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稿件的命运,大多数是由标题决定的。好的标题能给编辑良好的“第一印象”,就像稿件的”特殊通行证”。水平较高的记者、通讯员.都懂得新闻标题特别重要,非常重视标题制作,使自己的作品受到编辑的青睐,在报刊上引人注目。请看下面几个标题:(1)、王连臣八分庭院年收入三万八(2)、刘明军修配钢笔赚钱盖楼房(3)、好美哟,令人陶醉的鲁朗(4)、美国人发明会飞的汽车(5)、15亿年前地球每天只有9小时可以肯定地说,谁看了这些标题,都会被吸引着往下看,要了解个究竟。本文就制作新闻标题的要求,并结合自已制作标题的…  相似文献   

2.
有人很形象地比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有人说“文好题一半”,“文察于目”。这些都说明标题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报纸为了鼓励编辑记者出好标题专门设立了标题奖,电视这些年随着专题性节目的不断增加,标题也理想瞎被看重。标题的创作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好标题能使一篇内容散乱的手目统归起来有一个明确的主旨和中心,使一篇内容本来不错的节目锦上添花更添秋色.一部不怎么样的专题节目取一个好标题有时也能起到一俊遮百丑的效果。电视专题节目的标题,产生于书目的构思、拍摄、编辑、制作等一系列创作过程之中。它是记…  相似文献   

3.
在某日报《都市周末》版上看到一篇题为《这斯俄买的》的文章,标题制作很醒目,可就是让人看不懂。“斯俄”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一个新造名词,还是某外来词汇或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让人如坠雾里。标题看不懂,只好看正文了。这是一篇介绍西安羊肉泡馍吃法的文章,直至读完正文最后一句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此文作者的一位同事到西安出差,在一家小店吃泡馍,误认为桌上的糖蒜是饭店免费提供的,拿起来就吃,结果坐在桌对面的顾客用方言告诉他:“这斯俄买的(这是我买的)!”这样的标题似乎很别致,却让许多不懂当地方言的读者“丈二…  相似文献   

4.
6月13日,人民日报《各地传真》版头条发表了《书记农家四问》一文。下面是改稿情况: 少些“穿靴戴帽” 修改一: 原文标题 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察民意访民情吃农家饭睡土坑(肩题) 毛如柏研究了一串数字和问号(主题) 见报标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 书记农家四问(主题) 牛羊圈为啥空着 2.6%的负担为何还叫苦 为什么多收14.8元水费贫困乡有必要为评比而买微机吗(副题) 修改说明: 我们觉得出版后的标题比原来的好。原来作者为拔高主题而硬套上的“靴帽”已给“脱掉”了,把调研期间的“四问”明确在副题中,让人一目了然,有…  相似文献   

5.
诗化的标题     
《今传媒》1995,(Z1)
诗化的标题文/王毅如果给“文章的眼睛”──标题注入一点诗的清泉,它就会更加亮丽.这类标题就是诗化的标题.有些诗化的标题完全可以当作诗句来欣赏.譬如,《盛世桑田新事多,“农门”引来“老大哥”》、《科海共搏半世纪,以沫相濡两心知》、《历尽风雨柔情在,不逊...  相似文献   

6.
报纸应慎用方言盛祖宏手头有一张广东出版的报纸,读者当然不限于广东,出版当天就可以在报摊上买到。这张报纸有个标题是:“扬言为马拉多纳讨回公道盂加拉拥是起诉阿维兰热”我不知道“拥趸”为何物,看了内文,猜出是“球迷”的意思,大概是广东方言。另一个标题是:“...  相似文献   

7.
提高标题的“含金量”山东作者王希明同志在《新闻出版导刊》(94.4)撰文指出:当前,有些记者、编辑对于标题所起作用的认识还不深刻,缺少“包装”意识,也不知标题的写作是分为制作和创作两个层次,常在制作阶段即裹足不前,或者“跟着感觉走”。最让人遗憾的是那...  相似文献   

8.
有人把标题比作眼睛.有人把标题比作门面.也有人把标题比作包装。无非是说标题制作之重要。我从事业余新闻写作近30年.平时极爱读报尤其喜欢欣赏把玩标题,又在企业报当副总编六年.在实践中,归纳了标题制作技巧30法。比喻法。用具体的、大家熟知的事物去说明和描写那些抽象的、生疏的内容。如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彩虹在浦江升起》,以“彩虹升起”来比喻上海南海大桥倾利合龙,形象而生动。对偶法。标题一般是两句.讲究对仗,如同一副对联佳作。1981年5月14日《北京晚报》的标题《榜上无名脚下有路》(主题)“京津自学青…  相似文献   

9.
《新闻前哨》2010,(6):6-6
第27届(2009年度)“湖北新闻奖”评选结果4月29日在汉揭晓.共评出报纸、广播电视、理论宣传、网络宣传、文体新闻、新闻摄影、新闻美术和论文(论著)等11个系列获奖作品540件,其中一等奖91件,二等奖178件,三等奖271件;另有26条标题获好标题奖。  相似文献   

10.
Kai’sPowerTools(Kar’s高能工具),是为Photoshop开发的多达对种滤镜效果的强大工具。除了具有球形变形及页面卷曲等特技效果之外,还包括“GradientDesigner”(渐变设计师)及“TextureExplorer”(底纹质地探查器)等功能。使用Kai’sPowerTools的“GradientDesigner”和“TextureExplorer”可以创作出许多特殊的字形,特别适合于制作广告标题。1.在Photoshop中简单地输入一个标题(或从IIlustrator中置入),并设定为一个你喜欢的颜色。2.选择文字所在“层”,在“Filter”(滤镜)菜单中选择Kai’sPowerTools的“Gradi…  相似文献   

11.
新闻标题该直白时就直白,有时也需要委婉,这是标题制作中的一种艺术。比如世界杯半决赛前巴西对土耳其的一仗,事前多数标题是直露、直白的,如:6月24日参考消息:冤家路窄,巴土再聚头6月25日新民晚报:复仇!复仇!(主题)———土耳其队誓死拼巴西(副题)以上标题直白是直白了,标出了气势,但用词太露后,给人感觉总有一点过了;这毕竟是踢球、比赛,不是打仗,过多用“冤家”、“路窄”、“复仇”、“誓死”的字眼,读者读了总觉得剑拔弩张、不太舒服。相反此时用委婉、含蓄一点的词意来标,既表达了两队相争之意,又显示了…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给新闻做标题是一门艺术。同一条标题.出于高手之笔,往往引人人胜:出于平庸之手.常常叫人恹恹欲睡。好的标题.要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新闻中的事实.要使人似乎看到、听到、嗅到、触到正在变动的新鲜事儿。所以,标题(作动词用)是一门要紧的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应该纳入新闻工作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文章有了好的内容还要有一个好标题。俗话说“又要衣装,佛要金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此,我们可以说“文要题装”。拿报纸来说吧,一天四大版,甚至八版十二版,有多少文章啊。先读哪篇,后读哪篇,或者只看不读,常常取决于该文是否有个好标题。下面的文章标题是能引起人们闲读的兴趣的:《开封要“开封”》(《羊城晚报》1994.4.2第10版)在正题之前还有引题:“原来是京城,后来是省会,现在成了省辖市,再往下滑会怎样?”正题就作了回答:开封要“开封”。这个标题妙在作者巧用了“换义”的修辞法,利用词语多久性这个条件,在…  相似文献   

14.
标题是新闻事实的提炼和概括。人们读书读报.首先浏览的是标题。一个好的标题犹如一道佳肴.香气越芬芳,招徕的顾客也就越多;一个靓丽夺目的标题能迅速抓住读的眼球,扣住读的心弦,使章明眸善睐、顾盼生姿。所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正是说明了标题制作的重要性。贵创新.标题亦然。但现在报纸版面上“似曾相识”的标题仍然比比皆是.倒人胃口。因此.适应读的需要.让“活鱼”游进“标题”是标题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标题未用点号的点评谢泽荣(重庆师范学院图书馆)标题末是否用点号,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法定标准,全是因人而异。如一篇文章的总标题(后称“文标题”)是疑问句充当的,其未就有用问号的,也有不用问号的;是感叹句充当的,其末就有用叹号的,也有不用叹号的。可是文标题...  相似文献   

16.
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是“新”,这不单是指新闻的内容,新闻的标题也是如此,都应该在不同的新闻稿件或不同的新闻节目中有所体现,然而时下有些媒体的稿件(节目),读(看)后总感觉此报道与彼报道相差无几,此频道与彼频道没两样,不说千篇一律,跟风之嫌随处可见,甚有愈演愈烈之势。大家知道,新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非常之关键,常有“题好文一半”之说,确实标题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卖点”,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市场经济中,各媒体的“首脑”都在为争夺“眼球”赢得市场而绞尽脑汁。好的标题确实可以吸引读者,而若标题…  相似文献   

17.
赵雪峰 《新闻三昧》2008,(1):105-105
先从报上拎出两则标题:“点击高不高标题很重要”(《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27日);“网络新闻标题夸张化面临法律阻击”(《中国青年报》2007年12月11日)。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1997,(8)
1996年度“陕西新闻奖”新闻漫画获奖名单标题刊发单位刊出时间作者●一等奖(2件)傍大款的未必是“小蜜”共产党人杂志1996.5李乃良无题宝鸡日报1996.11.6陈亮●二等奖(4件)《玫瑰园》漫画专栏陕西工人报1996.1.6—3.26—11.5责...  相似文献   

19.
辛文 《航空档案》2005,(11):25-36
本文标题所说“113”,是指1958年10月13日经中共中央批准研制的东风113(东风113即由此得名)战斗机,这个战机的性能号称“双二五”,即飞行速度2.5倍音速,飞行升限2.5万米。这样高性能的战机,连美苏两个航空大国都还没有。当然东风113战机的命运,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梦断”!  相似文献   

20.
何谓讽喻     
何谓讽喻(Allegory)?我写下这个标题的意思,并不是打算给读者诸君提供标准答案。那是考试时填名词解释的勾当。我是看了私心十分尊崇且十分喜爱的罗钢教授的一篇大文《当“讽喻”遭遇“比兴”》之后,忽然蠢蠢欲动,也想沿着罗钢教授开辟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