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文化的力量无疑非常神奇。一时想不起是哪位企业家说的:企业发展需经历3个阶段:创业的起步时期,注重的是市场份额和企业规模;随后是树立和打造品牌形象;待到具有相当规模和知名度后,企业经营的其实便是一种文化了。比如皮尔·卡丹或迪斯尼先生们,他们在全球市场出售的不仅是其产品,更多的则是品牌文化。消费者通过购买和使用他们的产品,自然会联想到法国时装和美国娱乐产业。同样,凡提起中国的“红旗”轿车,人们自然而然地便会联想到中国的轿车工业。1958年,中国第一辆“红旗”轿车诞生了。半个世纪以来,“红旗”轿车作为中…  相似文献   

2.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可是近年来.传统节日在国人的生活中渐渐被淡化甚至被遗忘了,  相似文献   

3.
神话是人类童年生活的写照,是原初先民不自觉的文化设计,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根。正如卡西尔所说:“我们从历史上发现。任何一种伟大的文化无一不被神话原理支配,渗透着。”这一点在道家的思想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若论起民族种类的众多和各个民族所拥有舞蹈内容的丰富与奇特,大概在世界几百个国家中,非中国莫属。漫长而不同历史文化的背景,造就了生活在中国不同地域的56个民族异彩纷呈的舞蹈,这些舞蹈尤如一脉鲜活清甜的溪水,贯穿在他们世代的生活中,成为须臾不可缺少的部分。古代丝绸之路上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维吾尔族,是个欢乐的民族。不分男女老幼,只要乐曲一响,他们就会跳起优美而动情的舞蹈,并且在舞蹈中时而含情脉脉时而热情奔放,他们能用舞姿说话,会用眼睛传情。家宴中离席起舞的“麦西来甫”,是感谢主人盛情款待的表达;独舞和群…  相似文献   

5.
卢军 《寻根》2004,(3):31-35
一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信仰过原始宗教,或长或短有其自然、图腾、祖先崇拜的历史。先民们为了生存与发展,在生产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便产生了“祀神驱鬼”的“祭仪”,产生了本民族的宗教职业者“巫”。“巫”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他们使神灵附体,替鬼说话  相似文献   

6.
古代中国是“礼仪之邦”。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伦理在人类伦理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客观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建构自己生活的独特方式,反映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和面貌。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中,中国传统伦理可以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张岱年先生说:中华民族在历史中表现了两个特点,一个是坚强的凝聚力,打不烂;第二个是同化力,能够团结同化所常接近的其他民族,在文化传统上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他说:“一个凝聚力,一个同化力,都不是…  相似文献   

7.
在宁夏回族人民中间,流传着许多自娱性乐器。别看他们的外观简陋,但奏出的乐曲却十分悦耳动听。这些乐器制作简单,学起来也很容易,但他们却有着上千年的久远历史,蕴涵了古代先民的智慧和感情。一、口弦幽曲动心扉口弦是一种很古老的民间自娱性乐器,在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中都有流传。中国黎族人称为“口方”,纳西族称为“响笛”,高山族称为“嘴琴”,赫哲族人称为“空康吉”,印第安人称为“口号”。(北史)卷95中说:“用竹为簧,群聚鼓之,以为音节。”(皇朝文献通考》中说:“以铁为叉,中置一簧,鼓之成音”。古文献记…  相似文献   

8.
在民族的形成中,原始氏族或部族作为人的意识活动之一的审美活动的特征,必然从属于原始氏族或部族的群体特性。在古代巴蜀的西北和西南部这个“民族走廊”里的藏缅语系各部族,既是各自独立的人们共同体,又是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存在、密切联系的一个氐羌族群,他们在民间舞蹈文化上呈现出来的共性特征即“■”(cuo),为其原始舞蹈的根系形态。  相似文献   

9.
(一) 士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孔子说:“士志于道”,文化、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始终是他们的一个主题。从历史上来考察,维护传统价值观念是中国士人们的主流取向,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也!当然,和“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一样的道理,士人们的精神风貌又随着历史阶  相似文献   

10.
向华 《寻根》2005,(2):4-11
“龙灯”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是极为盛行也深受民众欢迎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由于地域特征、物质条件、民族性格、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其艺术风格和表演方式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在湖北省来凤县旧司乡一个土家族聚居的小山村——大岩板村,流传着一种“地龙灯”,而是不同于常见的“布龙”、“草龙”、“板凳龙”、  相似文献   

11.
西安,古称长安,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大约110万年前,中国旧石器时代的兰田猿人就生活在此;6000多年前,中国母系社会的半坡村氏族成员也在这儿生息繁衍。“长安自古帝王都”。在中国历史上,西安曾经是十二个封建王朝建都的地方。历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家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艺术珍宝,特别是周。秦、汉、唐四大朝代,文化艺术成果灿烂辉煌,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享有盛名。“丰镐”(丰京、镐京)与青铜文化,展示了古代西安作为国都的一千多年辉煌历史就是从这时开始的。西周遗物特别丰…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抑或一个民族,不仅需要具有实力,更重要的还需要具有魅力,这种魅力就是文化。民族文化是最深远最恒久的影响力,不同的文明形态是区别不同民族最本质的内涵,是民族性格最本质的体现。自觉地将建设“文化中国”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用“文化”向世界说明中国,展示中国坦然和自信的气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丰富多彩的明清小说中,历史演义小说是一个非常兴盛的分支。而在众多的历史演义小说中,《三国演义》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典范。将它与其他历史演义小说进行比较研究,是一个很有价值然而迄今很少有人致力的课题。中国是一个历史极为悠久,史学传统极为发达的国家。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史上,史官文化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民族文化形态和文化心理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中国历史典籍之丰富,社会各阶层对历史的兴趣之强烈,都是举世闻名的。而由于“史氏所志,事详而文古,义微而旨深,非通儒夙学,展卷问,鲜不便思困睡。”①缺乏阅读能…  相似文献   

14.
杨柳 《华夏文化》2002,(1):63-64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四省区。这一地区群峰林立,峡谷纵深,地势雄伟,气势磅礴,作为古尧人的后裔,彝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生息劳作,在与自然抗争融合的漫长岁月中,他们不仅塑造了本民族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民族性格,而且创造了丰富绚丽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神话是一个民族童年生活的写照,它的永恒魅力不在于它是一种童年的玩物或幻想,而在于“童年”流露出的人类本性的真实性较之成年更直观,更接近人性底层。神话是原初先民不自觉的文化设计,在本质上是“人话”,其基本主旨是人的社会生活的投影。由于不同的人类群体并不存在共同的童年,所以各自的神话也不同,神话具有民族性,是民族文化活的基因,时刻和本民族的人进行对话,从而形成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与精神特色。神话是民族文化之“根”,当人们追踪各门学科的源头时,无一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各民族中,犹太人的流浪漂泊历史和因特殊生活环境所形成的生存智慧是众所周知的,至今他们仍为巩固自己在中东的一块安身立命之地而跟阿拉伯人尤其是巴勒斯坦人斗得不可开交。实际上,世界上还有一个民族,其特殊的民族性格和流浪的生活史可以与犹太人“媲美”,而且至今他们也没有自己固定的家园,他们的生活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而且在文学上有所表现,这就是吉普赛人。关于吉普赛民族的起源,有人认为来自埃及,有人认为来自波希米亚,而更普遍的一种说法则是他们来自印度。按照后一种说法,吉普赛人祖居于印度北部,公元十…  相似文献   

17.
子平 《滇中文化》2000,(2):15-17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先是有别于我国的特别是西方文化;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的,因此,又有别于我国历史上有过的封建的,资本主义文化。它们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藏彝走廊是中国三条主要的民族走廊之一,其历史沉积的久远性、民族构成的复杂性、文化形态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空间。这一多元文化空间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展现,就是这条走廊上众多的多民族文化汇聚场所。本文以四川松潘黄龙庙会这一多元文化汇聚场所为切入点,通过对黄龙庙会多元文化生态及其形成历史的探讨,从一个具体的点上展现藏彝走廊文化空间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并由此思考在整体上把握藏彝走廊历史文化面貌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9.
塔吉克人是我国56个民族中居住地海拔最高的民族。塔吉克人在我国现仅有3万余人,因为其居住在被称之为“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上,至今保持着自己民族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独特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成为一个极富特色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伦理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它以“文化纪念碑”的形式充当着每个文明独特的象征,记载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演变历程。由于建筑文化本身具有的综合性特点,可以形象地把它称之为一部反映特定时空范围内人类文化特点的“百科全书”。在这部“百科全书”中,无论是宫殿、民宅、坛庙和园林乃至整个城市的规模、布局上,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所注重的皇权至上的政治论理观、尊卑有序的等级道德观、群体意识及和谐精神等伦理思想都得到了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