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学物理学生实验中,关于光的折射率的实验主要是通过插针法,研究光线以一定的入射角穿过平行玻璃砖,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原理:如右图所示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对光路  相似文献   

2.
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必作的学生实验之一.这里讨论一个细节问题:即已作好了实验前的各种准备,可是在插针时不慎将玻璃砖移了位.问对其折射率的测定是否有影响?许多学生凭主观想象认为:玻璃砖向上(或向下)平移,等效于砖固定不动,针向下(或向上)平移;玻璃砖绕原位置发生偏转,等效于砖固定不动,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测定玻璃折射率”一直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考试大纲》中十九个学生实验之一.根据现行高中物理教材,学生实验所用的玻璃砖两界面是平行的,实验步骤中要求学生在白纸上所画的两界面与玻璃砖两界面也是对齐的.但是在实际操作时,一旦涉及所画出的两界面与玻璃砖的放置出现一小段平移,或所用玻璃砖的界面不再平行,学生就感到困惑难解.  相似文献   

4.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第一节的学生实验。该实验采用插针法来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操作要求高,现象不明显,实验误差大.学生难于理解。而改用激光器光路法来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学生则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折射现象,知道光通过介界面时的入射角、折射角,掌握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新方法,同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十要十不要江苏赣榆县青口一中柏露枝为了尽量减小测量玻璃砖中折射角大小的误差,从而使玻璃折射率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实验时要求做到下述十要十不要:(1)玻璃砖宽度要尽可能较大,不要小于5厘米.(2)玻璃砖外的入射光线的入射角i要在...  相似文献   

6.
以前学生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是在图板上放白纸,再放上玻璃砖,钉好大头针;学生做这个实验时要钉好大头针很费力,因图板的材料是用三夹板做的,有的学生钉大头针时用力过大,使大头针发弯,力过小又钉不上去。当学生手头没有钉大头针的工具时,就拿另一组的玻璃砖来...  相似文献   

7.
物理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完成的关键是确定对应入射光线AO经玻璃砖之后的出射光线EB的方向,从而找到折射光线OE的方向。(如图一) 在现行中师物理教科书中,是用插大头针的方法确定EB的。这种方法操作不便,大头针不易插稳、插直。同时,观察也不方便,实验误差较大。如图二所示,将实验稍作改进,则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先在铺平的白纸上用刻尖的铅笔画两条距离适当的平行直线,将玻璃砖放在画好的平行线上,并使二平行线经过二个平行平面。转动玻璃砖,直到沿BD方向透过玻璃砖看AC线的像与BD线重合。然后画出玻璃砖二平行平面  相似文献   

8.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要求画好玻璃砖的上下界面aa'和bb',如图1,以保证准确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但在实验中,难免会出现操作上的失误,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现对操作中出现的可能情况分析如下:1.所画上、下界面间的距离正确,操作中玻璃  相似文献   

9.
袁海江 《物理教师》2008,29(10):61-62
第1题是《选修(3—4)》中“光”一章“光的折射”课后练习第6题,原题如下: 关于图13.1—3(图1所示)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证明图中的入射光线与射出玻璃砖的光线是平行的。  相似文献   

10.
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 ,教科书上的方法是插针法。但大头针难以插得很正 ,也易弯曲 ,观察起来费时费力。本文建议不用大头针 ,采用以下方法 ,如图 1。在平板上放好白纸 ,依玻璃砖画好界面线a、b ,法线NN′及入射光线AO ,然后放好玻璃砖 ,在另侧平放一个三角板。用眼顺着三角板的一条边去看透过玻璃砖的入射光线AO ,对直后按住三角板画一条线即为O′A′。去掉玻璃砖即可画出OO′ ,进而可测入射角和折射角。这种方法可称为瞄线法 ,操作简便易行 ,画图快速准确。其他形状玻璃砖也可用此法。图 1 测玻璃砖折射率测玻璃折射率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4第54 面"问题与练习"第6题:关于图1所示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请证明图中的入射光线和射出玻璃砖的光线是平行的.(2)如果光射入和射出玻璃的两个平面是平行的,射出玻璃砖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来说产生了侧移.证明:入射角越大侧移越大.  相似文献   

12.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是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基本实验,2006年全国Ⅱ卷和江苏卷都考查了测玻璃砖的折射率,全国Ⅱ卷巧妙地设计了一面电镀银的玻璃砖,在特定的条件下,考查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以及正确表述操作方法的能力,实验试题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又不脱离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在本实验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3.
吴小瑾 《物理教师》2011,(11):64-64
1实验选材 原实验中采用木板插针困难,有的学生一时心急随手拿起玻璃砖当锤子敲打;又由于木板较滑,在找P1P2的像时,玻璃砖又易滑动,实验极不方便也不科学.将木板改为泡沫板,(泡沫板可以由学生自己准备,也可以学校统一购买),插针方便,摩擦力也较大,玻璃砖不易滑动,由于学生插针方便还可以用大头针固定玻璃砖进行观像。  相似文献   

14.
一、光学实验分析近年来 ,高考物理总体情况是 :保持稳定 ,坚持改革 ,注重基础知识 ,加强能力考查 ,试卷面目新颖 ,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其中光学实验的考查情况是 :注重基础 ,考查素质 ;紧扣教材 ,考查应用能力 ;坚持改革 ,追求变化 .1 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 .高考对这一实验的考查是源于课本 ,高于课本。例 1  ( 1 992年上海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 ,已画好玻璃砖界面两直线aa′和bb′后 ,不觉误将玻璃砖向上平移 ,如图 1虚线所示 ,若其它操作正确 ,则测得的折射率 (填“偏大”、“偏小”或“不…  相似文献   

15.
一、利用虚拟情境辅助分析学生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三册中一个最重要的学生实验,几何画板课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辅助分析的作用。1.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当光线以一定的入射角穿过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传播方向不变。但是出射光与入射光相比,有一定的侧移。利用几何画板课件可以很容易看出影响侧移量的因素有:入射角、玻璃砖厚度、折射率。课件界面如图一所示,分别拖动“入射角调节点”“玻璃折射率调节点”“玻璃砖厚度调节点”,可以同步观察到屏幕上“侧移量”的大小变化。图一…  相似文献   

16.
题目:如图1所示是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如果光线射入和射出玻璃的两个平面是平行的,射出玻璃砖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来说,产生了侧移.证明:入射角越大.侧移越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用“插针法测量玻璃砖折射率”实验中操作困难、数据采集和处理准确度差,实验误差难以控制的问题,设计了以圆锥形纸筒和发光二极管作光源,通过改变光源到玻璃砖的距离,实现有、无玻璃砖存在时,光源在桌面白纸上照亮的区域重合,控制入射角,测量出玻璃砖的厚度和升降台下移的距离.这样就可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折射率.  相似文献   

18.
光学部分中测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频频出现。这一部分实验原理比较简单,较易掌握。笔者在此总结如下。实验目的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器材①平木板1块;②白纸;③玻璃砖;④大头针4枚;⑤图钉4个;⑥量角器;⑦直尺;⑧铅笔  相似文献   

19.
初三物理教材中有一个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这个实验对于我们设备条件很差的农村中学是无法做成的。(全校没有一块平行玻璃砖)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存在着光的折射现象,但定量地测定一种媒质的折射率,还没有做过,因而做好这个实验很有必要。我们因陋就简,选用较厚的冰块来做,取得了与玻璃同样的效果,这个方法在苏北地区的农村中学均可实行。  相似文献   

20.
现行高二物理(必修)学生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此实验对结果影响最大的是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位置确定以及玻璃砖两平行面所在位置的确定。玻璃砖的位置很容易确定,因此关键是准确地确定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位置。课本上介绍用插针法来确定两条光线的位置,这种方法的缺点:一是实验器材较多,需要大头针和平木板;二是大头针必须竖直地插进木板,同时透过玻璃砖观察第四枚大头针要正好挡住前三枚大头针,而实验中大多数同学很难做到这一点,要做到这点需花很多时间。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采用直接画两条平行线来确定入射光线和出射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