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40分,每小题5分) 1把代数式(1-a)(-1/(1-a))~(1/2)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化简后的结果是 (C) (A)(1-a)~(1/2) (B)(a-1)~(1/2) (C)-(a-1)~(1/2) (D)-(1-a)~(1/2) 2.如图1,在三个等圆上各有一条劣弧AB,CD,EF.如果AB CD=EF,那么AB CD与EF的大小关系是(B) (A)AB CD=EF (B)AB CD>EF (C)AB CD相似文献   

2.
在初三数学复习中我们遇到这样的一道试题: 如图1,梯形ABCD中,AD∥BC,∠A=90°,AB=6,BC=4,AD=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1)以AB为直径的圆与CD相切; (2)以CD为直径的圆与AB相离; (3)以AD为直径的圆和以BC为直径的圆外离;  相似文献   

3.
圆问题四则     
例1如图1,在oo中,弦AB与CD相交于点M.(1)若AD=CB,求证:△ADM≌△CBM;(2)若AB=CD,△ADM与△CBM是否全等?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题如图1所示,光滑均匀细棒CD可以绕光滑的水平轴D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细杆AB也可以绕光滑的水平轴B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D棒搁在A点上并与AB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B、D在同一水平面,且BD=AB.现推动AB杆使CD棒绕D点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从图示实线位置转到虚线位置的过程中,AB杆对CD棒的作用力( )  相似文献   

5.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有一题:题目(1)如图1,在AABC中,AB=AC,CD是边AB上的高,膨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ME上AB,MF上AC,垂足分别为点E、F,求证:ME+MF=CD.  相似文献   

6.
所谓“四线三角”是指相交的两线和平行的两线所构成的三个角,如图(1)、(2)、(3)、(4)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四线三角”图,“四线”是指AB、BC、CD和DE,其中AB//DE.  相似文献   

7.
题目如图1,在梯形ABCD中,AB//CD,∠A=90°,AB=2,BC=3,CD=1,E是AD中点.求证:CE上BE.(2008年山东日照)  相似文献   

8.
要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1.“三线八角”模型 如图,直线AB、CD与直线EF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构成八个角,简称为“三线八角”,  相似文献   

9.
1.平移一腰——将梯形一部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例1 如图1,梯形ABCD中,AB∥CD,AB=8,CD=16,∠C=30°,∠D=60°,则腰BC的长为( ).  相似文献   

10.
原题呈现:(河北卷第25题)如图1中,两平行线AB、CD间的距离均为6,点M为AB上一定点.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 1.如图,AB//CD,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2.
如图1,P为圆O内一定点,过P点的三条弦AB,CD,EF,每两条弦的夹角都是60°,则有如下有趣性质:(1)AB2+CD2+EF2为定值;(2)PA2+PB2+PC2+PD2+PE2+PF2为定值.  相似文献   

13.
试题:(2010徐州)如图1(1),将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点E、F分别在边AB、CD上),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M处,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点P,连结EP.  相似文献   

14.
例题:如图1,AB∥CD,那么α、β、γ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  相似文献   

15.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由AB∥CD,能得到∠=∠2的是( ).  相似文献   

16.
试题(2013扬州)如图1,在梯形ABCD中,AB//CD,LB=90°,AB=2,CD=1,BC=m,P为线段BC上的一动点,且和B、c不重合,连结PA,过点P作PE上PA交CD所在直线于点E.设BP=x,CE=Y.  相似文献   

17.
讲到“垂径定理”的应用时,学生即会遇到这样一道题目: ⊙O的半径为5厘米,AB、CD为⊙O的弦,且AB∥CD,AB=6厘米,CD=8厘米,求AB和CD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一、一般和特殊转化 例1如图1所示,A、B、C、D是圆周上的四点,且AB+CD=AD+BC,如果弦AB的长为8,弦CD的长为4,那么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和是——(π取3).  相似文献   

19.
公式1如图1,△ABC的内切圆I分别切BC、AC、AB于D、E、F,若BC=a,CA=b,AB=c,则AE=AF=12(b+c-a),BF=BD=12(a+c-b),CD=CE=12(a+b-c).证明:由切线长定理知,AE=AF,BD=BF,CD=CE.∴AE+AF=(AB+AC)-(BF+CE)=(AB+AC)-(BD+CD)=c+b-a.∴AE=AF=12(b+c-a).同理可得另外两个公式.公式2△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其面积为S,内切圆半径为r,则r=2Sa+b+c.证明:如图2,连结IA、IB、IC.则S=S△ACI+S△BCI+S△IAB=12r·AC…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初中《几何》三册 P_(110)例题:如图1在以 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 AB和 CD 相等,且 AB 与小圆相切于 E,求证:CD与小圆相切.(证明略)由此题可知大圆的弦 AB、CD 均与小圆相切,且 AB=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