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了早期教育热潮,但是在我国许多地方许多人至今还对早期教育的理论及实践抱着怀疑的态度。有的认为:孩子不到几岁就教这教那,有损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的还持“听其自然,消极等待”的观点。之所以产生误解,是他们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早期教育的内容、方法等方面不理解之缘故,为些,我就早期教育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早期教育一般是指从新生儿开始,到入学前的教育。但是,关于早期教育从何时开始提法不一。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当从“胎教”开始;也有人提出早期教育的关键期就是从出生到三岁(指先学前期),幼儿园已经太晚了。我认为早期教育重点在三到六岁的幼儿期所进行的教育训练,这并不排除三岁前也应进行早期教育,只是重点放在学前阶段。独生子女家庭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有其特殊的优越条件:只有一个孩子,物质条件较优厚;比较起来家长有较充裕的时间;望子成材心更切等。  相似文献   

3.
出场宝宝:陈一轩性别:男年龄:5岁叙述人:妈妈专家名片曾凡林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博士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专家点评宝宝学钢琴的故事让我们产生这样几个疑问:早期教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才合适?早期教育应该从哪里开始?什么方法既能让孩子有所进步,又能保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许多家长相信:“不要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可是,人生的起跑线或者说发展的起点在哪里呢?人生发展可以用短跑或长跑去类比吗?如果人生发展可以与跑步类比,那么,是否起跑快的孩子一直会领先,而起跑慢的孩子就一直落后呢?一些家长让孩子过早接受一些复杂技能的训…  相似文献   

4.
古语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家庭,人们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是越来越重视。不过尽管如此,仍有很多家长对早期教育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正确认识早期教育,首先就得摈除这些错误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刘玉娟 《中国德育》2012,(18):56-56
问:当前市场上的早教机构和产品很多,有的产品声称能让孩子“几个月就会做加减运算”“3岁能识千字”。一些培训机构始终强化这样一种观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有这些,都让年轻的父母们很是焦虑。孩子真的需要这么多早期教育吗?  相似文献   

6.
科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客观世界在迅速的变化。终身教育(包括学龄前的早期教育、学龄中的学校教育和学龄后的职后教育)应运而生,成为当代重要的教育思潮。贯穿人生的这三个教育时期,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本文拟对学龄前的早期教育即幼儿早期教育说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关于幼儿早期教育的界说,看法不一。有的说从胎教起便是早期教育,有的说一岁是幼儿早期教育的开始,有的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三至七岁是早期教育,有的说学龄前的教育是早期教育,等等。我认为,心理年龄为1—6、7岁的学龄前的教育为幼儿早期教育。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学术界尤其是国外,对早期教育一向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论。美国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就不主张过早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他们指出:太早强迫孩子死记硬背,会使他们日后对学习感到厌倦和恐惧;有的还会因过早受到外来压力、习惯于死记硬背某些现存的答案而使活跃的思维形成无形的“框框”,长大后会形成深深的依赖感,不会灵活主动地思考问题。即使是一些具有“神童”天赋的孩子,也因为父  相似文献   

8.
超常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王竹影,程念祖早期教育指的是孩子在学前所接受的教育。最早可以早到所谓“胎教”。随着社会对优生优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从各种早期教育的做法到刻意设计的各种方案,如零岁方案等,牵动着千千万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的心。这个情况...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摘     
去年12月,在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举办的一个座谈会上,不少专家、学者列举了儿童早期教育的种种误区:一是过分强调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在儿童早期教育的宣传中,有的片面宣传人的成功完全取决于早期教育,而忽视人才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二是早期教育单一化、简单化,将早期教育等同十儿童的智力开发,等同于看图识字。三是儿童早期教育忽视儿童的差异性,以神童教育代替一般儿童的教育,把早期教育等同于天才儿童的培养,等同于特殊儿童的培养。这些专家学者认为,“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只能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无益于孩子身心全面发展。早期教育应从人的整体上、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上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早期教育应注意孩子的差异性,尊  相似文献   

10.
在一般人眼里,周峰简直是个神童!这个从小学到高中总共读了六年书的十三岁少年,居然以总分第七名的好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完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科大的研究生。对此,《新华日报》曾两次做了报道。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周峰真是生就的奇才?周峰父亲的回答是:“周峰是个普通的孩子,只是起步早一些,奥秘就是早期教育。”周峰的父母相信“学前阶段的教育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一普通的道理。他们对周峰的早期教育是从讲故事开始的,还在周峰婴儿期时就常给他讲故事,这养成了周峰爱听故事的习惯。妈妈有时被周峰  相似文献   

11.
强迫一个孩子过早进入学校,与其说是造就一个爱因斯坦,倒下如说是导致一个精神病患者。但是,教育家们又说,接受过适当早期教育的儿童在进入小学时,比他没有接受过适当早期教育的同学们具有明显的优势。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系副教授沃克重复了儿童早期教育方面许多专家的观点:“我们不必为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合适而烦恼,只要使孩子们在进入正规学校前已有丰富的经历。”按照这种观点,问题不是在“加速教育”,而是早期教育是否适当和是否有好的质量。威劳克学院讲师摩根说:“一个5岁的孩子不应参加为8岁孩子设计的项目。但是,一个4岁儿童项目对4岁的儿童是很好的。一个孩子,不论他多么小,只要把他放到一个合适的项目中,都会有利于他的成长。”摩根的见解得到现在被广泛引用的“佩里学前教育项目”的支持。这个项目建立于1962年,测定了密执安州易普西兰的儿童发展,比较了那些接受过早期教育和没有接受过早期教育的儿童。研究持续了5年,监督这个项目实施的哈斯考伯教育研究基金会主席威卡特说,所有参加测定的儿童都是出生于社会低层的。研究结果表明,接受过优质学前教育的孩子在所有指标上都具有  相似文献   

12.
正我是一个特别注重早期教育的妈妈,我的孩子从七个月就开始上早教课,三岁按时上了幼儿园。很多家长在相互交流中都在问早教有没有用,我认为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我惊奇地发现,孩子某些好的行为习惯竟然养成于三岁前。幼儿园的教育是早期教育的后半个阶段,从某种层面上来看,甚至比小学教育更重要。我从不期望孩子在幼儿园能认识多少字,英语口语有多流利,可以算到多少以内的加减法……那么我期望的幼儿园教育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10多年前的儿童教育强调“3岁定终身”。许多人作了研究 ,发现一个人的智力在 6岁前就已经发展了 90 %,而且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 :孩子是一张白纸 ,你涂上什么色彩与图案 ,他就呈现你所绘制的东西。于是 ,早期教育理论开始倍受重视。尤其是近些年来 ,年轻的父母们越来越关心孩子的早期教育 ,期望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一个理想的孩子。这样的心态和行为也容易导致早期教育出现误区 ,认为教育越超前越好。于是 ,在孩子出生不久就教孩子认字、数数、背诗、算题 ,两三岁就教孩子写字 ,四五岁就把小学的课本拿来教孩子攻读。有人甚至主张把小学要解…  相似文献   

14.
林丽 《文教资料》2014,(20):134-135
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但许多家长错误地将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早”上,剥夺了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顺序。树立科学的早期教育观念,让孩子正常地学会爬行、走路,不过度地将孩子与他人比较,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儿童的早期教育和做其他事情一样,“开头”十分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错误的开端便是失败的先导。早期教育上的偏差,会在孩子身上留下非常深刻的“烙印”,很可能终生都难以抹去。然而,由于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急迫的心情使得不少人“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盲目地实施早期家庭教育。误认为“抓早期教育总比不抓好”。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不少的家长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片面性很大,没有实施完整的教育,而只进行“一半的教育”。“顾此失彼”“重此轻彼”,正自觉不自觉地引导孩子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我们知道,儿童的身心素质是一  相似文献   

16.
孙书静 《教育导刊》2004,(20):51-51
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及教师的重视,目的是使孩子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然而,一些“聪明孩儿”、“神童”的远期发展并不理想,这提醒了人们:在人的一生发展中,“非智力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这是好事。但有的家长在早期教育中出现了一些偏差,进入了误区,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原则。有些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于是,就出现了任意  相似文献   

18.
郑松琴 《学周刊C版》2014,(12):214-215
老百姓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说明早期教育对每一个孩子的重要性.随着近几年国家对早期教育的重视,使得人们对幼儿园教育高度重视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园园长对幼儿园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园长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对幼儿园的发展以及孩子们的未来成长特别重要.因此,对幼儿园的管理进行研究,尤其人文管理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对幼儿园进行人文管理.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类早期教育是施以教育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决定着幼儿的未来,也被称为人受教育程度的关键期。一般对早期教育的广义理解为学前教育,即指0到6岁的教育。狭义理解为。到3岁的教育,即指婴儿期的教育。而有的早期教育专家指出,早期教育甚至可以延长至整个儿童期。即0到12岁。现在,早期教育或学前教育越来越普及.家长们都纷纷对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早期教育。就是为了把握好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20.
自酿的苦酒     
金蓉 《家教指南》2004,(2):16-17
超前“开支”43岁的丁丽再婚后喜得贵子,她认为是不幸中的大幸。她暗暗发誓:一定要把独生子培养成材,以弥补自己生活中的遗憾!尚在镪褓中的儿子,丁丽便开始了“早期教育”,每天给孩子朗诵诗歌、朗读英语、朗读数字知识......只要孩子醒着,她就千方百计地向他灌输各种各样的知识。丁丽的苦心还真的收到了一些实效:她的宝贝7个月就会伊呀学语,1岁即能蹒跚学步,1岁半时就能认识100多个生字,会背300多首古诗。邻居们都称赞丁家出了神童!这更坚定了丁丽把儿子培养成材的决心。“奇迹”的出现丁丽带独生子去医院测智商,3岁的儿子测出的智商是5岁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