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阶     
刘基  陈琳 《现代语文》2005,(11):17-17
公孙弗忌,弱其邻之老而谋食饮之,裒(pu)其徒谓之曰:‘彼予邻之叟也,富而啬,吾将与若往食饮之。’其徒曰:‘彼虽富而甚啬,其奚以食饮之曰:‘我且盗之。’其徒皆愀然。明日又欲往,其徒曰:‘子之谋鄙,盍更诸?’曰:‘我将胁而取之。’其不从者半,弗果往。他日,又曰:‘请以贷先为之市,具礼召主人而酬酢之,多取物而日稽其直,且速其子弟以为常,不数岁,吾将竭其藏,何如?’其徒皆欣然从之。明刘基《郁离子》ó译文:公孙弗忌认为他的邻居老弱可欺,便决定把他的财产弄过来。他把狐朋狗友召集到一起,说要去偷邻居的东西,同伙们因害怕而不愿去干;第二天,…  相似文献   

2.
乾元己亥,漫叟待诏在长安,时中行公掌制在中书,中书有醇酒,时得一醉。醉中叟诞曰:“愿穷天下鸟兽虫鱼以充杀者之心,愿穷天下之醇酎美色以充欲者之心。”中行公闻之,叹曰:“子何思不尽邪?何不曰:愿得如九州之地者亿万,分封君臣父子兄弟之争国者,使人民免贼虐残酷者乎?何不曰:愿得布帛钱货珍宝之物,溢于王者府藏,满将相权势之家,使人民免饥寒劳苦者乎?”叟闻公言,退而书之,授于学者,用为时规。  相似文献   

3.
道见桑妇     
晋公出,会欲伐卫。公子锄仰天而笑。公问何笑。日:“臣笑邻之人有送其妻适私家,道见桑妇。悦而与言。然顾视其妻,亦有招之矣。臣窃笑此也。”公寤其言,乃止。引师而还。未至,而有伐其北鄙矣。  相似文献   

4.
蒋存福 《阅读与鉴赏》2010,(5):35-37,56
卖蒜老叟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  相似文献   

5.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是今人常用的口头禅。但先秦文献显示,在中国古代的某一个时期,“拿耗子”可能正是狗的职责之一。《吕氏春秋·士容》篇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日:“是良狗也。”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日:“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相似文献   

6.
恶人为邻     
韩非 《现代语文》2004,(3):10-10
韩非有与悍者邻,欲卖宅而避之,人曰: “是其贯将满矣,子姑待之!”答曰: “吾恐其以我满贯也。”遂去之。故曰: “物之几者,非所靡也。”——先秦《韩非子》  相似文献   

7.
先生名德,以字行,晚且漫叟,山西省虞多县(今属永济)人。清光绪六年(1980)生,家世业医,父昌裕公精通医术,尢擅小儿科,扶危济游贫,每废寝忘食,故百里内外,声誉载道,然不幸中年早逝,家无余财,寡母幼子,相依为命。财先生仅八步,赖母纺织度日,某日适逢卿头镇集市,母子相携,赶集卖布,久而不售.先生风摊贩中有售麻花者,向母东线,欲购之充饥,母囊中空空,又不忍拂儿之意,方在为难之际,忽忆腿带上各有麻钱(即旧时通用之货市)一文,原为便于系插使用.遂解下付儿。先生见此情景,始知家道清贫,竟至如此,于是跪地将麻…  相似文献   

8.
清代千叟宴,始于康熙朝,繁盛于乾隆年间。它既是康乾盛世的一种表现,又是清朝皇帝与臣民同乐的大型活动,其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在乾隆五十年达到一个高峰。在这次千叟宴上,尚氏家族有五人参加,其中包括"逆臣"尚之信和罪臣尚之瑛的后代。本文认为:他们的应邀参加千叟宴,反映了尚氏家族与清朝的关系在经历吴三桂之乱后依然非同一般,一方面他们感戴清朝的恩德,另一方面清朝仍然眷顾他们,尤其是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尚之信之死远不是投降吴三桂那么简单,清朝对广州庚申事件中尚家的处理仿佛心里有愧。  相似文献   

9.
螳螂捕蝉     
园中有榆 ,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 ,欲饮清露 ,不知螳螂之在后 ,曲其颈 ,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捕蝉 ,而不知黄雀在后 ,举其颈 ,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 ,不知童子挟弹丸在下 ,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 ,不知前有深坑 ,后有窟也。此皆见前之利 ,而不顾后害者也。(《韩诗外传》)注释 :榆 :树名 ,落叶乔木。 方 :副词。相当于“始”、“才”、“正在”、“将”等。 攫(jué) :抓。螳螂捕蝉  相似文献   

10.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鹐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选自《庄子·秋水》)  相似文献   

11.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中文自修》2003,(10):62-62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相似文献   

12.
1.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相似文献   

13.
很久以前,有位名士麦爱新,见妻年老色衰,产生了嫌弃老妻、欲纳新娇之念。于是写了  相似文献   

14.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鸩雏子知之乎?夫鹈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相似文献   

15.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阅读     
灵丘之丈人灵丘之丈人,善养蜂,岁收蜜数百斛,蜡称之。于是其富比封君焉。丈人卒,其子继之,未期月,蜂有举族去者,弗恤也。岁余,去且半;又岁余,尽去。其家遂贫。陶朱公之齐,过而问焉,曰:"是何昔者之熇熇,而今日之凉凉也?"其邻之叟对曰:"以蜂。"请问其故,对曰:"昔者丈人之养蜂也,园有庐,庐有守。刳木以为蜂之宫,不罅不(?)。其置也,疏密有行,新旧有次。坐有方,牖有乡,五五为伍,一人司之。视其生息,调其暄寒,巩其构架,时其墐发。蕃则从之、析之;  相似文献   

17.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开篇第一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屋建瓴,气势全出。一个“共”字为下文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8.
卖蒜叟     
南阳县①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②。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③数百以篙刺④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⑤。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⑥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⑦之。众大骇,走告杨。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墙砖,陷入尺许,傲之⑧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老人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券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之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下。叩头…  相似文献   

19.
《烛之武退秦师》一、虚词释义1.之:a.何厌之有b.邻之厚,君之薄c.微夫人之力d.将焉取之2.焉:a.将焉取之b.焉用亡郑以陪邻c.朝济而夕设版焉d.子亦有不利焉二、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贰于楚也邻之厚,君之薄2.越国以鄙远三、翻译加线词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敢以烦执事3.焉用亡郑以陪邻?4.邻之厚,君之薄也5.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7.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10.失其所与,不知。吾其还也《勾践灭吴》一、词义1.乃:a.乃号令三军b.家祭无忘告乃翁c.乃求谋臣d.…  相似文献   

20.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