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到“官气”,人们自然联想到政府,咽为只有官府之地才有可能滋生“官气”。然而,笔者发现党报特别是地方党报普遍存在着“官气”,有的甚至让人感觉到“官气”十足。这种“官气”,拉开了党报与读者的距离,影响了社会传播效果,降低了党报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提到"官气",人们自然联想到政府,因为只有官府之地才有可能滋生"官气".然而,笔者发现党报特别是地方党报普遍存在着"官气",有的甚至让人感觉到"官气"十足. 这种"官气",拉开了党报与读者的距离,影响了社会传播效果,降低了党报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党委机关报,会议新闻既是党报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也是党报重要版面的“主食”。然而,党报上篇幅较多的会议新闻同时也是让办报人最费心思、让读者议论最多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感到党报的会议新闻过多、过长,写法公式化,语言干瘪,空话套话多。广大干部群众是否喜欢阅读党报,不但关系着党报办报方针、宗旨的落实,更关系着党报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份由无能总编无能编辑无能记者办的无能报纸!”(2002.4.25《羊城晚报·焦点新闻》)它指的是《长治日报》怯于监督、观望等待、官气十足的工作作风。如此严厉批评一家地市级党报的 ,是山西省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然而 ,对这个“无能报纸”的恶谥 ,并把“无能”的帽子扣到报纸总编、编辑、记者头上 ,我以为有些过分和委屈。总之 ,就舆论监督问题来说 ,报纸之所以显得“无能” ,主因不在总编、编辑、记者无能 ,他们有太多的无奈。粗粗想来 ,我试述无奈三种 :缺乏法律强大支撑的无奈。国外的报纸敢说敢登 ,并不是总编、编辑…  相似文献   

5.
在努力实践“三贴近,提高党报吸引力上,这两年来,我们嘉兴日报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以“三贴近”的要求,改变以往会议报道过多、内容空洞的现状,眼睛向下,塑造党报的亲民形象。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版面“贴上”而不“贴下”,经常被一些空洞泛味的会议报道所占据,出现了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窘境,严重影响了党报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6.
让“百姓”新闻上一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在地市级党报中尤其难。 一是因为地市级党报所处的城市规模相对较小,新闻环境相对较差,一些地市领导对党报一版的认识不易改变; 二是客观上地市级党报不仅要承载本地市的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而且中央和省级的重要领导和会议的新闻也不能漏掉,因此,“百姓”新闻上一版是地市级党报多年努力去做的事。  相似文献   

7.
会议新闻过多,是企业报的通病之一。如何“诊治”?学和企业报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基本观点就是“减少会议新闻”。笔认为,减少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本试以营销学观点就此问题进行探索。营销学认为,有需求就有市场。会议新闻之所以存在,可以肯定地说是会议新闻有市场。长期以来,会议新闻是党报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头版的重头戏。会议新闻历来也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相似文献   

8.
会议新闻是地市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中,会议新闻往往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过多过滥。受“文山会海”影响,有时在第一版会出现四、五条会议消息。 二是冗长空洞。有些报道没有新闻价值,只是重复人们熟知的信息;有的则无中心、无重点,把会议新闻写成了会议记录。 三是报道形式千篇一律。 事实上,党委、政府召开的会  相似文献   

9.
我留意过一些地方党报的一版,基本上天天有以“强调”、“要求”为主要词汇的标题。如“某某在座谈会强调”、“某某会议要求”等等。某报的头版上,竟然紧挨着有五条消息分别使用了“强调”、“要求”这两个词汇,而且这五条消息又全是会议新闻报道。每个会议都有分管领导参加,每个会议都“强调”自己的重要性,甚至其中都有“要求”、“一把手亲自抓”、“全社会齐抓共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当晚报、都市报在各地攻城掠地、高歌猛进的时候,一些地市党报发行却遇到了困难。不少读者有这样的看法:党报是机关报,是办给机关干部看的,站得太高,离我们太远。分析近年来部分地市级党报发行量下降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报纸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做得不够。地市党报要想扭转不利局面,在越来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读者,赢得更大的市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三贴近”上做好文章。“三贴近”,可以有效破解会议报道过多过滥的难题,进一步提高新闻的指导性。地市党报作为地方党委的机关报,会议报道任务多,会议消息…  相似文献   

11.
王雄 《新闻知识》2005,(12):72-73
各类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中包含了大量政策引导、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信息,是党报宣传的核心内容。但在目前的党报宣传中,这类报道也包含了大量程序性、工作性等内容,形成了一种“模式”,大部分读对此不感兴趣,甚至望而生畏。因此,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除了在选材上要进一步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外,还应强化会议报道的可读性以吸引读。  相似文献   

12.
在近现代全球主要国家的报纸发展过程中,党报都必须坚定不移地宣传、贯彻政党的方针、意图。我国的党报历来与党休戚与共,坚持党性原则,强调导向功能是党报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党报头版具有更为明显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宣传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党报的头版语言缺乏活力,报道比较死板,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传播环境,其中,政策报道、领导活动和会议新闻是令头版采编颇为棘手的三大“硬骨头”。有些党报处理这些选题时往往采取简单的行政命令式,把宣传任务定得过细过死,宣传材料订得过多过于具体,宣传形式过于公…  相似文献   

13.
要闻版,是党报的“黄金版面”,也是一张报纸的露面之脸、传神之眼。但由于一些党报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的会议报道和照搬照抄文件式的报道发得过多,使这块版面的含金量大打折扣,使这张脸、这双眼变得既不生动,也不传神。  相似文献   

14.
近日读到一则报道,称某县级党报坚持为农服务思想,创办农民专版,受到农民好评。 读了这则消息,笔者不觉哑然失笑。四级党报中,县级党报最贴近基层,最能反映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应该也必须是农民自己的报纸,何必再创办个所谓农民专刊,这岂不是多此一举吗? 联想到现在有些县级党报的所谓定位也就见怪不怪了。某县报在改版方案中赫然声称:“党报性质,晚报风格,都市气息,休闲娱乐。”众所周知,县级以  相似文献   

15.
会议报道是党报肩负的一项重任,也是党报的重要特征之一。搞活搞好会议报道,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借以正确引导舆论,作用巨大。但会议报道如过多过滥,或在报道方式上了无新意,乏善可陈,报纸就会出现“千会一面,百会一腔”的局面,那么就会文章让人读不下去,会议精神就不能很好地贯彻,遑论提高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因此,研究改进会议报道,使其可读耐看,事关党报地位,不可掉以轻心。(一)提高会议报道的可读性,让读者喜闻乐见,决非一日之功。它要求编采人员既要熟谙驾驭文字的技巧,又要练就敏锐的新闻洞察力。但首要一点,就是要正确理解会议与会议新闻的关  相似文献   

16.
20年间在银川的两次会议为新闻摄影共谋大计,图片新闻从报纸配角转为主角,使党报在媒体的竞争中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但随着时代发展、党报改版,在提到图文并重时,总有人把这个“图”字理解为“新闻图片”,把新闻漫画、时事地图、文字图表等武器丢在脑后,不少党报甚至在改革中把美编室、漫画记者“删繁就简”了。如今,互联网飞速发展、新媒...  相似文献   

17.
李丹 《青年记者》2005,(11):53-54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的“上帝”都应该是广大渎.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的新闻工作更应该牢固树立读是“上帝”的理念,以读对党报满意不满意、欢迎不欢迎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提高办报质量,赢得读的青睐,推动党报事业的发展.否则,在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党报将失去在读心目中应有的权威和地位.可以说,是否把读放在“心上”,决定了党报事业发展的成功与失败.  相似文献   

18.
何谓大报?党报就是大报——这是许多读者与报人的习惯说法。这当然是因为党报融“严肃性、权威性、指导性”于一身,能够为读者提供可靠、严谨的信息,能够及时把党的声音传递给受众。然而,大报还应该有另一个特征:广泛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党报实现"三贴近"的新要求与结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党报的实践来看,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首先要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以增强可读性;其次是要把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与可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党报办成党和群众都满意的报纸;再次是转变作风,深入基层,给读者提供新鲜、精美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20.
会议报道的质量对于党报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党报的生命力。地方党报要“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就要认真改革会议报道,创新会议报道的形式,改变会议报道滥、长、空、旧的弊端,让会议报道“短下去”、“活起来”,让读者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