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李绍才  孙海龙 《资源科学》2004,26(Z1):61-66
该文对岩石边坡植被护坡工程原理及我国的技术现状进行了初步阐述,并为国内的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技术是指用活的植物与工程措施结合,以防止岩石坡面风化剥落的一项生态工程技术.岩石边坡植被护坡工程是在坡面构建各种各样的基质-植被综合保护体系,它可以看作是特殊的复合材料系统,基质-植被综合保护体系是岩石边坡植被护坡工程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护坡功能主要通过植被、引导基质与工程措施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可形成基岩-基质-植被的有机整体,达到稳固坡面的目的.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技术具有突出的优点和潜能,现已逐渐替代传统的护坡技术而成为岩石坡面防护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应用技术通常有框架内植草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和厚层基材喷射护坡.同其他几类技术相比,厚层基材喷射护坡技术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且其应用范围更加广阔,为我国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属于植被与混凝土共生新技术,兼具传统边坡防护和生态防护的优点,起到了良好的边坡防护和景观美化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是以水泥为粘结剂,由壤土、肥料、植物种子、水等组成喷射混合料,并加上特制的添加剂、有机物进行边坡绿化防护的施工技术。它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整体性能,又是良好的植物生长基材,能够达到边坡浅层防护、修复坡面营养基质、营造植被生长环境、促进植被良好生长的多重功效,即可用于土质边坡防护,也可用于岩石边坡防护,是边坡防护的优选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3.
植被护坡是利用植被涵水固土的原理稳定边坡,控制坡面侵蚀,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文章阐述了植被护坡作用机理及植被护坡设计原则,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植被护坡技术要和传统的边坡加固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二者各自的优点,建立既稳固又有生态效应的防护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4.
边坡生物防护技术是一项涉及公路、岩土、生物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主要是采取科学选择植物种类,增设坡面固定网及绿化基材.改进植物播种及养护手段等多项技术,使活性植物能够在岩石坡面自生自长,和坡面固定网、绿化基材及岩石风化层等共同组成坡面生态恢复系统,以便中长期防护岩石边坡。根据边坡的特点例举四种边坡防护技术要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鉴于目前对我国西南部边坡地区植被恢复的稳定性、动态演替和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通过对西南红层地区某高边坡立地条件的稳定性分析和周围边坡植被的稳定性调查,科学合理地选择护坡植物,利用先进和适宜的植物保护工程技术和手段,快速地建立或恢复周围边坡植被,最终通过地带性植物护坡群落的动态自然演替,使得植被护坡朝着地带性顶级植物护坡群落的动态演替方向快速发展。本文调查和研究的结果表明:尤其在植被护坡恢复初期,边坡以人工的植被演替为主,其中以狗牙根等草本植物为明显的生态优势种群,半年后一些生存能力较强的当地野生草本植物就会入侵,并与其他人工草本植物共生;随着一段时间的推移和延续,边坡上的人工植被群落和物种逐渐丰富,进一步提高了边坡植被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生物多样性,这是有效促进山区边坡植被由人工群落向稳定的群落演替关键。稳定的山区边坡人工植被的群落演替是地方政府防治水土流失、保持山区坡面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生态保护措施之一。将坡面植被的自然生长和繁衍过程划分为人工边坡植被生长期、本地边坡植被的侵入期和山区边坡植被稳定生长期三个主要阶段,并根据边坡植物演替过程中的各种相关条件以及影响生态的因素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对策,为类似的工程实施提供一定的学术参考和研究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有机基材喷播植草防护是一种快速恢复岩质边坡坡面生态的护坡绿化方案。该防护形式相较于其他常见的防护类型具有工序简单、机械化程度较高、造价低和施工快等优点。有机基材植草防护由锚杆、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一道构建成立体的坡面防护体系,生态效果和防护效果比其它防护形式更加明显。根据河南省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卢氏至西坪段有机基材喷播植草防护的施工经验和最终效果表明,该防护形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三维植被网技术综合了土工同和植草护坡的优点,本文着重分析三维植被网护坡的机理,总结三维植被网的施工技术在公路边坡防护中的作用,并使其在横坪公路项目路基边坡防护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将生态边坡引入到露天矿边坡工程中,介绍了露天矿生态边坡的概念,通过有效应力分析法分析了植被护坡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详细分析植被护坡的力学效应和水文效应,主要研究了植被根系的锚固和加筋作用对露天矿边坡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对坡体抗剪强度的提高取决于根系的平均抗啦强度和根系的面积率.而坡体抗剪强度的提高与护坡植被须根直径的平方根威反比,因此,直径小的须根比直径大的须根对坡体土的抗剪强度的加强作用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岩质边坡植被重建后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方帅  徐礼根 《科技通报》2009,25(4):503-509,514
边坡是在公路和矿山等建设中产生的裸露坡面,边坡植被则是在这些坡面上人为重建的护坡植物群落.虽关于高速公路建设和采矿等对周边环境的生态影响已有较多研究,但专门针对岩质边坡植被修复后的生态评价标准则鲜有报导.本文结合我国公路和矿山边坡复绿工程的实践经验,初步构建了岩质边坡植被重建后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将该体系划分为五个层次:边坡植物个体与环境的评价、边坡植物种群水平的评价、边坡植物群落水平的评价、边坡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的评价,以及边坡景观尺度的评价,通过贡献权重将这些指标进行整合得出边坡修复植被的生态评价得分.该评价体系有易操作、针对性强、综合性高、时空跨度广等特点,能弥补当前我国边坡植被修复工程效果评价中生态评价标准之欠缺.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推进我国公路和绿色矿山生态边坡的顺利发展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护坡防护如干砌片石、喷锚施工常常涉及到土石填挖,采用这些工程措施均会导致原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边坡失稳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和工程问题,所形成的大量土石裸露边坡,破坏了既有植被,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的较大的影响。采用植物护坡技术除了可以满足固土目的之外,也能够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稳定斜坡的作用,其中植物护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绿化环境,美化视觉等无法替代的优点。因此,利用植被对高边坡进行防护技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专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高陡路堑爆破开挖中减振技术,通过采用预裂深孔松动控制爆破技术、同段位高段别微差起爆技术,实现了降低爆破震动、控制高程振动放大效应、减轻累积爆破损伤作用,减轻了爆破震动带来的边坡破坏扰动作用,保证了高陡边坡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2.
As university involvement i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entrepreneurship has increased, concerns over the patenting and licensing of scientific discoveries have grow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that the licensing of academic patents has on journal citations to academic publications covering the same scientific research. We analyze data on invention disclosures, patents, and licens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 leading U.S. academic patenter and licensor, between 1997 and 2007. We also develop a novel “inventor-based” maximum-likelihood matching technique to automate and generalize Murray's (2002) “patent-paper pairs” methodology. We use this methodology to identify the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atents and licenses.Based on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analysis, we find that within our sample of patented academic discoveries, citations to licensed patent-linked publications are higher in the three years after the license, although this difference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e then disaggregate our sample into (a) patented discoveries that are likely to be used as “research tools” by other researchers (based on the presence of material transfer agreements (MTAs) that cover them) and (b) patented discoveries not covered by MTAs. Citations to publications linked to licensed patents in the latter subset (not covered by MTAs) are higher for publications linked to licensed patents, and this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contrast, licensing of patented discoveries that are also research tools i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in citations to papers linked to these research advances, raising the possibility that licensing may restrict the flow of inputs to “follow-on” scientific research.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的成长速度正在赶超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关于数字技术重塑物理世界所引发的人与技术关系异化问题,已然成为当代技术管理研究的首要“攻坚战役”。在这场逆向塑造过程中,数字技术凭借开放性、可供性与自生长性共同作用的重构能力,逐渐获得脱离于社会经济系统而独立构建的力量。具体表现为数字化技术形态由“小圈子”“大生态”向“智能社会”演进,数字化技术靶向由“粗放”“精准”向“重构”转变。进一步地,通过数字技术逆向塑造现实世界,构建了“人与技术关系倒置”的解释框架,以及阐述了数字技术驱动下的“数字脚本-数字模块-数字生态-数字世界”的重塑路径,为深入了解数字技术逆向塑造物理世界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提供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14.
利用BP神经网络对边坡稳定性进行预测,考虑到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参数等对边坡稳定性有影响的各种因素,通过训练和检验的对比,证明该方法可以满足精度要求,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预测边坡稳定性方面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重振实体经济,德国出台"工业4.0"计划进一步加强工业竞争力,我国工业发展方式也亟需从投资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通过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工业4.0"计划进行系统分析与解构,发现其理论基础在于熊彼特创新。通过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重新阐释,研究熊彼特创新对再工业化的作用机理,认为其关键在于产品、技术、组织、市场、原料五维创新改变技术-经济范式,对工业进行"创造性毁灭",实现工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构建一个包涵五维创新、动态传导机制、"三位一体"支撑体系的再工业化理论框架。鉴于此,中国应从技术研发、开发清洁能源、培育企业家精神、完善金融市场、建立包容性制度等方面再造工业,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识别产业共性技术对实现科技资源高效分配与共享,以及影响国家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专利技术共现网络,结合社会网络分析中的K-核分析、中心性分析等相关理论和方法,探索产业共性技术的识别方法,并以家电产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海尔、美的、格力三家家电领跑企业所代表的家电产业的共性技术以及共性技术的演化趋势。[结果/结论]家电产业的共性技术集中在“空气调节、空气增湿、通风”“制冷设备、加热和制冷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冷柜、冷藏室、冰箱”这三类中,“气温、外气、湿度等与空气特性相关的控制输入”可能是家电产业新兴共性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信保障应急预案体系是否合理有效,既是突发事件下应急救援工作高效展开的前提,又是保证通信畅通和快速恢复的关键。针对预案的有效性问题,构建基于流程的有效性评估模型,并随机选取3个级别的预案进行评估说明。实例结果表明,我国各级别通信保障应急预案的编制水平整体"良好",尤其在"应急响应"和"后期处置"主题表现优秀,且预案越具体其有效性越高,但对"应急准备"主题的描述均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8.
紫色丘陵区坡坎生态系统资源组合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紫色丘陵区坡坎生态系统,该文采用典型调查法对坡坎生态系统的光热、水土与植被等生境条件予以调查分析,综合评价其资源组合特征。结果表明紫色丘陵区不同地形部位的坡坎生态系统,其小气候、土壤及植被等资源特征不同。逆倾陡坡坡坎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状较差,雨后径流水分易于泄去,植被类型较为单一;顺倾缓坡坡坎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含量高,雨后径流入渗快而易于保蓄,光热资源利用充分,对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温湿调节作用,植被组合结构完整,类型丰富;梯地边坡与田边地埂坡坎生态系统,受人为耕作影响大,土壤养分含量较高,能得到梯地、稻田连续的水分供应,可利用的光热资源充足,覆地植物种类多,鲜生物量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边坡的分类以及在边坡支护中主要用到的支护方法。其中预应力锚索由于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在工程实践中。岩石锚固是预应力锚固技术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其锚固效应的成败直接决定了边坡支护的成败。影响预应力锚索锚固效应的因素很多,如:岩体的应力状态、岩体岩性、锚固时间等。对卸荷岩体提出了其复杂的应力状态对锚固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知识库系统的智能搜索引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均平  余以胜 《情报科学》2006,24(3):413-416
本文分析了传统搜索引擎的弊端,探讨了利用知识库系统设计智能搜索引擎的方法,介绍了一个知识库系统(CYC系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