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大凡作者都很重视标题的制作。一个新颖的标题,如同顾盼生辉的双眸,光彩照人,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革命经典作家也同样重视标题的醒目作用。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的革命导师列宁就非常重视对标题的斟酌。  相似文献   

2.
一、制作一个好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标题最需要出彩,它是文章的第一个亮点。新闻评论标题更是忌平、忌俗。“从……谈起”、“由……想到的”这样的标题是够平易近人,但读后给人留不下什么。好的标题或者新奇,如《当面我的妈,背后他妈的》、《美苏开始跳探戈舞了吗?》;或者警醒.如《浪费也是犯罪》、《谨防“精神贿赂”》;或者意蕴绵长,如《在战争与和平的翘翘板上》。新闻评论标题要出采,不妨借鉴一下杂文标题制作。要大胆创新,不固旧观,注意运用谐音、夸张、仿同等修辞格。当然,标题重“巧”,…  相似文献   

3.
笔者的几位文友,有写小说、诗歌、散文的,有写通讯、大特写、大纪实的,有写汇报材料、领导讲话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爱看杂文。在一起闲谈时,他们很少谈这个话题。但最近有些变化,其中一人对我说,这些天《中国青年报》上的老猫连写了不少杂文说得很过瘾;另一个说,《人民日报》上的金采藢的杂文写得不错,《羊城晚报》的微音、农民日报的官伟勋,都写得多得很……他们忽然注意起杂文,很明显是专栏杂文家引起的效应。我由此想到,报刊为个人特设杂文专栏有许多好处。首先是它能集中发表某个好杂文家的杂文,使他的个人风格迅速凸现出来。东报发一篇,西报发一块,会淹没所有杂文家的风格。没了个人风格,报纸也很难树立自己的风格。其次是能够形成职业杂文家,推出大手笔。你给了某个杂文家一个专栏,他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在业余时间随随便便小打小闹,想写了写一篇,不想写就拉倒。写出好文章也行,写出坏的也可以;有进步更好,无进步也无所谓。因为没有压力!有了个人专栏,编辑要催他,稿子太差要返工;读者要挑剔,自己要面子。于是他就会加紧学习,狠练功夫。杂文作  相似文献   

4.
壬申之初,我国新闻界陨落了一颗巨星——赵超构。赵超构(笔名林放)同志是当代杰出的前辈新闻工作者,是新闻界的一代导师,杂文大师。他德高望众,为人楷模,风范永存。他不仅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更给我们新闻工作者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是不死的。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不妨去追思赵超构同志的一生,可以找到一个圆满的答案。一笔曾当百万师超构同志一生办报,一辈子“跑新闻”,尤以写杂文、短文蜚声新闻界,是公认的杂文大师。他1934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即入南京《朝报》任编辑,在该报他用“沙”的笔名写了许多精美短文,讥讽世事,铿锵有力,掷地作声,20岁刚出头便崭露头角,很有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文、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是一代文学宗师。他又是伟大的编辑家。他主办的《莽原》、《未名》、《语丝》、《奔流》、《译文》等刊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期刊出版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鲁迅先生作期刊编辑期间,显示了他对读者,对作者乃至对社会负责的高尚编辑道德,为后世期刊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新闻贵新,不但立意要新,内容要新,而且标题也要新。目前,报纸上有许多套语式的标题,可以说是千题一面。前年,安徽日报登过一篇通讯,标题是《烈火无情人有情》,贴切自然,寓意深刻。可是,时隔不久,别的报上也标出《烈焰无情人有情》的标题,安徽日报自己又相继标出《洪水无情人有情》、《大雪无情党有情》等标题。这种“……无情……有情”式的标题,在其他报纸上也常有所见,使人望之生厌。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到来前夕———2000年11月7日至11日 ,人民日报在北京怀柔首次召开“金台杂文”和副刊研讨会 ,一批著名杂文家加盟 ,邀请北京、上海、江苏、陕西、天津、四川、安徽、山东等地共20余人到会 ,探讨振兴杂文。人民日报一贯重视杂文研讨会主持人、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蒋元明 ,首先介绍了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上的杂文 ,他说 :人民日报一贯重视文艺副刊杂文。粉碎“四人帮”以来 ,副刊杂文更是有了大发展 ,已先后结集出版了《纵横谈》、《不惑集》、《阿Q真的阔了起来》和《同志颂·小姐辨》、《风云变·警钟鸣》几本选集。前两部…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标题是新闻作品的眼睛。武汉晚报高级编辑贺捷先生就是一位“点睛人”。 为了留下五十余年新闻生涯的痕迹,他编撰了一部专著《美目盼兮一贺捷新闻标题艺术探胜》已由武汉出版社新近出版,总计21万字。全书共收录了500多个新闻标题。他希望以这些呕心沥血之作来阐明:标题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题学是新闻学的重要分支;新闻标题也是一种作品,应力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编辑做题是一种艺术创造;制作新闻标题是编辑必须苦练和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武汉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高级记者杨振兴为《美目盼兮》作序。他评价贺…  相似文献   

9.
尽管杂文标题种类繁多,但留给读者印象比较深的,还是那些精确、醒目、形象、凝练的标题.统观那些比较精采的杂文标题,恐怕都是作者讲究修辞手段在标题中的应用的结果.我们不妨举几种常用的效果又比较好的标题修辞方法. 一、排比.这里说的“排比”,是指包涵内容毫不相关,或密切相关,或互相排斥的词语并列在一起,以达到尽情状物、论辩说理的目的. 内容毫不相关的“排比”,如标题:《马尾巴、蜘蛛、眼泪及其它》(作者:宋振庭,载《人民日报》1987年5月14日副刊).连作者自己写完题目先笑了,因为这很象《论足球和馒头的关系》一类的相声.马尾巴,是指的在江青自封“旗手”的时代,电影上有过的“马尾巴的功能”的笑话,蜘蛛,是指同样的岁月里,某医科大学一位老教授为  相似文献   

10.
杂文的标题     
一般说来,就多数情况看,标题是文章主题的集中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选题,也可以说是选“标题”,新闻报道尤其如此。所以,安岗同志曾说:“标题是什么?当一个记者从事采访活功,他看到一些问题、现象和事实,在写作中把事实概括起来,就形成了标题。实际上,标题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主题的最简明、最有力、最好的体现。”然而,杂文的标题却是形形色色,仪态万千。有的标题可能是集中概括文章的主题,有的可能是概括所要陈述的事实、所要阐明的倾向或褒贬的对象。这又如一位有名的杂文作者所说的:“好的杂文标题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思想上,  相似文献   

11.
5月2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书记打碎厂长入党梦厂长端掉书记铁饭碗》,比写同一事件的其他报纸高出一筹。首先是标题俏皮而鲜明具体,一看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二是着意写了被辞退的书记现在到街头卖鱼汤,使两个月前的事有了现场感和新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杂文的概念     
从这期起,本刊新辟“杂文写作讲座”专栏。杂文是报刊常用的一种文体,读者面广,社会作用大,新闻记者和通讯员应当学会杂文的写作技巧,掌握杂文的有关知识。徐乘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教官,主讲杂文写作和新闻编辑学。从六十年代起,徐乘同志便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杂文,受到读者的喜爱,《杂文报》今年4月21日曾发表专文介绍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新民晚报社的老社长赵超构同志逝世已近两年。他的逝世是上海以至全国新闻界的重大损失。但他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一是留下了数以千计的“林放式杂文”,如椽巨笔,犀利隽永,篇篇是警世华章;一是留下了丰富而全面的办报思想,特别是办好社会主义晚报的思想和经验。新民晚报社已经把他有关的文章、讲话汇编成《我们应当怎样办晚报》一书发行,引起了全国晚报界的重视和研究,也引起了全国新闻界的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与鲁迅合作的12篇杂文写于1933年。 1931年,瞿秋白受到“左”倾错误的排斥后,离开党的中央领导机关,但他并没有停止战斗,而是同鲁迅等人一起在上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从此时起,到1933年底,瞿秋白翻译和著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和论文。1933年,他与鲁迅交换意见后,执笔写成了《王道诗话》、《伸冤》、《曲的解放》、《迎头经》、《出卖灵魂的秘诀》、《最艺术的国家》、《内外》、《透底》、《大观园的人才》、《关于女人》、《真假堂吉呵德》、《中国文与中国人》等12篇杂文,这些杂文经鲁迅修改,并请人誊抄后,以鲁迅自己使用的笔名寄给《申报》副刊《自由谈》等报刊发表。  相似文献   

15.
广东佛山《陶城报》总编辑张永农,在全国企业报圈内首开个人杂文专栏。如今,他的专栏文章不仅走俏圈内读者,连圈外人也知佛山有个很火的“张永农专栏”。日前,由专栏文章精选的杂文已结集成书,书名为  相似文献   

16.
名人与标题     
华君武三易画稿和标题漫画大师华君武,不仅对漫画创作一丝不苟,对标题的制作也精益求精。他写的题目和他的漫画作品一样,寥寥几笔,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他的漫画标题大都带有民族特色,亦庄亦谐。如:《磨好刀再杀》、《叶落而知秋》、《对影成四人》、《涮羊肉还是涮羊毛》、《死猪不怕开水烫》等。  相似文献   

17.
我有个癖好:搜集言论。既喜爱议叙兼蓄、鞭辟入里的言论,也喜欢立论新颖、妙趣俏皮的杂文。三年来,集有两千多篇。有振人醒悟的《寒童的呼唤》;有针砭时弊的《台上他讲,台下讲他》;还有尖锐泼辣的《功君且慢豪华》和发人深省的《“对策”也可当镜子》。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评论文章(包括杂谈与杂文)的标题更是如此。一篇评论文章是否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题制作是否精巧、含蓄、隽永。在各类评论标题中,数字式标题魅力独具,如: 1988年9月8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了两条消息:一度销声匿迹的浮夸风又在抬头——沈阳市一些企业弄虚作假上报利润,其它省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问题;厂长有完成利润指标的奇特  相似文献   

19.
让新闻标题更吸引眼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健 《军事记者》2008,(1):34-36
汤姆森基金会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这样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一向不苟言笑的邓拓在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曾留下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发人深思的话:“谁要是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见安岗《新闻论集》)  相似文献   

20.
林帆同志是个杂文作家,不乏杂文创作的实践经验,同时又长期讲授杂文写作,对杂文具有较深的理论研究,由他撰写的《杂文写作论》就显得生动、实在,既不空泛,含着具体经验的生发;也不零碎,作了理论的归纳与升华.读了,令人有搔到痒处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