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县级广电媒体的转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海 《视听界》2014,(4):50-53
新媒体时代,县级广电媒体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张家港广电依靠三个转变实现县级广电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新闻民生化、节目本地化、报道思辨化,广电新闻宣传从“传声筒”向“连心桥”转变;志愿服务常态化、文化服务特色化、商业服务品牌化,广电职能部门从“管理员”向“服务员”转变;制播数字化、网络优质化、平台现代化,广电事业发展从“传统型”向“复合型”转变。  相似文献   

2.
湖南卫视和芒果TV是湖南广播电视台电的两大平台,也是两大传播渠道。2016年,湖南广电通过这两个引擎布局传统电视和互联网平台,在节目内容、资源整合、制播机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动作,来保持其品牌优势、拓展市场版图。湖南广电的这一双引擎战略,将会强化其惯有的娱乐内容生产优势,实现娱乐电视品牌从传统电视市场到互联网平台的迁移,助立湖南广电站在媒介融合改革趋势的行业前沿。  相似文献   

3.
报纸“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传本 《新闻界》2005,(3):101-101,98
纵观近十几年来报纸文体新闻的发展和变化,“娱乐化”的趋势已显而易见,只不过,“文化新闻”的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报对文化新闻的报道,均直接放在“文化新闻”专版或“文化新闻”栏目中,但到了90年代中期前后,许多报纸、特别是都市类的报纸,已把这样的专版或专栏改名为“娱乐新闻”。老牌的都市晚报,诸如《北京晚报》则在文化新闻的报道上同时用“娱乐新闻”和“文化新闻”两种版栏统之。这种外在形式上的变化已足以看到“文化新闻”娱乐化的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体育新闻”的娱乐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贺少昆 《报刊之友》2013,(10):68-69
在广电格局大调整,尤其受到省级广电“上星”、“落地”的双重挤压的背景下,城市群发展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为城市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核心城市的广电媒体,应充分利用核心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在城市群设施同城化、市场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和利益协同化的进程中,打破既有的行政隶属空间,有效进行资源整合、价值重构和跨媒体传播,从而增强核心城市广电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魏文彬的2008     
张姝 《传媒》2008,(4):26-27
说起中国广电业的发展,有一个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湖南广电。说起湖南广电的点点滴滴,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魏文彬。 从他1993年执掌湖南广电的帅印至今,十几年过去了。湖南广电在中国广电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无论是独立制片人制,还是平民视角,百姓情怀;无论是成功上市的电广传媒,还是气势恢弘的金鹰城、落地长沙的金鹰节;无论是娱乐中国的《快乐大本营》,还是唱响中国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魏文彬一直率领着湖南广电挺立在中国广电业发展变化的风口浪尖,为人所未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方广电的自我发展逻辑正在成型与强化。“四级办台”政策之后,地方广电开始在“行业”与“地方”双重力量下发展;此后,“行业”线索开始复杂,利益博弈日渐浮出水面,并困扰地方广电发展。取消“四级办台”与“广电集团化”成为行业高层大举调配行业利益的集中表现,压力之下,地方广电诉诸地方政治和地方经济来缓解竞争与发展的压力。而随着地方政治经济的日渐成熟,地方广电开始作为地方发展与建设的力量,促成了一种地方政治、经济与媒体的力量合流。就此,地方广电的平台与触角开始延伸,一种“区域化”的发展倾向也就酝酿其中。  相似文献   

7.
2020年的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可以用“守正出新”四个字来总结,疫情之下,坚守与自救成为行业主题。面对沉后积弊,正本清源,重塑广电新风貌;经营模式出新,“破圈”“出海”,迎来发展新高潮;深度融合新媒体、新技术、新场景,创新管理理念,搭乘行业发展快车道。展望未来,广电行业将会朝着智能化、智慧化、场景化、融合化、国际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平台已经深嵌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人娱乐”和“娱乐人人”成为可能。泛娱乐化的核心在于“泛”,在网络平台中,娱乐的主体、客体、时空和方式均呈现出泛化趋势。当风险、情感和审美被娱乐化后,泛娱乐化的潘多拉魔盒便被打开了,新的社会危机随之而来。而平台的治理、建设和链化应当是最具操作性的破解之术。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的广电监管体系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化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广电环境的变化,美法英的广电管理是通过中介代理机构或签订广电契约等形式使政府摆脱日常大量的行政事务,从而能以精干高效的小政府负起对广电事业宏观决策与管理的职能:我国银行、证券、保险、电力行业在改革中相继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独立的监管体系.完成了由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向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政监分离的重大转变。借鉴他们的模式和经验,时广电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高度强调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新型广电视听平台迎合了新时期我国家庭思政教育的特征和需求。本文立足新型广电视听平台的家庭思政教育价值,提出相应的家庭思政教育路径,包含以供给侧改革推动产品育人、以全媒体视角构建育人共同体、实现视听娱乐与媒介教育的功能合一。在新型广电视听平台的助力下,家庭思政教育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提高国民文化素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微  朱金 《传媒》2023,(6):47-49
江苏省广电系统依托覆盖城乡的有线电视网络,以政策为牵引、以监管为抓手、以效果为导向,率先在全国开展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智慧广电+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面向未来,江苏广电应注重需求侧引导,强化创新驱动,使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2.
钟家伟 《声屏世界》2008,(11):17-19
认真总结赣州广电发展经验教训,科学分析广电事业产业发展趋势,从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出发,我们梳理出赣州广电亟待破解的“八大课题”。“八大课题”是赣州市广电系统在更高起点上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奋力破解赣州广电的“八大课题”,能加快推进打造与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强势广电步伐和与特大城市相适应的大台目标。  相似文献   

13.
陈建华 《新闻传播》2023,(18):74-76
新媒体时代,一向饱受欢迎的广电民生节目遭遇发展瓶颈,其中就包括愈加凸显的“内卷化”特征。无论是新闻题材、内容生产,还是传播生态等陷入自我重复的状态,弱化了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媒体融合环境下,广电民生节目应当顺应媒体融合之势,创新发展理念,实施节目定位重塑、生产方式重建、传播生态重构,有效规避和改变“内卷化”现象,从而更好地实现融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后,各地政府对发展广电事业已基本实施“断奶”,也就是说,从此,把广电推向了市场。因此,加强对广电经济理论的研究,加快广电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广电人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农村服务年”。在巩固和扩大“村村通工程”建设成果,大力提高农村广播电视人口有效覆盖率,大力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向农民提供合适、优质的内容服务,自然是“农村服务年”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作为我国四级广电媒体最基层的县级广电来说,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如何向当地农民提供所需要的内容服务,  相似文献   

16.
王睿 《今传媒》2005,(12S):63-66
“电视长了脚,跟着乘客跑。”是人们对移动电视最形象的描述,移动电视正在从广电系统的—个项目变为数字电视产业链上疯长的重要一环,并将让产业链上下游的“冰冻”状态迅速融化,而且显露出巨大的市场潜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徐玮 《传媒》2023,(7):43-45
智慧广电与数字技术密不可分,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智慧广电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机遇,同时剖析了当前智慧广电的“视听+”产业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内容基础、形势变化和产业融合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智慧广电产业发展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张玮  李婷 《传媒》2023,(S1):18-21
伴随着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互联网传播呈现出视频化趋势,从中央到地方,广电媒体全面布局短视频主阵地,一些广电媒体通过成立MCN机构,探索出了一条轻量化转型的新路径。现在,MCN正在成为广电与市场、平台相连接的重要中介。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河北广电MCN的转型动因与实践路径,并以此展望广电MCN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广电媒体MCN转型提供一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广电传媒绩效评估的“缺失”问题日益凸现。中国广电传媒绩效评估的滞后性与广电业市场化改革过程不断推进之间的矛盾并非偶然形成的.是广电改革历史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笔者认为.广电传媒绩效评估体系缺失的原因主要在于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广电传媒的复杂性、目标的多重性及其产出的特殊性缺乏系统的阐述或理性的认识。广电传媒的绩效评估不应仅仅是选择几个指标进行计算的问题.而更多的应该是对这种特殊组织的核心利益主体(党委,政府、受众和媒介经营管理者)诉求及其影响做出正确评价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全面实施,广电网络的IP化、IT化、云化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广电的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当前广电网络安全系统多以“防护”为主,网络安全监测与应对能力较差,对行业网络安全问题的全面监控、预警、应急处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广电行业网络安全监测监管的要求。所以,针对当前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网络安全现状,构建全天候、全方位的态势感知平台,提高整个行业的网络安全水平,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广电行业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设思路展开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