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是德同志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岗位上,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于1989年5月19日英年早逝。他在短暂的47年生涯中,忘我工作25年,成绩卓著,为出版事业创造革新作了无私奉献。我们作为先后与他一起在编辑工作中共事多年的年长者,深感无比痛惜,怀念不已。这里我们追记一些编辑工作往事,聊表对他的悼念之情。 1964年8月,袁是德从上海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分配到上海教育出版社期刊编辑室,任《上海教育》(月刊)理科编辑。正如在大学时期,他就立志献身于物理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表彰先进高校出版社的决定(1994年12月20日)高等学校出版社是高等教育事业和出版事业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出版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单位。这些出版社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一...  相似文献   

3.
知名科技出版家、版权专家 ,我社德高望重的老社长史梦熊同志因心脏病突发 ,于 2 0 0 2年 8月 4日凌晨在北京逝世 ,享年 71岁。史梦熊同志是科技出版战线上一位名副其实的老战士。他于 195 6年 8月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现武汉大学 )毕业 ,同年 9月到原水利出版社工作。从此开始 ,他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出版事业 ,在水利电力科技出版这个岗位上耕耘了 4 0多年。作为惟一一位毕生在我社工作的职工 ,而且几乎建社伊始就来到我社 ,他见证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迄今为止的全部兴衰、更迭 ,成为我社名副其实的“元老”。他在我社历任编辑、室主任、…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出版社林立的中国大陆,广大出版工作者正在为出版事业的繁荣努力、勤奋地工作着。座落在我国东方大埠——上海市的上海教育出版社,作为组成我们整个出版事业之一角,他们在忙些什么?为此我访问了这家出版社的社长兼总编辑陈和同志和  相似文献   

5.
五月下旬,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副主席、《汉语大词典》主编罗竹风同志到安徽参加《汉语大词典》的审稿工作期间,应安徽省出版事业管理局的邀请,给安徽人民出版社和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人员作了关于出版工作和编辑修养问题的讲话。讲话一开始,罗竹风同志谈到自己从事出版编辑工作已有二十余年,对这一行深有感情,也深知其中甘苦。他说:对编辑的  相似文献   

6.
对出版社编辑体制改革的思考王秦伟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的出版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出版社的数量已由1980年的174家发展到现在的500多家。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出版社职工人数已近4万人,其中编辑人员也近2万名。从年龄结构上看,这支编辑队伍中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7.
青年编辑应防止素质弱化●邱方青年编辑是出版社的未来和希望。当前,整个教育出版界青年编辑的主流是向上的,他们兢兢业业,编了不少好书,为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和教育事业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是,也出现了某种素质弱化的潜流,如选题策划空间狭小,缺乏对图书...  相似文献   

8.
韩阳 《出版参考》2005,(11S):11-12
本刊讯 前几天,去采访一个从事出版事业30余年的老编辑,他向记者提及现在很多老朋友都在“怀念”、“呼唤”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图书包销制。他感慨道,现在的编辑很多不敢出书,编辑的工资要和图书的发行量挂钩,而当前图书的退货率又居高不下,在出版社做发行太难,真不如回到包销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第三届韬奋出版奖评选揭晓。在8位获奖者中,有两名是科技编辑。科学出版社第三编辑室主住、编审姚岁寒同志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颁奖会后采访了他。不仅是因为他获奖,更重要的是想追踪他由编辑成为专家所走过的道路。这是一条艰辛的路,也是一条充满着希望和成功的路! 姚岁寒同志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学系.尔后即分配到科学出版社,至今从事编辑工作已整整30年。他一走上编辑工作岗位,就受到了科学出版社良好传统的熏陶,执著地热爱编辑工作,立志献身出版事业。现在他虽已年过半百,头发斑白,但仍那么精力充沛,步履匆匆,年年超负荷地工作着。30年来,经他编辑出版的图书,已达120余种。面对那盛满样书的柜子,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出版事业,从建国时算起;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但时至今日,出版社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单位,尚无定论。有的同志说出版社是事业单位;有的同志则认为是企业单位;还有的同志认为是事业单位,但要进行企业化管理。这个问题非同小可,因为它关系到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办出版事业,也关系到以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方法来管理出版事业。因此,很有必要总结几十年来的经验,对它作出明确而又科学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编辑素质老话重提王山而【山西】这是一个老话题,但仍有不厌其烦地加以论述的必要,因为当前编辑的素质亟待提高。这里说的编辑主要指图书编辑,其他类型的暂少涉及。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图书出版事业发展极快,据统计,1993年全国有出版社543家,是1978年的5...  相似文献   

12.
我与友人文字编辑某君,就书籍装帧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交换意见,书信往来,笔谈年余。近日索得旧札,发现竟也一信一题,当时信手所写、实话实说的一些问题,至今工作中仍然常见,给装帧工作造成的影响,比单纯的学术问题要大得多。故略加披改、删节,集成此文,以求沟通,希望能对实际工作有所裨益。  第一封  得悉你走上编辑室主任的岗位,为你高兴。说实在的,室主任在出版社内是个苦差使,承担的责任太多,而能支配的东西太少,但对有志在出版事业上一搏的年轻人而言,仍不失为一种机遇。你说希望你这个编辑室的图书不仅在内容上,而…  相似文献   

13.
王益同志是我国出版界的老领导老前辈,是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著作丰富,这部文集《不倦地追求》是他著作中的一部分。他对我国印刷出版事业和我国出版学的形成有不小的贡献。这部集子是他从事出版事业60年的奋斗记录。 他自1935年考入上海生活书店练习生起,  相似文献   

14.
熟悉新疆人民出版社社长阿不都热合曼·艾白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爱岗敬业的行家里手,为新疆少数民族出版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阿不都热合曼·艾白自1977年从事出版工作以来,不论在编辑岗位,还是发行岗位,不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还是担任领导职务,始终以做好出版工作为最大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我对现今出版社的生活很不熟悉。读了《编辑学刊》1997年第4期上王曦昌先生的《集体讨论、通过图书选题好不好》以后,顿时有一种惊奇的感觉:想不到竞争已如此深入地渗透到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记得出版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有出国考察国外出版事业的同志回国后介绍说,由于竞争激烈,外国的选题计划是出版社最大的秘密  相似文献   

16.
我当兵快44年了,干新闻工作39年多,在军报当编辑整整38年。我刚来时是23岁的小伙子,现在已是快61岁的老头子。是军报这只熔炉培养了我,是军报这个平台成就了我。我是为军报做了点工作,军报给了我很多荣誉。我对军报感情很深。我虽然编制上离开了编辑岗位,但我永远心系编辑岗位。如果还有来生,我还是想当一个编辑。  相似文献   

17.
怀念袁小眉     
全国新闻出版战线先进工作者、湖北教育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湖北省编辑学会常务理事武修敬编审,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10月18日21时与世长辞。他在生前的6月份,曾于病榻上写下了《怀念袁小眉》一文,载1995年6月24日《新闻出版报》。他对出版事业的热忱与执著精神,对同志的深切情谊,以及袁小眉同志的高风亮节,于此可见一斑。我们特将该文予以转载,以纪念小眉和修敬同志。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编辑学会青年编辑专业委员会与云南省新华书店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跨世纪出版战略研讨会,1996年12月21日至23日在昆明召开。来自中央和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社的年青社长、总编辑等共35人参加了会议。这次研讨会是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决议指引下,出版事业充满勃勃生机,出版改革取得新的进展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我国出版业正面临着一个充满挑战、机遇和希望的新世纪,与会同志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充满信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同时,他也是一位卓越的编辑家,他是我党出版事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关心编辑出版事业,并亲自创办和编辑了一些书刊。探讨毛泽东同志的编辑活动,有益于领会毛泽东同志的编辑出版思想,并对今天我们进一步明确编辑出版工作的方向,继承和发扬党的  相似文献   

20.
以选题策划带动编辑室工作□王建辉我做编辑工作,到现在15年了,其间担任编辑室(部)主任整整10年,我对编辑室主任这个岗位特别留念,那是我的一段美好时光。编辑室主任的工作有特殊性,是兵头将尾,是连接上下,沟通左右的角色,是出版事业第一线上的工作能手和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