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敏 《知识窗》2013,(2):8-9
近日.“含树兄和方橙姐”在网络上大放异彩.掀起了新一轮的恶搞整蛊风。话说.某一天.某个不爱学习.尤其厌恶数学的孩子将“三角函数”恶狠狠地画成“三角含树”——一个三角彤的脸.表情狰狞.嘴里含着一棵树的恶搞图片之后.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整蛊欲望和恶搞情绪.随后.“幂含树”、“反舍树”、“虚函数”、“酷函数”……纷纷中枪.“函数”(舍树)被放倒后.还不解气,它的同伴“方程”(方橙)又被拿来开涮,“复数方程”被曲解为“扶树方橙”.画面是一个方橙头像的人一手叉腰.  相似文献   

2.
常强 《知识窗》2011,(4):47-47
孔子与孟子往往并称为“孔孟”.孔子为“至圣”.孟子则为“亚圣”。孟子受到尊崇的程度.仅次于孔子。其实在历史上.“亚圣”之称原非孟子所独有.儒家的“亚圣”.得到公认的起初是指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  相似文献   

3.
军中伯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唐朝韩愈名篇《马说》的首句.至今还广为流传。“伯乐”们为了国富民强.坚持原则.擦亮眼睛.慧眼识出“千里马”,给“千里马”们用武之地;“千里马”们身心愉快.“士为知己者用”.不遗余力地拼杀疆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相似文献   

4.
1.脖领儿“脖(博)领儿”.微博一族中的“领袖人物”.微博关注率、点击率双高.粉丝众多。 2.微波炉“微波(博)炉”,如微波炉般把一些“半成品”放在炉里“加热”一番.便有“翻新猛料”爆出。微博标题及文字吸引眼球.颇具煽动力。言辞哗众.语不“雷”人死不休。  相似文献   

5.
《知识窗》2011,(10):19-19
“情书代写.送去不一样的感动”.湖北某大学法商学院大一学生小徐.昨日在自己的网店上推出“情书代写”的新业务。“完稿后发给亲.亲还可以提出意见.至满意为止”。网名为“青春小小生”的小徐.昨日推出的这项“一口价20元”的新业务.网上点击60人次.但尚无交易记录。  相似文献   

6.
在哈佛大学呆了很多天后.我才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我怎么还没看到“哈佛大学”的校碑啊?哈佛园内只有哈佛像上刻着“哈佛”二字.可不是“哈佛大学”。路标上有“哈佛广场”“哈佛街”.就是没有“哈佛大学”。我于是问哈佛的职员和教授.“哈佛大学”校牌或校碑或任何指示“学校”的标识在哪?他们好像就没想过这个问题.琢磨了半天说:“嗯.没有.”  相似文献   

7.
当下,“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非常热门.已经威为焦点性的词汇。但是.“文化创意产业”或者“文化产业”究竟指的是什么?在发达国家.不管叫“文化产业”或者叫“创意产业”.这个行业本身发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称“创意产业”的有英国、韩国;欧洲其他国家有的愿意叫“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8.
第二灵魂     
“人生观是我们的第二灵魂.当第一个灵魂跌倒时.第二个灵魂还可以把我们扶起来” 这些文字来源于刘墉的《创造超越的人生》,书中把人一生中的精神状态做了三个比喻.就是“精神三变——精神如何变成骆驼.骆驼如何化为狮子.狮子怎样变为婴儿.”“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十年寒窗”是骆驼,“一举成名”是狮子.  相似文献   

9.
宋静 《知识窗》2013,(15):26-27
虽是目前武汉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但邓鹤翔并没有“聪明绝顶”.一头乌黑的浓发彰显着青春的无限活力:他的“火箭提拔”看起来有些“逆天”.引来的却是满含正能量的“羡慕嫉妒”而没有“恨”.  相似文献   

10.
南非的首都开普敦.是一个“包含了世界的城市”.1580年就被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誉为“最美的好望角”.开普敦有被誉为“上帝的餐桌”的桌山.美丽的自然及地理环境.谱写着城市的传奇。开普敦的成长一直是飞速的.目前正在着手申办2014年的“世界设计之都”.  相似文献   

11.
闫五中 《知识窗》2013,(2):54-55
遥想当年.初上桂西北.刚入河池学院大门.便遇上一位热情的师兄.其名曰“引路人”。于是。我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一边接受师兄无限的教诲.一边朝学院的纵深挺进。途经一处密树林.我大胆推测“此乃一片桃树”.师兄惊呼:“师弟.你真乃神人也.日后必然超过师兄.前途不可限量.”  相似文献   

12.
孙博  丁和 《科技新时代》2007,(1):96-101
很多人知道心经是从《大话西游》中的月光宝盒开始的.一句“般若波罗密”便可以穿越时空.重回过去。“般若波罗密”的“般若”是智慧的意思.而“波罗密”则指抵达彼岸.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智慧抵达彼岸”。  相似文献   

13.
《知识窗》2011,(1):63-63
人们常说“绞尽脑汁”.而脑汁真的会“绞”尽吗?人们平常所称的“脑汁”即为大脑的神经细胞.科学家指出.虽然大脑的神经细胞不能像人体其他组织细胞那样会不断分裂更新.且平均每天有1000多个向大脑“告别”.但人的大脑有1000多亿个神经细胞.人即使活到百岁.  相似文献   

14.
弟弟的谜语     
“嗨.基思.”年幼的弟弟泰勒问我,“人们把慵懒的小袋鼠称作什么?”我盯着课本.尽量不理他。“嗨.基思.人们把慵懒的小袋鼠称作什么?”他又问了一遍。“不知道。”我说。  相似文献   

15.
这几天.几乎每天都要回答来自不同的朋友而又是同样的问题好几遍:“你会去CJ吗?”.“我们会在CJ展会上碰面吗?”.“你一定要到我们展台前.我到时候给你娃娃和带你去看美女!”.如此种种.总是围绕着CJ.总是觉得是个人就该去看CJ。可我的回答总是一样“有啥好看的.看来看去.还不是和以前一样!”  相似文献   

16.
高三的空虚     
周毅 《知识窗》2010,(1):58-58
高三冲刺的最后一个月.忙碌而激动.但更多的是忙乱和苦闷.老师决定“忙”里偷闲.举办一次主题班会:围绕“什么时候最空虚”展开讨论.让学生尽情倾吐内心的苦闷。下面是同学们列举出来的“空虚时刻”.  相似文献   

17.
《知识窗》2012,(7)
“校花”“校草”登上高中的招生宣传手册.用他们灿烂的微笑为母校招揽生源。“这是今年的首创.以后我们还会给学生更多‘抛头露脸’的机会!”谈及此事.武汉市三角路中学校长吴金安笑称。在不久前武昌区的中招咨询会上,这样的宣传册发出去一千多份.创下新高.这对一所“保底”高中而言实属不易。“很兴奋啊.这张宣传册.我会珍藏一辈子的!“校花”之一、高二(5)班的潘玲说。  相似文献   

18.
静女夭夭 《知识窗》2013,(15):21-21
有时候.放低姿态也是一种智慧。比如.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化身“土鳖”的模样。 随着电影《中国合伙人》的热映.扮演成东青的黄晓明火了。影片中.黄教主没有走耍帅扮酷的偶像路线.而是上演了一场“土鳖”的完美逆袭。现实中.黄晓明也仿佛与成东青“灵魂附体”.其“土鳖”经历一度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弯腰和拥抱     
黄龙霖 《知识窗》2013,(11):13-13
一天.一名保镖在走进撒切尔夫人的别墅前.不小心踩到了一摊狗粪.当时.这名保镖浑然不觉.直到鞋上的狗粪弄脏了屋内雪白的地毯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他心里十分紧张.害怕受到这个“铁娘子”的严厉训斥.甚至被辞退。然而.撒切尔夫人看到后.非但不生气.反而走过去和蔼地安慰他道:“不要紧.我们现在身处乡下。”  相似文献   

20.
《知识窗》2011,(10):19-19
“当年要有这秘籍.武侠迷的我语文保证要得更高分!”近日.几张“天龙八部”的封面照片在微博上被网友们热转。据了解.这实际上是某校高二语文科为今年的准高三学生编写的一本文言文专题练习册.封面上的文字都采用竖排。“古籍”味十足。“天龙八部”四个大字是毛笔字体.并且还印有校徽.下书“都督府读门秘籍.人人必备”。而落款为“XX中学高二语文科辛卯年甲午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