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疾病,作为一种文学隐喻在郁达夫小说创作中大量出现。郁达夫本人一直深受疾病困扰,本文结合郁达夫的疾病情况,分析其前期和后期作品中性欲和死亡主题方面的转变;阐述其创作由前期的颓废浪漫主义风格向后期自然写实主义风格的转变,并探讨郁达夫钟情疾病描写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迟桂花》是郁达夫后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的风格与作者前期的作品大不一样。作者为什么要创作此篇小说?将通过作者的直接动机、创作态度以及小说中反复提到的迟桂花这一事物来探究郁达夫创作《迟桂花》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的小说在其人道主义追求的总体目标下描写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无论从其创作理念、形象塑造,还是文体风格来看,其总体创作都呈现出一种沉郁苍凉的风格。其风格的形成,有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以及他个人经历的因素。本文主要从创作理念、形象塑造、文体特点三个方面深入探索郁达夫小说的沉郁风格。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的小说在其人道主义追求的总体目标下描写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无论从其创作理念、形象塑造,还是文体风格来看,其总体创作都呈现出一种沉郁苍凉的风格.其风格的形成,有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以及他个人经历的因素.本文主要从创作理念、形象塑造、文体特点三个方面深入探索郁达夫小说的沉郁风格.  相似文献   

5.
高志  赵静 《现代语文》2006,(12):57-58
郁达夫是一代小说宗师,不仅由于他的主情浪漫主义风格,更重要的是他的小说创作中蕴涵的个性自由、自我忏悔以拯救内在生命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可具体归纳为善恶意识、忏悔意识和救赎意识,这三大思想意识在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轨迹体现了其对内在生命的执着和精神的终极追求,这三大意识也使郁达夫小说具有了独特的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由他所开创的"自叙传"感伤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主要是从他笔下"零余者"的形象分析其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7.
论郁达夫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与嬗变许爱珠作为一个抒情型的作家,郁达夫所建构的小说艺术世界,不仅是自身审美情感与审美理想的体认,当然,还包含着文化、社会、历史等多种价值涵量。在这个充满艺术张力的世界里,郁达夫所拥有的鲜明艺术个性,使他获得一种独特的与世界...  相似文献   

8.
现代学家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深受西方化影响,其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忧郁感伤的风格、大胆直露的性描写等都有着西方化的深深烙印,同时又根植于中国社会的现实,有着中国传统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的小说一直把美当作表现的对象,反复捕捉、营造着美的气息。因此,郁达夫的小说将颓废的人生之感和唯美的理想完美地结合在二起。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释郁达夫悲美创作意识的来源,以及悲美意识在作品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从小说本体的角度 ,论述了郁达夫小说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不确定性 ;郁达夫小说文本的表层符号和深层符号所指 ,揭示了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创作风格。其不确定性特征是作家的创作指向和审美趣味共同影响的结果 ,同时读者的介入也促使了小说文本不确定潜在意向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抒情,是郁达夫小说的重要特征,贯穿了他整个的小说创作,而在早期创作特别是代表作《沉沦》中尤为突出。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沉沦》的抒情艺术,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散文体小说,使读者从一个侧面理解郁达夫小说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独特的创作风格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世人对其小说中所流露的感伤颓废情调,总是颇有微词,认为是其人生消极堕落的表现,缺乏反抗意识。"感伤颓废"作为郁达夫小说创作中最醒目的精神特征之一,有其时代、个性和审美等多种因素。实际上,郁达夫小说中的颓废消沉是表象,反抗才是实质。  相似文献   

13.
缪塞与郁达夫虽然是生活在不同时代与不同国度的两位学家,然而,他们既有着相似的个性与气质,又有着相似的人生态度与创作风格。特别是他们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更有着无法剪断的血缘联系。从郁达夫塑造的“零余”形象身上,可以窥见缪塞笔下的“世纪儿”形象的影子。虽然郁达夫在各种述中避而不谈缪塞,但是,缪塞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他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14.
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中国和韩国现代文学文坛上都出现了所谓的"身边小说"这种题材的小说。中国"身边小说"的主要代表性作家是郁达夫,而韩国文坛上,"身边小说"写作特征最为明显的作家当属玄镇键。郁达夫和玄镇健在创作倾向上都表现出写实主义的风格,两者又都受过自然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创作上表现出许多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的小说是“江南女子”,不是“关中大汉”。他笔下的人物多如水般柔弱,他笔下的景物也缺少苍凉非怆。可以说,多愁善感的病态文人、如醉如痴的书虫、细腻清丽的自然景物以及性的压抑是郁达夫小说的主要因子,由此构成了其独特的风格。虽然不能说郁达夫小说是浙西文化熏陶下所产生的作品的必然模式,但至少可以说郁达夫小说是属于浙西这块土地的。  相似文献   

16.
以小说、散文而著称的现代作家郁达夫,其旧体的诗歌也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写景状物,叙事抒怀,郁达夫诗词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强烈的爱国意识贯穿于他的整个诗歌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7.
“一切艺术都是时代与环境的产物”。由于日本学传统和学理念的影响,日本私小说不可避免地有着“无法具有社会意义”、“素材狭隘”等局限的一面。郁达夫受到私小说的影响,但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原因,又使得他超越私小说。反映出中国“五四”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侧面和他的民族意识,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修改与风格。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是一个极具创作个性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作家所处的是一个历史转折时代,一个大的时代更新,也会带来文学艺术观念的更新。郁达夫将自我的个性和气质融进小说创作之中,从而大大扩展了小说的体式及表现能力,也就意味着现代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的樊篱而真正开始。他的小说观念、创作方法虽仍有某种不稳定性,但他毕竟是当时小说界最富有探索精神的先锋。(一)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基本形态,开创了“自新传”小说的新模式中国传统小说是在说书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叙事性”成为其最主要的特征,即作家以说书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展…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以《沉沦》为代表的小说,体现出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伤感的抒情倾向,绮丽的语言特色为主要特征的浓烈的浪漫主义的风格。本文拟从对其最早发表的小说《沉沦》的分析入手,通过对作品主人公命运的关注和对作品创作风格的分析,为赏析郁达夫小说的浪漫主义特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的创作经历了三个时期。早期的创作以感伤抑郁为主;中期的创作反映了现实生活的艰苦与贫困;后期的创作则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以沽身自好、恬淡、返璞归真的风格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