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丁颖 《东南传播》2015,(8):161-163
清朝女权思想迎来一波高峰,报刊报人进行女权启蒙,各界人士呼吁女权活动和女学创办,以秋瑾和吕碧城为代表的女权运动者规划女权道路,企图尝试构建女权"公共领域",维新派也积极推动女子觉醒,但最终清末女权仍旧惨淡收场。本文将探索维新时期在现实和理想中探索的女权报刊和报人主要的路线和失败的症结。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在西方女权运动的启蒙下,逐渐发展起来。一批先进的知识女性开始觉醒,要求"男女平权"和妇女独立自主等权利。她们通过"兴女权"、组建妇女团体、办报刊等方式团结妇女,实现了对妇女的启蒙。在这些开明女性中,深受女权运动思想影响的一大批女性报人,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形成了自己的办报思想,并对妇女解放运动和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女报人和女权运动思想家、革命家的秋瑾。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9,(2):58-68
近代女性报刊与女权运动关系密切:女报既是觉醒的知识女性表达自我诉求载体;也与"政治事件"的女权运动紧密互动、彼此形塑。民初女子参政运动中知识女性既运动"参政"又办报"议政",为女权运动与女性报刊互动关系的典型案例。唐群英、张昭汉等代表的民初女权主义者基于共同政治诉求,在舆论场域形成声援之势,借女学校、女性社团等营造女报传播网络;其办报角色定位趋向"自下而上"代表女界立言的"论政型"女报,而不同于晚清"自上而下"的"启蒙型"女报形态;意在内政、外交事件的即时评论中呈现女性"在场",勾连共和政治与女权诉求之关系。参政运动及其知识女性的媒介实践展示了她们如何在"革命"转向"共和"的"政治机会"中,藉报刊媒介在体制内形塑女性政治认同的初步尝试;也反映了其时多元政治利益表达的媒介场域,从性别平等视野审视共和政治的舆论潮。  相似文献   

4.
许朝霞 《新闻世界》2010,(10):109-110
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加速和加剧了大众媒介的繁荣与竞争,从个体被动的角度看,大众媒介正不断侵入人们的生活空间,个体被媒介呈现的机会越来越多;从主动的角度来说,大众媒介的繁荣与竞争加剧,使个体参与大众媒介内容生产成为可能。本文旨在比较媒介技术的更新给媒介呈现和个体表达两者关系带来的变化,探讨个体在大众媒介渠道不断拓展中如何实现本真表达。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9,(3):51-61
通过社交媒体的力量,"MeToo"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女性的赋权。但这场运动在行动过程中的话语表达容易陷入早期女权运动的二元对立。从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自我反思来看,"MeToo"运动作为一种实践运动,除了要解决性侵和性压迫问题,还要警惕这种激进女权运动被其他意识形态收编利用。在社交媒体的流量逻辑刺激下,男权主义和消费主义会对女性主义进行殖民化,加深普通女性群体对女权认识的本质主义,伪女权主义意识也会进一步强化"MeToo"运动中一般女性的"非此即彼"思维。"MeToo"运动要反思这种本质主义的他者化,使这场运动真正推动社会公平与女性民主化,在社交媒体的公共领域中寻找价值共存与社会共识的"中间领域",通过理性与情感共同推动保护女性的制度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文化的老年群体媒介诉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使得媒体对老年群体的关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应对白发浪潮一时成为焦点.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老年观的分析,探求中国文化对老年受众群体的影响,并结合典型古代老年媒介形象,分析处于当代复杂传播环境下中国老年受众的媒介诉求,研究新媒体在服务老年群体中的应用.在历史沿革中,老年人与媒介的关系在不断地变革与发展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却不曾减淡,影响着从古至今以老年受众为对象的传播活动.在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国老年群体的媒介诉求,新媒体的介入带来了新的变化与机遇.  相似文献   

7.
手机作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将传播权还给独立自主的社会个体,将同质化的接收群体还原为差异化的个体,将传播由单向、延时、固定转变为互动、实时、移动,并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意识的变化.启示从业人员在观念层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尊重并满足人的传播需要作为传播的出发点与归宿;在实践层面要注意媒介融合技术的运用,为优化传播效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大众传播研究历史为线,就拉斯韦尔、赫斯克以及麦奎尔的研究模式为主要对象,揭示了研究者探寻大众媒介社会位置的历史发展轨迹———个体中介———媒介组织———社会关系的联结者,并由此带来的研究框架由微观到中观,到宏观的变化。全面分析了这种种变化发展的社会及学术背景,并以社会体系、社再会组织与公众关系三个层次为总体研究框架。并以此为参照,分析了中外大众传播学研究的各自特点及其不足  相似文献   

9.
孙黎 《东南传播》2016,(3):32-34
社交媒介的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当代青年亟待认识并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不同于新媒介依赖的既有研究成果,本次研究运用美国传播学家鲍尔·洛基奇和梅尔文·德福勒提出的"媒介系统依赖理论",试图还原"媒介——受众——社会"的媒介依赖研究的基本框架,深度植根社会文化这个领域,结合青年受众群体与个人的特点,关注社交媒介技术和青年亚文化的转向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客观地分析青年受众社交媒介依赖的变化以及社交媒介依赖存在的原因,并为青年受众在社交媒介依赖中的异化问题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手机在介入人际交往中,首先,带来了互动符号系统性的改变。其次,即时协调性与永远在线,意味着人们无处可逃,被永远圈定在了社会网络中,不得不随时处于被他人连结的待命状态。同时手机又给人们带来了媒介支配上的自由。这些都隐含了一种主动与被动、积极与消极、自由与束缚的权利关系。此外,所有这些特点的融合,使智能手机开启了"人人时代",自组织特性突显,回归了个体的言论、出版自由,个体的权利得到扩展,社会自下而上的形成组织成为可能,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找到同质群体,并迅速结成社群。此外,智能手机的媒介局限性也对以此为中介的人际互动产生极大地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健 《东南传播》2012,(7):73-75
我们身处新的媒介时代,虚拟空间的布局经纬已成为现代人类寻找并确认自我身份的坐标,也同样为个体表达与彰显价值认同设下条理准则。新媒体时代下社会的进步与变迁也由于技术的渗透而表现出新的运作逻辑与实践规律,本文通过对"KONY 2012"运动的分析,以期透视新媒体时代下媒介事件的构建过程与运作特点,并试图阐释网络参与媒介事件构建背后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张明水 《大观周刊》2011,(41):38-38
清末民初时期,许多学堂出现了具有启蒙性质的学堂乐歌,大部分反映了近代女权运动或妇女解放的思想。这些学堂歌曲集中反映了清末民初以来,我国的女权运动,如批判封建礼教、提倡婚姻自由、改变生活习俗、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和要求解放独立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大众传播研究历史为线,就拉斯韦尔、赫斯克以及麦奎尔的研究模式为主要对象,揭示了研究者探寻大众媒介社会位置的历史发展轨迹——个体中介——媒介组织——社会关系的联结者,并由此带来的研究框架由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变化。并分析了这种变化发展的社会及学术背景,指出了它们的合理之处及其缺陷,提出了作者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基本认识,即以社会体系、社会组织、与公众关系三个层次为总体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在智能手机迅速普及的今天,每个个体都拥有自己相应的个人媒介平台,每个个体都成为集信息传播与信息消费于一体的信息生产消费者。在"微传播"时代媒介素养教育也需要涉及每一个个体。本文以理工院校大学生微信使用状况为例进行调查,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孙洁 《大观周刊》2011,(25):62-63
美国妇女选举权运动时美国女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自己政治上的无权地位,美国妇女奋起抗争,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妇女选举权运动。但形式上的平等并没有给美国妇女带来黄金时代,美国妇女在事实上依然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歧视.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发展给人类的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媒体世界逐渐由阅读主导转向了交流主导.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由于技术、文化、社会等因素而导致传播的不平等是产生强迫阅读形态的根本原因.而网络颠覆了这种不平等,从而使得阅读和交流并行,交流逐渐取代了阅读,成为了时代的主体声音.  相似文献   

17.
黎风  周钰棡 《今传媒》2016,(2):8-11
社会的发展史也是媒介的发展史,媒介的演变革新对社会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正如当今社会,媒介的影像时代带来了文化的"后现代":影像代替文字成为社会的主导媒介,社会话语逐渐向视觉化转型;同时,媒介的多样化促成了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决定着话语的形式和内容.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载体的多媒介共同作用,推动着信息与文化传播的"多媒介革命"进程,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介绍"多媒介革命"的概念,阐释其文化内涵,分析"多媒介革命"带来的海量影像在大众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中产生的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琪 《出版广角》2016,(7):76-78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版画艺术创作中综合运用各种材料以及新媒体技术,成为当代版画媒介更新的标志.本文以版画媒介为研究对象,对新媒体环境下版画媒介的新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敏 《新闻记者》2024,(2):31-43
新闻工作者如何理解受众,如何寻求与受众之间的连接,是媒介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前数字时代的一些经典研究认为,组织管理和专业直觉主导了媒体运作,受众事实上在新闻生产中处于边缘性地位,存在于从业者的“想象”之中。数字技术为媒体打开了受众的“黑箱”,受众变得日益数据化与可测量,带来了新闻工作者受众观念建构的背景性变化。本文在“技术的社会建构”思维下,考察了省级移动新闻客户端“S新闻”从业者的受众观念,发现“量化受众”已建构成为一种新的合法性机制,其背后的实质是平台逻辑对新闻业的渗透和改造,但S新闻的编辑室文化并不完全支持量化数据主导新闻生产,而是体现出一种与科层制组织约束、传统新闻专业主义规范、从业者个体选择等的冲突和协商。未来编辑室需要建构起清晰的价值规范、语境策略来指导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受众数据,才可能增进对受众的理性化理解及赋权。  相似文献   

20.
任何媒介形态的变化都取决于技术创新,从根本上说,没有技术发明就不会有媒介的任何变化。技术之于媒介是一股空前的推动力,每一次传播技术的进步,都会给媒介的组织形式和传播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由信息技术引发的媒介革命,带来的是过剩的同质化媒介产品,使得产品之于媒介本身的意义渐渐退居幕后,而负载于其上的“形象符号”的意义日益突显,“形象符号”因此成为后工业时代人们选择媒介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也是为什么“媒介形象”成为当下媒介研究的一个主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