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西藏纪录片是以影像为传播形态的视觉文本,视觉表征则具有对这样的影像符号、文化进行编码与解码的功能.将西藏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文本《藏北人家》《西藏一年》以及《第三极》的分析,考察西藏纪录片影像中占主导地位的表征范式的内容与形式,有助于我们理解视觉符号是如何通过动态的视觉影像的"认知提示",书写藏族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建构出西藏的民族形象的.  相似文献   

2.
民族志是文化人类学研究中的一种方法类型。最近20年的纪录片创作逐步加强这方面的尝试。本文在对《大国崛起》和《中国崛起》两部中外同类型纪录片进行文本、镜像层面横向比较的同时,也对民族志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表现和启示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新利  余青霞 《传媒》2015,(12):43-45
《第三极》的总导演曾海若虽没受过影视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但他在拍《第三极》之前,看了上百部国际上具有影响的纪录片,而这些片子有许多是出自人类学家之手,属于影像民族志作品.另外,该片的学术支持机构为中国社科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社科院,这些机构中不乏人类学、民族学的专家学者,所以,《第三极》的制作者对影像民族志方法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的运用也就成为自觉.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两年,我们创作了两部纪录片,一部是文献纪录片《俞秀松》,另一部是文化纪录片《周家三兄弟》。《俞秀松》获得了浙江省优秀电视作品一等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周家三兄弟》浙江省优秀电视一等奖、中国优秀对外电视节目“彩桥奖”一等奖。作为作者,在这两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一点粗略的感性认识,那便是电视纪录片务必求实、求真。一、求实纪录片的本质功能是真实地纪录客观的人和事,它主要反映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历史学的主流。可以说,一部纪录片就是一个时期一个地区某个阶层人们生活的缩影。它的这种厚重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5.
付慧青 《青年记者》2017,(32):107-108
东西方文明作为世界上主要的两大文明,在很多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在人类学纪录片中体现得也较为明显.本文以《藏北人家》与《北方的纳努克》两部人类学纪录片为例,分析东西方人类学纪录片审美取向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差异. 《藏北人家》是中国导演王海兵1991年执导的一部人类学纪录片,曾入围法国国际音像节(FIPA)并获得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纪录片“金熊猫”大奖、全国电视外宣节目荣誉奖.该片详细记录了牧人措纳一家在藏北草原上一天的生活,反映了藏民族在与大自然的抗争和适应中建立起的一种和谐关系,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情感心理和他们创造出的独特的游牧文明.《北方的纳努克》是“纪录片之父”美国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于1922年1月出品的人类学纪录电影.弗拉哈迪花16个月远赴北极,和哈里森港的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一起生活,完美地用摄影机再现了猎杀北极熊、生食海豹等原始的生活场景.两部作品在审美取向和人文精神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非遗微纪录片,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事象、传承主体在微纪录片的形式下进行叙事建构的文化影像志。借助于影像人类学对特定社群文化的研究与表述能力,表达出具有丰富文化描述和理论阐释价值的影像文本。从叙事策略、传播逻辑、文化传承三个不同侧面出发,以影像人类学的视角,分析微时代下非遗微纪录片生产、传播、延续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赵帆 《现代传播》2002,(2):123-124
20 0 2年 1月 31日 ,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的第三创作室 ,举办了一次纪录片创作研讨会。《探索·发现》栏目第三创作室的主创人员 ,以及国内影视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共三十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探索·发现》第三创作室制片人阎东主持了会议。会议就有代表性的四部纪录片进行了观摩、点评和交流。对于此类纪录片的创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取得了不少新的认识。从《铁路蒙初》、《古车马》说起《铁路蒙初》和《古车马》这两部作品是《探索·发现》栏目新近创作的大交通系列中的纪录片。属于考古题材的文化历史类纪录片。杨…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影视人类学主要研究的是民族文化的视觉表达形式。影视与人类学的结合,不仅是对人类文化的记录和保存,同时也是对人类文化的一种再现和阐释。本文运用影视人类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记录中国秦岭山脉深处农村婚嫁习俗的纪录片《婚事》,解读其所蕴含的影视人类学的表现内容与创作手法,以及充满影视人类学的影像语言。  相似文献   

9.
和前段时间炒得极火的《我们诞生在中国》一样,《地球四季》也是一部纪录片.其导演是来自法国的两位雅克,即雅克·贝汉和雅克·克鲁奥德. 雅克·贝汉今年已经七十五岁高龄,仍活跃在影坛上,并专注于纪录片创作,其孜孜以求的精神令人感动.《地球四季》和《迁徙的鸟》《海洋》组成了贝老爷子的"自然三部曲",成为今年最受观众期待的电影之一.  相似文献   

10.
《城市24小时》作为一部城市纪录片,解构了传统城市纪录片模式,采用全新的叙事手法和创作形式,发掘出了城市骨子里的现代性。本文将以肯尼斯·伯克的"戏剧五因"模式为理论框架,以纪录片《城市24小时》为研究对象,探析当下城市纪录片中城市性的解构与重建。  相似文献   

11.
系列纪录片《闪亮的记忆》以文物作为叙事意象展开叙事,聚焦文物本身具有的鲜明特征,并通过叙事巧妙揭示意象的多层意义指涉.该系列纪录片利用文物本体的历史属性,经由叙事时间的巧妙处理,激活文物所承载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在叙事结构方面,通过时空联结对比,丰富叙事结构展开和整合的内蕴能量.在叙事表达方面,视听结合,讲述文本精于...  相似文献   

12.
纪录片是文化传播和价值观传递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同时也是会讲故事的纪录片。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网络,其原因正是在于擅于讲故事,从创新叙事视角、丰富叙事情节、着眼于人物叙事三方面,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姚珺 《新闻世界》2014,(12):155-156
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同纪录片的创作有许多相通之处。人类学是研究人、人类文化以及人类社会的起源、成长、变迁及进化过程的一门学问。从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纪录片的文化意义主要反映在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促使人类在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反思与自省以及内心对“他者”和“他文化”的理解与尊重等方面。人类学的这种整体论视角给纪录片的主题选择及拍摄方法提供了诸多启示,从而使纪录片的文化意义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是视觉艺术中的精神之巅,本文基于哲思性最强的历史档案形态的纪录片进行研究。基于近年来热播多部纪录片和节目,国内的《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大明宫》、北京卫视的《档案》等,探讨其"口述历史"、"现代技术还原历史段落"、"演员再现历史情境"等具代表性的叙事手法如何再现"真实"。  相似文献   

15.
(续上期) 四、近十余年来人类学纪录片的文化观察 中国民族志电影从1950—1970年代一直偏重于社会发展形态的记录,直到近十余年才转向不同族群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记录,这一转变使中国记录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得以和世界合流。(31)1991年出现的以纪实手法拍摄的纪录片除了《望长城》以外,还有首次获亚广联大奖的《沙与海》和获金熊猫奖的《藏北人家》等。当“转轨”还是“对话”的争论仍然困扰着国内纪录片界的时候,人类学纪录片却以丰厚独特的文化内涵悄然溶入国际化文化语境并在西方观念主导的纪录片领地逐渐占据了…  相似文献   

16.
周鑫湉 《青年记者》2016,(17):67-68
对于纪录片而言,对真相和事实的记录是制作的关键,观众也正因如此而在情感上被打动.纪录片选择梦想作为主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及情感共鸣性;从价值观选择上来讲,该主题的确立恰又聚合了当下社会主流文化的追求.本文选取《我就是我》《重返巅峰》《我是李娜》《梦想一代》等20部关于个人梦想的纪录片进行文本分析,从而找出其梦想话语的建构与呈现方式,并对其特征及背后隐喻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7.
侯彦恒 《青年记者》2017,(23):103-104
《新丝绸之路》的主题设置 《新丝绸之路》是2005年拍摄而成的一部十集大型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新丝绸之路”是整个纪录片的总主题,统领着整个纪录片内容的划分和组织.各个分集有各自的主题,如第三集《草原石头祭》,讲述草原民族的迁徙历史,第四集《一个人的龟兹》,讲述佛教文化与思想的传播,等等.纪录片通过还原历史上的丝路风貌和人文特色,达到让观众直观了解历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德语纪录片《中国边疆》为分析对象,透过对该片拍摄视角、文本内容与叙事手法的全面解读,点出了该片之所以能突破意识形态与文化背景藩篱,获得普遍认同的核心要素在于面向现实,客观、公正地真实记录.文章同时基于该纪录片的个案分析,提出了我国纪录片要实现真正跨文化传播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吴甜 《东南传播》2012,(1):145-146
《微观世界》和《森林之歌》分别是法国纪录大师雅克.贝汉和我国导演陈晓卿所拍摄的两部自然类纪录片。本文通过对比这两部纪录片在叙述手法和细节刻画上的差异,并对中外纪录片进行研究、探讨中国自然类纪录片在借鉴西方同类纪录片的成功与不足,为今后我国自然类纪录片的发展寻求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20.
李振宇 《传媒》2022,(3):71-72
作为一种基于传播媒介上的文化形式,纪录片对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巩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通过对文化的纪实性再现、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以艺术性的表现手法承载深刻的创作思想,让受众在接受纪录片所传达信息的同时,生成共同的意识,进而强化文化认同.具体来讲,文化认同就是特定群体对特定文化的认同感,是一种行为、生活、言语、思想等层面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记住乡愁》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打造的精品力作,通过对一城一池、一村一镇的述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强化民族认同、构建文化自信的典范.2018年4月,《记住乡愁》荣获第25届"星光奖"纪录片大奖.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显示,2020年1月2日,《记住乡愁》第六季首播,再次创造了同时段全国纪录片收视率第一的成绩,以及累计收看观众超过170亿人次的记录.可见,《记住乡愁》以乡愁的具象符号为依托,彰显了一个民族对共性文化的追溯与认同,这也是其得以成功的关键,而其参与文化认同的具体路径,则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