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有言云:好的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好学生之所以是好学生,也许是因为他天资聪明,也许是父母对他的教育很有效,也许是他找到了学习的途径。而所谓的后进生才最让老师头疼。而根据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的理论,认为只要提供合适的环境和足够的学习时间及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好每一门功课,达  相似文献   

2.
一次,我发现一个学生做广播体操时很不认真,本想找他谈话,批评教育一番,但转念一想,批评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让他当一回"师傅"呢?课后我把找他来,对他说:"老师发现广播操的每一个动作要领你都会,只是没有认真做,是吗?"他说:"是。"于是我又对他说:"老师也想学做操,苦于  相似文献   

3.
张亚男 《黑河教育》2014,(11):40-40
正我校推行"三九"教学模式,其要义是在充分调动教师教学主动性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小老师"的成长,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最大化,让每个学生真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提升,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得力的"老师"来引导"小老师"的出现是和平教育的一个亮点,也是教学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每个孩子童年时都有这样一个梦想:"我长大以后想当一名教师。"学生崇拜老师,愿意模仿老师,想成为老师,和平小学这个大舞台给了他们一个实现梦想、展现自我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要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就要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与学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不但"学会"教材、老师所传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没有老师的引导下也能"会学"。以教育教学中的若干案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会学"。  相似文献   

5.
被誉为"全美国最好的老师"的雷夫·艾斯奎斯应邀到中国访问,访问中有一个环节是雷夫老师与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对话 两个卓越的教育工作者对话最精彩的部分,是他们谈自己"教育的失败" 雷夫老师说,他喜欢这个话题,这个话题让他讲三天三夜都讲不完.他说,他最大的失败就是曾经过分看重孩子的分数,当他意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塑造好人"时,他已经遗憾地错过了很多很多.雷夫一直被安排教小学五年级,当他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后,他曾自信地以为自己所给予学生的这一年的教育足可以让他们受用终生但是,他错了.许多孩子在离开他的"56号教室"之后就开始堕落了.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专家说:"在学生的阅读中,老师的引导作用极为重要,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喜欢他应该喜欢的书籍,让学生吸收他应该吸收的‘营养’,而‘怎么引导’是横亘在中小学老师面前的一个急需逾越的障碍,老师们首先应该大量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具备跨越这个障碍的能力;其次,老师们要培养自己的勇气,有爱心、有勇气去解决这个语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最初,面对六本"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一本教材正在困惑的我,听了这番话,若有所悟。●引领学生"读他应该读的"  相似文献   

7.
<正>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精神关怀者,是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他人"。高中林老师用爱心诠释了一位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展现了自己的教育情怀。高老师巧用"爱"的艺术。他认为,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学会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高中林老师爱学生,他不仅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与学生一起运动;还努力走进学生内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但在竞争剧烈的今天,分、分、分,更是老师的命根、学校的命根、家长的命根。但事实上,分数只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反应,只是一个"信号",绝不是学生能力素质的惟一反应。要知道,很多时候,成绩差的原因不在于"做题多少",而在于如何去做。我们的"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不知"暗杀"了多少学生、家长和老师!  相似文献   

9.
有人认为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察言观色,来明白老师的意图,这不是学生求知认知的结果而是学生察言观色趋炎附势的结果,这是一种暗示行为。那么,课堂上"察言观色"的究竟应该是老师还是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他应该具备的能力不是让学生对他的察言观色,而是他对学生的察言观色。察言观色,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善于察言观色,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  相似文献   

10.
杨秋玲 《海南教育》2014,(12):67-68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有言云:好的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好学生之所以是好学生,也许是因为他天资聪颖,也许是父母对他的教育很有效,也许是他找到了学习的途径。而所谓的后进生才让老师头疼。而根据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合适的环境和足够的学习时间及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好每一门功课。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其教育的精髓。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而在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下,从进行《自然》学科教育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新一轮改革中,小学科学课程发生的本质的变化,教材强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突出强调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动手操作和实验来认识科学,学习科学。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形成。但科学来源于生活,如何从生活教育的角度去认识科  相似文献   

12.
正"自由",体现出"道尔顿制"最根本的教育精神:让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意志,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之下相对自由地支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科目、选择适合他们个人的学习速度。作为美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纽约道尔顿学校创造了连续20多年毕业生全部被哈佛、耶鲁等名校录取的奇迹,深受美国社会的赞许。"道尔顿制"的核心主张有三点:一是废除课堂教学,将学习内容制成分月的作业大纲,学生与教师订立学习公  相似文献   

13.
一思 《课外阅读》2013,(13):38-39
<正>台湾老师的建议上海广中学校请台湾财团法人、外展教育发展基金会执行长廖炳煌老师在浦东为学生进行外展训练时,廖炳煌忽然向乔俊君提出:"乔校长,能不能从今晚开始,让老师和学生一桌用餐?"乔俊君对廖炳煌的建议有些不明就里,因为按照惯例,学生和老师是分开就餐的,尽管在一个大厅里,也是学生们坐在一起,老师与老师坐在一起。"当时我一听,他想一起用餐,应该是为了增加师  相似文献   

14.
正小良,因上课自由随便、学习基础差,在年级中小有名气,他是一个让许多老师头疼的"特殊生",也是学生眼中的"反面人物"。我是他的数学老师,上课时我讲一句,他就会讲两句(当然是与学习无关),要么突然会从他那发出很大的怪叫,或者一不留神他已经不在教室的座位上了。每天,我要与小  相似文献   

15.
<正>许多老师都有相同的烦恼,那就是一个字——累。这让我想起了《人民教育》上的一句话:"如果你是一个忙碌的老师,你的学生也是忙碌的学生,那你就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做一个有智慧的"懒"老师,不光可以解放自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怎样做一个有智慧的"懒"老师?一、课堂教学中的"懒"我们目前的语文课堂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这样的结果是老师累,学生被动。我们何不偷偷懒?把课堂还给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能想的让  相似文献   

16.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坚持"从真爱每一个孩子做起",用自己的"真爱付出"换取孩子们的"真心对待",真心对待老师、同学,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乐意"为老师"读书,真心对待数学学习。一、表扬是最直白的爱如今的孩子见多识广,大多数爱表现、有个性,更喜欢听到他人的夸奖。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更  相似文献   

17.
石颖 《班主任》2013,(5):22-23
"报告!"上课了,我刚要开始板书,却传来一阵敲门声。"肯定是博学!"有学生说道。门开了,果然是博学。他进门就忙着解释:"老师,我不是故意迟到的……""好的,快去坐好!""老师,我去找级部主任请假了,因为……"见他还想继续,我指指学生们,没再让他说下去,并示意他快点回到座位上。  相似文献   

18.
高中美术新课程理念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为了很好地落实美术课程的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让学生成为"小先生",上台授课。"小先生"即学生做老师"小先生制"最先是由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在推行民众教育时,他曾提出:民众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把知识扩  相似文献   

19.
<正>一、巧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导中乐"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来说,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育应该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需要。为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积极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巧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导中乐"显得非常重要。第一,巧用多媒体课件,激活课堂。动画片,是儿童非常喜爱看的片子,把动画请上课堂,巧用多媒体课件,即迎合儿童的心理,又体现课改精神。  相似文献   

20.
《考试》2007,(12)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次考试中,一学生差几分及格,成绩难与家长见面。便向老师借几分,并保证下次考试加倍奉还。老师同意了。该学生于是加紧学习,成绩提高很快,最后成为优秀学生。在这种借分加倍还分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信任,激发了学习内在的需要,学习取得了成功。这种措施针对全体学生而言,有其局限性。但对部分学生是有效的。教学管理中,笔者就实施了"分数银行"制度,一学期下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