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时代和受众审美需求的不断发展,电影栏目也由原先差别分明的赏析类和资讯类栏目逐渐糅合,变为多个种类的混合体。互动化、娱乐化、平民化的特征越来越凸显,草根内容生产模式、网络互动等新时代因素也为电影栏目增添了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使得受众更倾向于通过更短的时间来获取更多的实质内容。对于电影艺术也是一样,一些受众不再满足于仅仅观看电影,他们可以对电影艺术进行属于自己的二次创作,解读、分析,抑或是恶搞,并在自媒体平台上与大家分享交流,因此电影解说短视频应运而生。这样的视频媒体形式,也满足了新媒体时代的电影受众对于短时间获取电影信息的需求。因此,本文选取了如今最具有代表性的视频自媒体平台——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通过研究该网站上电影解说短视频,从受众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出发,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探讨受众对电影解说短视频如此欢迎的需求成因。  相似文献   

3.
邵仁焱  史册 《传媒》2021,(15):74-76
由于技术及观念的局限,长久以来虚拟戏剧都处于失声状态.疫情期间受制于观剧场所的封闭,线上戏剧趋于活跃.虚拟现实技术的介入满足了时代发展下普罗大众不断更新的观剧需求,赋予戏剧新的呈现方式,为戏剧艺术研究带来全新课题.为此,本文在虚拟戏剧与传统舞台戏剧的比较研究中,通过舞台与影像、主体与客体、线上与线下多维视角,深入剖析技术加持下的戏剧艺术新面貌,以期揭示戏剧艺术发展规律,促进戏剧艺术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活动,构建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文章以新闻传播学科为考察对象,对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总结线上教学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并结合线上教学模式和线下教学模式的各自优缺点,借鉴相关先进经验,从教、学、管三个方面探讨后疫情时代新闻传播教学体系"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变革之路,为进一步完善教学供给服务系统,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后疫情时代全面提升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受众对动画影像的互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理解UE时代下的交互式动画,文章以UE时代背景和受众需求为切入点,分析交互式动画的内涵及特点,并从交互式动画存在的不稳定性和局限性等方面探讨了交互式动画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交互式动画设计的重点应放在挖掘观众体验上,才能满足UE时代下受众对交互式动画感官体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民文娱消费线下受阻,需求转向线上释放,以网络游戏、网络视频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业逆势上扬,热度攀升,疫情倒逼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催生"云端"新业态.文章聚焦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现状,梳理当下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面临的问题与障碍,探索后疫情时代数字文化新业态可持续发展路径,助推文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谈话节目是电视节目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易于吸引电视观众,对社会影响巨大。它也在随着社会和电视发展而不断发展,满足受众需求。当今,谈话与娱乐,谈话与新闻,谈话与其它类型的电视节目常常融合在一起,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谈话节目也将一步呈新媒体融合,继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传播特点和电视谈话节目发展趋势,以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为对象,努力探索适合新媒体时代受众需求的谈话类节目类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融媒体时代,为满足受众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需求,提升网络新闻直播的竞争力,研究其内容与传播的优化策略。【方法】针对网络新闻直播的特点和融媒体环境下的原则,从内容、主播素质、影响力和受众互动四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结果】通过优化网络新闻直播的内容,提高新闻主播的素质,增强网络新闻直播的影响力,增加受众互动,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结论】在融媒体时代,采用新的观念、思维方式和高效机制来应对快速变化的媒体传播环境是必要的。通过优化网络新闻直播的策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满足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时代社会的不断转型,新闻媒体的受众需求和体制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媒体已经难以有效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而网络媒体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与传统媒体在相互竞争和融合的趋势下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目前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在新闻领域的互动传播与相互补充,有效满足了受众的实际需求,两者的整合已经成为新闻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就对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樊茜  王娜 《报刊之友》2011,(5):143-144
施拉姆主张受传者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的,人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愿望。笔者认为,网络受众的感情、意识、知觉和行为方式与传统媒体的受众还是有巨大差别。本文将探讨新兴征婚渠道,婚恋网站受众的心理需求情况,希望能对婚恋网站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1.
樊茜  王娜 《今传媒》2011,(5):143-144
施拉姆主张受传者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的,人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愿望。笔者认为,网络受众的感情、意识、知觉和行为方式与传统媒体的受众还是有巨大差别。本文将探讨新兴征婚渠道,婚恋网站受众的心理需求情况,希望能对婚恋网站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后疫情时代流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这一现实态势,从观影空间、受众行为、受众心理、影片内容四个维度探讨电影"流媒体化"趋势之下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包括空间变动引起的电影艺术"灵韵"的消失;受众观影行为和选择行为的再造;受众观影仪式感和公共性的流逝;以及对电影创作内容的反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后疫情时代档案工作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和复杂挑战,将呈现新的变化趋势。文章遵循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政策框架,根据后疫情时代档案工作环境和需求的变化,结合档案治理体系建设要求和档案工作实际情况,分析了后疫情时代档案工作的五大发展趋势:档案法治建设成熟化、档案资源结构合理化、档案服务方式灵活化、重点档案工作专门化、国际档案交流常态化。  相似文献   

14.
范祖荣  周建辉 《传媒》2015,(20):70-71
信息化时代,我国传统媒体开始走向并融入市场,媒体与受众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微妙且深刻的变化,从而出现了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体育信息传播模式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受众对体育信息的需求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消遣,这就要求体育信息传播模式尽快实现自我革新与转型,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5.
毛译梅  李淑亚 《视听》2022,(2):28-30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本就举步维艰的电影产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短暂的停滞期扰乱了市场的运作规律.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电影产业重迎新格局.电影创作以质量为核心,力争百花齐放,传统电影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成为发展新方向,受众消费结构与观影方式随之改变.后疫情时代,电影产业将会加快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张争  靖鸣 《新闻爱好者》2023,(11):69-72
数字时代电影受众的感知与体验发生变化,呈现从影院沉浸观影向多维知觉观影的变化趋势。电影从单一的知觉媒介,成为一种能够激发受众多感官、多行为参与的综合知觉媒介。非连续、非线性、多平台的观看方式,创造了一种碎片化沉浸的观影体验。最终电影媒介也从人类中心转向后人类中心,通过赛博格意志将电影受众与技术共生,赋能新的媒介发展。在数字媒介万物勃发的趋势下,电影媒介应积极参与融合,发展出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艺术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就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电影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新媒体技术与电影艺术相结合形成的新的影像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旨在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对新媒体影像进行分类,并对这种新的电影表现形式进行美学价值探讨,从而促进新媒体电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Web2.0时代的到来,受众已不再满足于以往的单向传播模式。社会多样化、多极化、多层化的发展使得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传播者和受众的共同参与和双向互动成为网络传播的一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节前突然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广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没有任何人能够置身其外。当前开展的全国性疫情阻击战,也是全民参与的一次声势浩大的抗疫战斗。舆论的科学引导,对夺取抗疫胜利至关重要。观察疫情暴发后的国内舆论场,舆论引导及时有力,满足了人们的相关信息需求,鼓舞了亿万人民群众团结一心战胜疫情的信心。但在某些方面也有不足,说明疫情信息传播必须以受众需求为主导。  相似文献   

20.
手机电影:数字时代新的影像传播形式100多年前,胶片电影伴随着工业时代的机械发明和进步而诞生,在100多年后的今天,手机电影作为数字时代信息媒介的产物而逐渐进入了媒介,成为3G时代新的移动媒体播放终端上新的影像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