯定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而从事档案实际工作的研究者则倾向于否定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近来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认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获得了进入中国档案学领域的入场券并占有了一席之地","完成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本土化的过程"③.笔者不禁要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真的已经中国化了吗?  相似文献   

16.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档案界的有识之士进一步认识到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巨大学术价值,先后出版了多部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相关的论著,其中吴品才博士所著《文件纵横运动论》一书,无疑是国内学者研究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集成之作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档案自然形成规律"是各自原产国档案学史上占据基础理论地位的两大重要理论。本文就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档案自然形成规律两大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其共性和差异,从而对其发展和理论创新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8.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中心二者存在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必然的,是对文件运动这一客观规律的体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理论层面的阐述,文件中心是实践层面的展示,仅仅用产生先后来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不甚妥当.  相似文献   

19.
档案文摘     
对档案文件连续体理论的理解张衔在《档案》2006年第1期撰文指出:20 世纪80年代源起于澳大利亚的档案文件连续体理论,是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之后提出的一个新的文件理论。最早提出档案文件连续体模型的杰伊,阿瑟顿将其分为四阶段,即文件生成或收到  相似文献   

20.
杨玉贤 《兰台世界》2006,(12):51-52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西方档案学家对现代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它被欧美档案学界誉为“构成现代档案学的基本里程碑之一,是现代档案学形成的重要标志。”在20世纪80年代,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传入我国,一些学者结合我国档案学理论和实践,来认识和评价该理论,希望能够用来指导我国的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工作。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研究文件产生、运动、变化的过程和规律的理论。所谓文件生命周期,即是文件从其产生经过现实执行效用的实现而被暂时保存起来,直到全部使用目的已经达到再无价值而被销毁,或者因为还具有永久保存价值而转化成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