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让数学课堂成为智障学生幸福的乐园?怎样把被动的数学学习.变成自主而快乐的享受数学?如何让智障学生快乐地学好数学呢?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是发展人的活动,素质教育必须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每个学生个体既是教育活动中活生生的主体,又是素质教育的承担者和体现者。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相似文献   

3.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学生的童年生活大部分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常常思索这样的问题: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学生什么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幸福是什么?幸福本身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使用它。我们的孩子又该从什么角度来理解它呢?对他们来说,课堂是其生命成长的一段重要经历。我们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生活呢?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幸福课堂呢?我想:让孩子深深体会到在课堂上学习着同时也快乐着,这样的课堂应该算是幸福的课堂吧。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笔者的体会是:①创设情境,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②注重情感,保持和发展学习兴趣.③体验成功,提高和增添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开展课堂教学,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数学课堂上,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都是鲜活的生命,数学究竟应该给孩子的童年和明天留下什么?儿童是否应当享有幸福的数学学习生活?数学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题——师与生重要的生命经历,数学课堂是每一个体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如何让师生的生命在课堂中显现精彩呢?  相似文献   

7.
陈夫平 《考试周刊》2012,(54):60-60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这实在让我们彷徨。不仅是我,恐怕对于所有站在讲台的教师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容回避且不易回答的课题。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于是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人们常说:“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首一味隽永的诗,一曲余音绕梁的歌.一副意境悠远的画。”听一节好的语文课会引人人胜.耐人寻味,是一种美的享受。语文课可以含蓄,也可以张扬,有时如潺潺流水,有时如滚滚江河。现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学习更多的是在课堂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究竟该怎样来上好语文,让自己的语文课堂丰富多彩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字很"俗",但是却很重要,那就是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堂学习要抓住一个"真"字。一、所授内容应当"真"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那么,课堂中应教授给学生一些什么呢?应当从哪些方面中体现出所授内容的"真"呢?不管课堂怎么变,  相似文献   

9.
袁曦 《成才之路》2010,(12):I0018-I0018
阅读对一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那么如何在低年级开展好阅读教学呢?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宇也不多,如果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学生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那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学生什么样的生活呢?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学生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这都由教师决定,那语文课堂究竟要带给学生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李星星 《课外阅读》2011,(3):158-158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求知欲为学生提供了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导致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的一种动力。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唤起饱满的学习情绪。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陈雪妍 《辅导员》2011,(22):64-64,62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激发孩子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是把美术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可见,只要一个人对这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探索、去实践,并且会在自己的探索实践中获得丰富、愉快的情绪体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学习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生命。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以为要抓住如下几个要素。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无论做什么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说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做好它.这一点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就是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那么,在教师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呢?根据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有效的预习是促成这一转变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经常遇到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这种现象,许多教师在抱怨之余不禁要问:这到底足什么原因呢?有什么办法能激发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呢?笔者以为:农村孩子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他们的知识面不宽,许多孩子的父母义常年不在家,家庭教育跟不上.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引领学生,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学有成效、学有高效。  相似文献   

17.
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我们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每节课上,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痛苦与挫折,都要调整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心理表现.是一种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忽略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率较低。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9.
“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新课改理念,使课堂唤发卅生命的活力,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中,获取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新理念,激活课堂教学呢?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经验,对这一问题从四个方而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成绩,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