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生广告是一种内容与媒介高度融合的新兴广告形式,近年来在微信朋友圈中广泛传播,取得了较好的广告效果。以UTAUT模型为基础,结合微信朋友圈的媒介特性构建用户参与度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广告质量并不显著影响用户参与度,广告质量、广告契合度、广告奖励和关系强度,主要通过广告接受度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用户参与度,而绩效期望、感知风险性则会对用户参与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本文对提高原生广告的用户参与度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如何将广告信息融入用户精神和心灵层面,提升用户与品牌的情感关联成为各个媒介平台思索的难点.凤凰网引领了重视人文情怀的原生营销新潮流,推出全新的营销品牌“凤凰影响”,整合凤凰传媒集团的多个媒介平台,提供深度原生营销,实现了广告主、客户和媒体三者的共赢.本文主要以凤凰网为例,探析原生营销的创意之道.  相似文献   

3.
原生广告凭借其去广告化、用户参与、场景融合等特征,迅速成为广告商的新宠儿。那么,从跨媒介叙事视角看,原生广告是否具有以及具有多大程度的叙事性?原生广告叙事的内在机制与外部特征分别是什么?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不仅有助于推进原生广告叙事实践,也有助于丰富跨媒介叙事研究的内容。通过聚焦于原生广告产生作用的“场景”要素,本文认为,原生广告是具有叙事性的,但其叙事要素并不直接蕴藏于广告“文本”中,而是散落在文本之外的“场景”之中,原生广告的叙事需要紧密依赖于“场景”要素的激活来辅助完成。也就是说,原生广告的叙事,是一种“场景化叙事”。  相似文献   

4.
图片广告最能影响互联网用户购买行为图片形式的静态广告点击、参与度最高。2008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接触最广泛的广告形式中以图片形式出现的静态广告比例最高,为21.0%,其次是电子邮件广告,达到17.3%的比例。以文字链接和动画形式  相似文献   

5.
截至2015年年底,有22%的全球手机用户和30.6%的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安装了广告屏蔽应用,这对数字传媒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威胁到内容提供者的生存.用户安装广告屏蔽应用的主要原因是广告对用户容易造成侵扰、消耗流量、侵犯隐私以及由此造成的信息安全问题.对此,本文认为,应当根据用户对广告的容忍度选择投放方式,主动提供用户广告关闭设置,从用户体验出发选择内容发布平台,发布原生广告,通过与广告屏蔽应用开发者进行合作,来实现对广告屏蔽软件的规范.  相似文献   

6.
施雨  张景宇 《今传媒》2016,(4):85-87
软广告,是与以重复、强制性记忆的硬广告形成对比的一种新型广告形式.随着媒体技术、营销理念的不断发展,这种广告形式的外延不断扩充,包括新闻性软文广告、植入式广告、原生广告等.其中,原生广告强调"内容即广告"的概念,在其传播内容的创作中,借鉴新闻性软文广告和植入式广告的经验.通过对软广告发展的分析,提出对原生广告讯息密码、讯息诉求、讯息结构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营销3.0时代,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尝试原生广告的新型营销形式。本文基于原生广告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原生广告产生的原因、现状及各广告形式的特点,并针对其发展劣势提出自己对于原生广告问题的思考,希望对于此新的广告形式的发展提供一些策略思路。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在线视频网站用户及点击量持续高速增长,外宣视频已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形式。在线视频网站的评论功能使读者可以给出直观的观后反馈,也为翻译读者接受研究提供了全新的途径。本文通过Python工具对CGTN优兔频道热门视频评论进行抓取,研究外宣字幕翻译读者接受情况,以期促进外宣字幕翻译贴近观众期待,从而达到理想的国际宣传、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的出现让用户的时间趋于零散化和碎片化,移动客户端也应运而生,用户在移动客户端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原生广告成为应时代而生的产物。微博早起原生广告的尝试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好评,而微信朋友圈的广告的成功投放则证明了原生广告的传播精髓——价值传播,内容传播和品牌传播。这样的精髓要求有别于传统广告市场的投放,让广告商更多的将目光集中到高质量的产品内容传播而非生硬植入,对于传统广告行业是一种新的颠覆变革。原生广告在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并非首例,但传播效果的好坏更让人们深思原生广告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新媒体及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原生广告受到了广告学界和业界的重视,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从原生广告定义出发,分析了原生广告的产生背景及主要特点,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之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所谓移动原生广告,就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广告进行内容化处理,以受众体验为根本,满足受众移动化阅读需求,并与移动媒介的内容、形式进行深度融合的广告.根据ROI测量标准,优秀的广告必须具备三大特征:关联性(Relevance)、原创性(Originality)和震撼力(Impact).只有具有实用价值、新颖原创、能够与受众形成情感共鸣的移动原生广告,才能引发受众广泛关注、形成互动,进而实现广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康瑾 《现代传播》2015,(3):112-118
原生广告是近年来出现在广告市场当中的全新现象。不同于以隐蔽方式进行劝服的社论式广告和植入广告,原生广告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达到去广告化的目标,是内容营销理念在广告领域的专门化应用,其本质属性是通过融入用户的心流体验实现原生化。文章构建了一个概念模型,用于解释原生广告的六种传播要素如何对决定用户心流体验的控制感、专注、乐趣这三个关键维度产生影响。原生广告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业务规模化和伦理问题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郑子艺  丁磊 《青年记者》2017,(11):98-99
近年来,原生广告受到西方媒体的追捧,各种新兴项目不断出现,催生了媒介流量变现的春天.而原生广告在国内刚刚兴起,以《火星情报局》为代表的网络综艺节目进行了初步尝试,反响良好. 原生广告的内涵 原生广告(Native Advertising) 2012年首次出现,2013年爆红全球媒体界.有人认为原生广告的走红只是概念炒作的结果,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其实不然,原生广告是一种概括归纳之后的思路突破,它并非某一种具体的广告形式.从软文、搜索广告开始都有一定的原生意味,可以说原生广告是建立在多年广告营销基础上的理念提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原生广告从广告市场中脱颖而出,通过媒体内容与广告内容的有机融合,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奇葩说》原生广告的表达和应用方式,试以此为例来探讨网络综艺节目中原生广告的传播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韩红星  覃玲 《编辑之友》2016,(12):98-103
原生广告实现了品牌内容与媒体编辑内容的自然衔接,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呈现一派原生“狂欢”景象.“原生”不是偶然,而是媒介技术的达尔文式进阶推动下的结果,由原生广告带来媒体广告终端、内容与模式的变化,挑战了媒体的权威性,而为了避免这场“浮士德的交易”带来的负面效应,加强原生广告的监管成为美国市场媒体广告持续发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兴的广告模式,原生广告凭借其强传播性、强渗透性、强适用性和强内容性等特性具备了强大的活力,但在大数据时代,原生广告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引发用户信息保护与利用"失范"冲突、广告本质与隐匿性冲突、品牌新闻与新闻伦理冲突等一系列的矛盾问题,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尝试通过对现存的伦理困境进行剖析,提出了一定的发展出路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原生广告从近年广告市场中脱颖而出,主要是通过提供价值内容,以隐蔽的方式嵌入媒体环境,达到去广告化的目的,实现“广告即内容,内容即广告”的宣传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原生广告的概念,总结新媒体环境下原生广告的新形式、新特点,并对新媒体环境下原生广告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网络视频在中国起步公认是在2005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网络视频现状可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媒体时长迅速增长。2012年5月,在线视频用户覆盖率达到96%,用户规模首次超越搜索服务跃居第一,已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大应用。从今年1月份起,网民用于观看视频的时长超越其他网络服务,稳居所有服务首位;二是广告收入规模迅速扩大,根据艾瑞数据,今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广告同比翻番,预计将达到91.3亿元;三是市场集中度比过去几年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吕铠  钱广贵 《当代传播》2022,(1):100-102,112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智能技术体,不断改变广告传播的媒体环境和用户环境,广告逐步与媒体内容融合,彼此的边界正在消失,导致广告内容化趋势.尤其是以原生广告等为代表的广告内容化生存和发展,导致了消费者知情权的丧失、主体性的缺失、隐私的被侵犯和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等一系列传播伦理困境.对此,本文认为应实施...  相似文献   

20.
短视频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渐朝垂直化方向转化,作为垂直类音乐短视频社区,抖音在2017年异军突起,2017年下半年,抖音与Airbnb、雪佛兰和哈尔滨啤酒合作了品牌三条原生广告,再次使抖音处于行业的风口浪尖。本文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抖音平台上原生广告的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抖音上原生广告的发展原因可从用户、广告公司和品牌主三个角度来探究,发展趋势较为乐观,并给出了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