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嫣妮 《东南传播》2021,(11):46-48
建党百年宣传报道,无疑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也是今年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焦点.身处全媒体时代,传播渠道不断拓展,媒体平台不断衍生,传统媒体如何守正创新,如何在众多的报道中突围,让受众愿意看、有印象、效果好?本文从红色主题报道的"多彩化"、厚重党史"轻量化"、过去时态"行进化"、归纳汇总"集约化"、凸显特点"个性化"五个方面,从新闻的内容质量、报道形式两个维度,探讨如何通过融合传播,激活受众的红色记忆,将"建党百年"这一红色主题报道做得鲜活接地气,让政府满意、百姓乐见.  相似文献   

2.
高原 《东南传播》2021,(11):43-45
主流媒体做好建党百年"红色记忆"的宣传报道,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主流媒体肩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在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红色记忆"的主题宣传,关键在于主流媒体如何利用新技术、新业态,建构好"红色记忆".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提早策划、谋篇布局,精心制作一系列分量足、品质精、形式新的优秀新闻作品,对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宣传好建党百年"红色记忆"进行多元化尝试和积极探索,通过宣传报道激发八闽儿女汲取百年党史精神伟力,为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3月到福建考察时指出:"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福建红色资源、党史故事,推出一大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思想深度,富有网络传播热度的融媒作品,有力有效推动福建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六大百集系列报道重磅策划,有深度有厚度有力度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融媒体资讯中心开设专栏"党史学习教育在福建" "我为群众办实事",还策划推出六大百集系列:《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福建这么红》《主播说党史》《红色旋律里的百年芳华》《百年百人,誓言有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瞬间》。这六大系列以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突出红色血脉的赓续传承,充分彰显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与积极作为。其中,《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聚焦福建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  相似文献   

4.
刘聪 《东南传播》2022,(3):57-61
红色纪录片在红色文化记忆的建构过程中通过符号修辞记忆对记忆进行具象化、节点化、整合化再现实现记忆的刻写实践、仪式场景中技术的加持使传播的仪式场景得到具象与抽象式的还原,实现记忆的体化实践进行红色记忆的建构。在此过程中,建党百年纪录片对和记忆实现了红色记忆的价值赋能,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以红色记忆的感召缝合民族记忆、记忆框架缝合国家与人民记忆,实现了记忆背后的社会价值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主题,全民党史学习热潮持续高涨.档案作为承载记忆的方舟,如何用档案讲好党史故事,是档案人关注的焦点.围绕"档案见证建党百年辉煌历程典型叙事评述",组织档案学和传播学领域青年学者展开讨论.从宏观上评述了档案见证建党百年辉煌历程的叙事主体、方式与形式、视角和主题等,对"沂蒙红嫂""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和"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等典型叙事进行了系统剖析,提出应以档案叙事的客观性,反击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6.
方晓恬  刘华东 《传媒》2022,(3):39-40
新闻工作者对传播方式方法的创新,将有助于人民群众更好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本文对2021年《光明日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系列报道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在传播内容上,《光明日报》通过讲好党史故事生动再现了百年党史;在传播形式上,借助全媒体创新了党史报道形式,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光明日报》充分发挥党报舆论引导作用,有力配合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康延芳  黄宇 《传媒》2021,(21):22-23
移动互联网为受众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捷渠道,塑造了新的舆论环境格局.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主流媒体全面挺进主战场,占领新的舆论阵地,以新理念、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写就移动传播新篇章,成为新闻界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建党百年之际,做好党史宣传更是主流媒体的职责与使命. 2021年6月30日,华龙网推出党史宣传沉浸式互动视频《党员,请选择!》.该作品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在党史宣传中创新采用时下新颖的"互动视频"新模式,用史实说话,生动传播红色文化,设计风格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实现移动优先、融合传播,致敬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献礼建党百年,具有鲜明的互动特色,成功"圈粉"年轻人.在《党员,请选择!》的创作过程中,采编团队遵循了以下四点原则.  相似文献   

8.
石莹 《档案天地》2023,(1):37-39+33
<正>一、红色档案的价值红色档案具有教育价值。红色档案包含的翔实史料、直观图片、鲜活影像、革命遗址为我们生动展现了党的伟大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红色档案蕴含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是开展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财富。红色档案具有经济价值。利用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发展红色旅游,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创作舞台剧、影视剧,在实现教育价值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阮娜 《东南传播》2021,(11):53-54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全国众多媒体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党史类节目的创作宣传中,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将我党的百年历史呈现在公众面前.本文以福建新闻广播创作的百集系列专题《红色旋律里的百年芳华》为例,阐述在融媒体语境下,党史类节目的创新性表达,从党史类节目创新的必要性以及融媒语境下的叙事创新和传播创新等角度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类型的节目创作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阮娜 《东南传播》2021,(11):53-54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全国众多媒体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党史类节目的创作宣传中,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将我党的百年历史呈现在公众面前.本文以福建新闻广播创作的百集系列专题《红色旋律里的百年芳华》为例,阐述在融媒体语境下,党史类节目的创新性表达,从党史类节目创新的必要性以及融媒语境下的叙事创新和传播创新等角度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类型的节目创作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应该将红色文化和大众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建构成一种社区场景,将红色记忆与文化、语言、艺术等具有象征意味的形态链接起来.集体记忆通过这些红色文化资料、图像、文物、仪式等物质符号重复确证,使得代际间的记忆逐渐稳固,渐渐成为大众的共同回忆.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早期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在上海、浙江发生,两地是红色文化扬帆启航之...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学习百年党史,回顾辉煌历程,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最近,通过参与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参观红色档案展览,观看多部红色档案重点题材影视,赴革命圣地参加实地教学,特别是通过举办"建党百年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评选"江苏百件红色珍档",拍摄《记忆100》《红色珍档》及《光耀史册——档案人讲述红色珍档故事》短视频等,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答案,就蕴藏在百年党史之中,就蕴藏在我们所守护的这些珍贵的红色档案之中.  相似文献   

13.
当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逐渐消逝,如何保存记忆,让新一代年轻人了解历史记住历史,影视作品的责任重中之重.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作为书写革命记忆、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影像技术营造"记忆之场"获取记忆线索、立体化塑造英雄人物还原历史真相、多角度切入叙事模式引发情感共振,进而强化理想信念.建党百年献礼片《觉醒年代》作为历史正剧,尊重史实又不落俗套进行艺术创新,丰盈展现建党历史,质量与口碑齐飞,实在值得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叶梦娇 《出版广角》2021,(16):74-76
中国之声倾力打造的《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系列报道以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百件历史文物作为切入点,邀请百位声音大咖,为观众讲述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传承百年红色精神,永刻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印记.该系列报道以声音元素为载体,通过短音频等形式赋能红色文化和红色记忆,让党史宣传"声声入耳".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传媒大学、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广联合会交通宣传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主办,福建交通应急广播具体承办的"畅行中国追寻红色记忆——百年党旗红福建村村美"融媒传播暨"党性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福建龙岩古田会议会址举行.  相似文献   

16.
孔令淑 《东南传播》2021,(12):112-115
建党百年纪录片《留法岁月》借助视像修辞和声音修辞,围绕"人物""场景"和"事件"三个要素对中国青年留法勤工俭学的记忆进行了完整生动地呈现.在此基础上,纪录片通过社会记忆与个体记忆融合、历史情境与现实图景链接的记忆修辞路径,凸显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时代意义和留法青年伟大精神价值的传承意义,由此实现情感认同、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建构,出色地完成了建党百年纪录片的思想宣传任务.  相似文献   

17.
易华 《新闻战线》2023,(3):51-53
新闻专题《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百篇留声复兴之路》凸显网络化、年轻化特点,解读浅显易懂、清新有趣,内容交互新颖、生动鲜明,既是新时代新青年与百年前的“新青年”跨越时代的对话,也是新形势下历史学者和新闻工作者运用历史学、文献学、新闻学、传播学、影像史学做好党史传播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8.
王志爽 《东南传播》2020,(10):12-16
2019年9月16日23时,台湾地区流行歌手周杰伦发布单曲《说好不哭》,一度引发粉丝"朋友圈屠屏"现象,其中"青春"成为粉丝中最具现象级的关键词。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粉丝文化创作空间中形成了一套独有的"青春叙事",集中构建了一种属于"青春"的集体记忆。粉丝个人的成长、21世纪初期港台地区流行音乐的传播与其中媒介流变的复杂性、以及时代的总体印象是粉丝记忆的主要内容。在记忆建构上,周杰伦粉丝的青春记忆可以归纳为"情景记忆框架"与"语义记忆框架"两类叙述框架。在饭圈文化变迁与现代性困境来袭的宏观社会背景下,"青春"反复被粉丝提起,因为它承载了美好而温暖的回忆。粉丝在记忆的搜寻与提取中缓解了现实压力,在互动中获得了情感共鸣,以此应对过去与现在的变化,弥合理想与现实的裂痕。  相似文献   

19.
方圆 《新闻实践》2022,(1):91-93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诸多电视人用心探寻这段历史,以影像修史的方式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历史做时代注脚.建党百年之际,我们有幸创作了纪录片《记录珍贵的瞬间》,探寻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两位传奇人物:一位是战地摄影记者、红色摄影家高帆先生,他在枪林弹雨中,...  相似文献   

20.
罗锋  翟菁 《现代传播》2013,35(1):92-95,145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社区影像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为中国纪实影像的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但社区影像的理论研究在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关于社区影像到底有何效果,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认识和评价此类影像效果,鲜有文献加以讨论。基于此,本文将在勾勒中国社区影像发展轮廓基础上,着重分析应在什么维度上来认识和评价社区影像在当下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