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WTO中相关条款的逐步生效和中央宣传体制改革的深化,传媒产业面临着越来越市场化的竞争环境。在财经、娱乐等传媒领域,市场竞争更是尤其激烈。财经报纸方面,新的市场进入者层出不穷,先有《中国经营报》的一枝独秀,后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的后来居上,成为所谓财经周报领域国内第一军团。关于《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为什么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原因,大家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其成功的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明确的经营战略和报纸的内容形式尤其是头版头条的内容形式与经营战略的密切配合。《21世纪经济报道》由南…  相似文献   

2.
诞生于2001年4月,刚满周岁的《经济观察报》目前在财经媒体领域里的影响,已经超过了许多远比它年长的报刊杂志。目前,它正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中心城市的报摊上,与《21世纪经济报道》和《中国经营报》一起激烈地争夺中国财经报纸销售量的头把交椅。《经济观察报》吸引我们目光的原因当然不止于此。比如它率先在国内采用欧美国家流行的橙色新闻纸;比如它坚守的编辑方针——“理性、建设性”;比如它能够以良好的运营态势一直  相似文献   

3.
2001年,新型经济类媒体纷纷出世。凭借新颖的版式、大容量的版面、视角独特的深度报道,很快就引起了业界和读者的重视。《经济观察报》无疑是其中关注议论较多的新兴媒体之一。然而,大凡新生事物都有不成熟的一面,办报亦然。一位远方的读者投来《〈经济观察报〉之观察》一稿。其作者基于研究和统计,对《经济观察报》提出了商榷和建议。事实上,他所指出的问题,在其它新财经媒体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或许,作者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但正如作者所说:“拉拉杂杂写了这么多,目的只有一个:盼《经济观察报》尽快更上层楼。”也正如《经济观察报》一篇社论的标题所言:“愿我们共勉!”  相似文献   

4.
王眉 《传媒观察》2004,(3):30-32
近几年来,一批专门化报纸独辟蹊径。跻身综合性报纸占据主要地位的报业市场,获得了很大成功。《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体坛周报》、《环球时报》等一大批专门化报纸依靠自己独特的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一举成功。它们的竞争优势究竟独特在何处?  相似文献   

5.
王眉 《新闻界》2003,(6):15-16
近几年来,一批专门化报纸独辟蹊径,跻身综合性报纸占据主要地位的报业市场,获得了很大成功。《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体坛周报》、《环球时报》等一大批专门化报纸依靠自己独特的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一举成功。它们的竞争优势究竟独特在何处?一、异质化使之具有不可替代性。目前我国的综合性报纸之间同质化倾向严重,“传播内容中的重复性信息太多,彼此可替代性太强;而在服务方面,大家都在尽可能地方便受众,做法上也大同小异。”①专门化报纸不是在已经饱和的综合性报纸市场挤市场,而是转向“专而精”模…  相似文献   

6.
都市报经济报道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鑫 《新闻记者》2005,(11):60-62
在短短几年中,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每日经济新闻》等为代表的财经类报纸在上海街头的报摊上占据了醒目位置。同时,上海报业市场上的都市类报纸的代表如《新闻晨报》、《青年报》等,也纷纷开出了各自的财经专版。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份年轻而有生命力的财经类报纸,《经济观察报》在创刊不久便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因此,研究它的核心竞争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会有借鉴意义。本文从报纸的品牌策略、视角和内容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网站、数据库、手机报三个方面分析我国三大财经报刊——《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和《中国经营报》的数字化现状,最后对我国财经类报刊在数字化道路上的方向和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辛妍 《传媒观察》2004,(4):8-10
在上海,由人民日报主管、人民日报华东分社主办的一份财经日报——《国际金融报》,经过几年打拼,目前已与《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财经时报》等,一同进入中国市场化财经报纸的“第一方阵”。专业人士追捧这张报纸“准确、及时、有价值”的新闻理念,认为它  相似文献   

10.
2010年7月28日,"《经济观察报》记者因报道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内幕遭全国通缉。"的消息引爆网络。据发帖者称,《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因为报道了上市公司凯恩股份关联交易内幕,遭到凯恩股份所在地浙江丽水遂昌县公安局网上通缉。  相似文献   

11.
从新创与改版看严肃大报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中国报业掀起创刊新报与老报改版的高潮:一些经济类的周报迅速崛起,如《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等,一些时政类新闻周刊也脱颖而出,如《中国新闻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等。影响力颇大的“老牌”报纸《南方周末》也开始强化时政新闻报道。与此同时,我国各级党委机关报也进行着声势浩大的改版。  相似文献   

12.
《传媒》2008,(6):19-25
2001年1月~2006年3月,任《经济观察报》总编辑;2006年3月~2006年11月,任《经济观察报》社长;2006年11月~2007年7月,任阳光媒体投资集团新媒体业务总裁兼《财经时报》社长;2007年9月至今,任《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一本以周为出版周期的商业新闻杂志,在截稿日当天更改封面故事,会有怎样的急促、混乱?问题在何力心里一闪而过,没有停留。  相似文献   

13.
《经济观察报》自2001年创办以来,便迅速成长为中国财经媒体中的翘楚,其成功自然取决于多种因素,而以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的办报战略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创办伊始,《经济观察报》就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做媒体其实就是做一个“牌子”,因此他们“非常注重整体品牌价值的建设和提升”,“无论从编辑还是从推广或从销售环节,都始终把《经济观察报》品牌的建设和品牌的发展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经营、策划和运作”。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财经类媒体目前正处于一个飞速上升的阶段,近几年诞生了许多家纯商业化运作的财经类媒体,如《财经》杂志、《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和《新财富》等,这些新生类报刊同我国原有的经济类报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财经媒体阵营。但这些财经类报刊发展正面临着许多问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报纸可以比作人,那么《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可谓两位青年才俊:出身世家,年轻有为,满怀朝气,富有理想,一心要做中国的“华尔街日报”。同为财经报纸中的新锐,《21世纪经济报道》(简称《21 世纪》)创刊于2001年1月1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风格定位“以务实、开放、求证的心态观察经济形势,以全新的视角报道经济新闻,传播21世纪经济理念”。《经济观察报》 (简称《观察》)创刊于2001年4月1日,山东三联集团出资创办,风格定位在“理性、建设性”上,强调“不冲动、不破坏、不媚俗、不虚伪、不偏激、不炒作、不盲从、不骄傲”。粗粗一看,同为财经报纸,报道财经新闻,并相继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然而报纸如人,没有脾气秉性完全相同的。本文通过两份报纸的新闻标题比较,来研究它们各自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6.
报纸的变化,其最外在的表现就是报纸版面的变革。报业市场的竞争,同样也是以“改版”为其重要的外在表现方式。2000年以来,《北京晚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一批发行和广告收入居国内报纸领先地位、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的报纸不约而同地进行改版,推出了在版面总体风格上非常接近的版式。出人意料的是,这两年新创刊的一些市场表现良好的“新锐”报纸,如《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都市快报》等,选用的版式也同上述报纸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17.
新财经报刊的忧患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以往相比, 中国经济正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 《经济观察报》、《财经时报》、《中国经营报》等市场化的走向成熟。在这个阶段,可以预见的规则变化会加快, 报纸都是周报。《财经时报》、《中国经营报》曾做过一周更多人的利益会  相似文献   

18.
媒体脸谱     
新创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创办《东方早报》增刊《经济观察报》不定期推出《书评增刊》合并同属陕西日报社的《三秦都市报》和《今早报》合并  相似文献   

19.
《经济观察报》(以下简称《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同为2001年步入中国财经媒体的两匹“黑马”,因其成功的市场化运作,获得了业内外的普遍认同。同为经济类报纸,报道内容、读者定位都大致相同,然而,其报道风格却不一样。这两大报纸的不同风格体现在哪里?各自成功的秘诀又在哪里?我从2003年1月6日出版的两报内容大致相似的两篇文章来作一评析。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同一内容、不同思路2003年1月6日,也就是上海开通磁悬浮列车的第六天,两家报纸相继进行了跟踪式报道,…  相似文献   

20.
王波 《青年记者》2003,(7):16-17
以橙色为标志的《经济观察报》自诞生以来,因其独特的报道理念和版式风格一直受到坊间和学界的颂扬和赞美,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作为一个突破中国财经类报纸新闻操作传统模式的“先行者”,《经济观察报》所取得的成绩的确是有目共睹的。不容否认,当中国报纸普遍还沉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