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沈颢的传说很多,有好的有坏的。有的人说他有本事,能聚拢一班报业精英;有的人说他仗着南方日报报业集团财大气粗,四处网罗人才。有的人说他知人善任,管理有方;有的人说他心狠手辣,把大批的人往外赶。有的人说他会享受生  相似文献   

2.
赵德铭 《今传媒》2009,(11):55-55
陕西作家方英文曾写过一篇题为<看病>的幽默小品文,该文中说,有一位患者到医院去看病,医生问他说,你会不会吸烟,患者说,我不会.医生问他说,你会不会喝酒,患者说,我不会.医生问他说.你会不会跳舞,患者说,我不会.医生又问他说,你会不会玩女人,患者说,我更不会.医生听后生气地说,既然你什么都不会,还活在世上干什么,你这病也不用看了,回去吧!  相似文献   

3.
他说他弃商从文,其实他一直在"运作"自己的小说,说这书是一只会下蛋的金鸡,他想让它下更多的金蛋。  相似文献   

4.
厚德 《军事记者》2004,(7):42-43
他说他搞新闻这20年,基本是顺其自然,只管种不管收。后来他又说,顺其自然是一种境界,他达不到,再说也没有只种不收的道理,就叫亦种亦收吧。他说一提20年,就有点算总账的感觉,是“过去时”了,但他说没有跌荡起伏起码是耐人寻味的事件作支撑,波澜不惊,平淡无奇,他只能算总账,加巴加巴也许才有点分量。  相似文献   

5.
6月11日,世界杯比赛进入第三天,中央电视台的《豪门盛宴》节目直播现场,当晚荷兰与塞黑进行了一场生死大战。主持人张斌的气色看起来还不错,尽管他只睡了4小时——当天早上7点上床,睡头一天的觉,11点起床,干这一天的活。他系着一条橙包领带,那是他最喜欢的荷兰队标志颜色。“我说这代表荷兰队,很多人说,你不能说喜欢荷兰队,你不能让白岩松说喜欢阿根廷。凭什么不能说啊?”张斌说,他策划了本次为期超过一年的央视世界杯报  相似文献   

6.
唐琼 《大观周刊》2012,(10):219-219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1.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扶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  相似文献   

7.
一位农民造飞机,如果试飞,他会选择谁坐在他的身边一起上天,共同经历这一光荣时刻?——这是中央电视台一个访谈节目采访这位农民时的提问。在他回答之前,主持人把话筒递给观众,让大家先猜猜看。有人说他会选择支持他的妻子,有人说他会选  相似文献   

8.
开心乐园     
男人气概一位卡车司机走进一家餐馆,要了食物后坐了下来。正在这时,门外来了三个穿皮夹克的小伙子,他们从急驰的摩托车上跳下来进了餐馆,一个抢走了卡车司机的汉堡包,一个端起他的咖啡,一个吃起了他的苹果饼。卡车司机一句话没说,付了钱就走了。三个小伙子走到收款小姐面前说,"他不像个好男人",收款小姐说,"他也不像个好司机,你们看,他轧烂了三辆摩托车。"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省级的新闻研讨会上,某市的一位同行说,他的一篇不到千字的消息,除稿费外,单位又奖励他3000元。听后好惊诧。问其故,他说他们的上级单位规定了一套奖励办法,凡歌颂他们市的好人好  相似文献   

10.
一条做旧牛仔裤,一件长袖衬衫,52岁的他最喜欢这样的装束,他说,轻松,方便。有同事戏称:这个老郭真挺酷。来去如风,千条线一针穿,总编办纷繁复杂的工作在他的安排之下变得井井有条,他说,能今天办的事不要拖到明天,所以,他身后追随的目光里总是流露着赞叹:这个郭老师真能干。  相似文献   

11.
年前去台湾做新闻交流,采访了"监察院"院长王建煊.他说台湾媒体过度意识形态化,同样一件事,有些媒体说是黑的,有些则说是白的.他海外有些朋友相隔几年后回到台湾,感觉"日子不能过啊".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在央美宣布你担任副院长的会议上,院长潘公凯说对你“大胆”参与公开选拔表示钦佩,你怎么理解他说的“大胆”? 徐冰:我不太好说他是指什么。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在艺术圈里,一个独立的前卫艺术家身份是很受推崇的,有一种自由的超脱姿态。有人会说,他怎么又回体制内了,是不是被“招安”了,对仕途有兴趣了等等。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档案》2014,(3):18-18
正有人说他傻,他淡然一笑;有人说他累,他轻松摇头。俯首耕耘,日复一日;勤勉工作,善做善成。平凡岗位的普通一兵,却勇挑重担,不辱使命;年过半百的兰台老将,仍激情似火,脚步匆匆……——"最美龙江档案人"评委会推荐词韩立海是林甸县档案局一名普通干部,20多年的兰台生涯中,他先后担任指导股股长、管理股股长。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他都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  相似文献   

14.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15.
与几个朋友小酌,或许是酒精起了作用,一位友人突然失去了顾忌,大声说:"现在一些报刊和出版社的领导,说假话、说谎话的不少!"我闻后一惊,忙用手堵着他的嘴说:"不要乱讲,别人要说你诬告,你可吃不了兜着走。"他笑笑说:"我不是随便说说,我有证据。"坐在另一旁的那位凑起热闹:"什么证据?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相似文献   

16.
记者的压力     
有些青年人很羡慕记者这个工作,觉得当记者自由自在,没有压力,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在新闻队伍里,确实有这么一种少数人,自由自在,业务上也无所追求。你说他不忙吧,他整天出来进去坐不住;你说他没写稿子吧,他住上几天还有稿件见报,稿子后面好几个名字,有说他是署了些关系名,有说是他在别人稿子上挂的名。这种记者,写了多年稿子,没写出  相似文献   

17.
某天,北京市规委召开一年一度的征求意见会议,邀请我去参加.会上同桌坐着一位小伙子,我想可能是房地产发展商.会议开始前,他很神秘地轻声对我说:"我问你一个私人的问题,要不方便的话你也可以不回答."我说:"你说吧."他说:"你是不是用纳美尔?"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就问他这是干什么的,他说是护肤的.  相似文献   

18.
许椿 《声屏世界》2011,(7):60-63
"土豆哪里去挖?郊区去挖。一挖一麻袋,嗨!一挖一麻袋。"张翔的英语很好,曾经旁听过他几次在电话里和老外说英语,对于俺这种根本不懂"英格历史"的人来说,他能够和老外说上半个多小时,而且说得还很流畅,说明他的"英格历史"肯定不错。  相似文献   

19.
在市里开会,常常和亚飞坐在一起,会前会后的悄悄话,说的最多的就是他的歌词。他总是把新作说给我听。一次亚飞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庄奴来了,就是写《甜蜜蜜》的那位,邓丽君唱的,在梦里我见过你,就是你。就是你!他说他与庄奴谈了很长时间。亚飞爱写歌词,简直到了痴迷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10,(5):1-1
年前去台湾做新闻交流,采访了“监察院”院长王建煊。他说台湾媒体过度意识形态化,同样一件事,有些媒体说是黑的,有些则说是自的,他海外有些朋友相隔几年后回到台湾,感觉“日子不能过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