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洪巍 《文化交流》2014,(7):30-33
初夏的甬城,海风拂面,温润舒适。 “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经贸文化交流周”连轴大戏开锣,20多项活动好戏连台。中东欧当代艺术作品展是“首秀”,2014年6月7日在宁波美术馆隆重开幕。宁波市领导和来自中东欧国家的政府官员、画家、音乐家、院校师生,以及在甬中东欧留学生与各地的美术爱好者等300余人相聚在这一艺术殿堂,共襄文化交流盛举。  相似文献   

2.
“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谈到新昌山水之美,离不开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句话。山川秀丽必有俊彦,新昌青年梁少膺研读日语而译著颇丰,继2003年其书法作品在日本东京亮相后,最近由其翻译的《日本书法史》《日本美术史》又由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为国内读者了解日本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增添灿烂一章。  相似文献   

3.
五代十国时期 ,吴越国积极发展与日本的关系 ,但日本国对此却持消极的态度 ,双方的交往主要通过民间进行 ,局限在经济、文化领域。研究表明 ,此间中日交流出现了新的动向 ,即从以前中国方面的单方输出、日本方面的积极接受 ,开始变为中日双方的双向交流。尽管此时日本的“逆输出”在质和量上都不足道 ,但这毕竟是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 ,也可称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转斩点  相似文献   

4.
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在中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日本影视作品承载着传播本国文化的重要功能。因而,如何将日本影视片名汉译为中文并被中国观众所接受,选择合适的翻译理论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出发,运用目的论的目的、连贯、忠实这三个基本原则,从受众出发,分析日本影视片名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大正—昭和前期(1912—1949)年之间,日本有十多位学者撰写了14部"中国文学史"著作,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这一时期日本学者所撰"中国文学史"著作,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目标读者不同,"文学史"著作体例不一、难易程度不一;二是已有学者同步关注中国"当代"文学史;三是对"文学史"体例有新的理念和尝试;四是仍有少数作者持杂文学观念;五是中国本土学人所撰"中国文学史"著作已经传入日本,两国学者之间已经有了"互动"关系;六是已有学者着眼于中西、中日文学比较。  相似文献   

6.
正1600年是庚子年,明代文人袁宏道(1568~1610年)完成《瓶史》,这是中国插花史上的一件大事。《瓶史》自刊印之日起就被广为传阅,人们围绕着《瓶史》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瓶史》不仅受到中国插花人士喜爱,传到到日本后也给日本的花道界吹去了一股清风。2020年又是一个庚子年,恰好是《瓶史》问世420周年,我们有必要停下脚步,来回望一下袁宏道,溯源一下宏道流。  相似文献   

7.
2009年11月16日晚,日本北海道札幌市教育文化会馆内座无虚席。中日文化交流的重头戏,中国歌剧《木兰诗篇》在铿锵的乐曲声中拉开了帷幕。饰演花木兰的总政歌舞团歌唱演员谭晶一登场,便以俊美的扮相惊艳全场,她的演唱犹如天籁之声,倾倒了现场所有的日本观众。  相似文献   

8.
一 翻译作为触媒,有效地作用于中国新诗的发展,周作人(1885—1967)译日本小诗,可谓显著的一例。朱自清(1898—1948)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里曾写道:“周启明氏民十翻译日本的短歌和俳句,说这种体裁适于写一地景色,一时情调,是真实简练的诗(注:见《小说日报》12卷5号),到处作者甚众”。  相似文献   

9.
宁波--位于中国东海之滨的港城,诺丁汉--英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这两个相隔万里的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已经两年多了.2008年5月7日至12日,宁波市在国外举办的首个文化周在诺丁汉市举行,这也是两座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两年多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文化活动,在诺丁汉市民中间掀起了一股宁波文化热.……  相似文献   

10.
朱小如(以下简称"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你的<林斤澜说>,反响很大.这书最初我推荐给别人读,后来有不少朋友向我推荐,这书卖得相当好.北京作协最近授予林老终身成就奖.其实,这几年一直有人提议要给林老一个类似诺贝尔奖的中国文学奖,我听说还曾与你们温州作家一起策划过.你认为林斤澜的意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