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媒体背景下,移动化、社交化、场景化传播成为主流媒体守正创新的主要发力点,vlog作为国内新近兴起的一种视频博客,综合了移动、社交、场景等多重元素,其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深受年轻群体的喜爱并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近年来,主流媒体开始尝试用vlog+新闻的方式拓宽主流话语的传播路径,重塑影响力优势,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康辉vlog"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vlog的传播特点及"康辉vlog"带来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康辉的vlog在引发全网关注,为主流话语赋能的同时,也面临着新闻娱乐化、创新压力大、受众注意力偏移等挑战。  相似文献   

2.
郝昭 《声屏世界》2021,(2):23-24
融媒体语境下时政新闻报道如何吸引受众是当下时政新闻报道亟需创新之处.在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当中,主流媒体虽然掌握着足够的话语权,但话语力却有限,面临着政治文本较为保守、影响力不足等困境.而在媒体融合走向纵深发展的时代语境下,时政新闻报道也在吸引受众、增强群体认同层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探索出了三条较为有效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时政新闻是舆论引导和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对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重大。在融媒体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传播效率,时政新闻工作者应掌握受众的阅读习惯,转变陈旧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使时政新闻更加接近百姓,服务百姓。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传播的特征,然后从重构新闻用语表达方式、打造多平台立体化矩阵、打造用户参与的传播模式、持续深耕新闻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融媒体时代做好时政新闻报道的策略,希望能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各大媒体平台为了抢占市场,拓宽生存空间,都逐渐开始另辟蹊径,积极探索更加具有传播优势和社会影响力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在短视频风靡一时的背景下,很多新闻记者都开始运用vlog来创新和丰富时政新闻报道的形式,从而拉近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基于此,本文充分阐述了Vlog时政新闻报道的主要特征,并深入剖析了Vlog时政新闻报道的优势,进而为时政新闻Vlog中出镜记者的报道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申林  史文思 《传媒》2020,(10):49-52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时政新闻与融媒体环境相适应呈现出新变化。时政新闻主持人如何在融媒体环境下塑造适宜的媒体形象,是亟待研究的问题。随着时政新闻报道方式的转变,主持人的作用更加凸显,消弭与受众间的距离感,不断加强互动是主持人塑造亲近感形象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央视主持人康辉的Vlog为例,探究时政新闻主持人如何改变播报方式,拓展报道范围,打造IP化和“超链接”化的媒介形象,使其更加人格化、多元化、立体化。  相似文献   

6.
融媒体时代,Vlog作为深受受众喜爱的短视频类型已经被传统主流媒体广泛应用于新闻生产中,成为主流媒体创新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但是在当前的Vlog新闻生产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主流媒体采取切实可行的优化生产策略加以有效解决,才能扩大Vlog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牛思明 《新闻传播》2023,(17):99-101
时政新闻是我国媒体在报道政治层面的重要内容,在融媒体的趋势下,传统的时政新闻播报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新闻质量的要求。文章立足于融媒体视域下,对如何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进行了探究,以期依托融媒体传播,来拓宽时政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下,新闻报道的渠道愈加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传统媒体遭受着巨大冲击,新媒体日益蓬勃发展。由于时政新闻本身拥有引导性强、政治性强的特点,撰写时非常重视权威性,内容相对枯燥,如何在融媒体时代让时政新闻报道更好地融入到新闻宣传之中,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探讨关于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时政类新闻报道的多样性,也提高了人们的关注度。但是在新时期时政类新闻要想发挥其作用与价值,则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改革与创新。本文主要从理论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了融媒体时代下时政类新闻的改革以及创新,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陈旭鑫  李元有 《声屏世界》2022,(4):95-97,107
县级融媒体是党领导下的县域新型主流媒体,承载着引导和服务群众、打通新闻宣传"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职责.基于新闻叙事和话语理论,文章以国内若干县级融媒体的服务性新闻为案例,运用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法,重点探讨县级融媒体服务性新闻的话语模式与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11.
杨波 《新闻前哨》2022,(5):63-64
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使得传统的舆论生态环境与媒体格局被打破.短视频的制作成为了展现人民群众舆论观点的重要方式,在传播思维、传播内容等各方面都对传统的时政类新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全新的时代要求,针对时政类新闻短视频的传播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再从先进技术运用、专业性、UGC共同发展三方面提出了时政类新闻短视频的发展策...  相似文献   

12.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已无法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多元化需求。Vlog作为时政新闻领域中出现的新形式和新样态,符合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传播趋势,不仅丰富了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也对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产生一定影响。作为一种专业内容生产机构的"跨界"成果,主流媒体纷纷找准机遇,将严肃的时政内容融入个性化表达方式中,创新了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实现了新闻报道内容的立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13.
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成为行业焦点.为此,本文分析了"短视频+新闻"报道优势,总结了"短视频+vlog""短视频+移动直播""短视频+动画""短视频+航拍"等四条创新发展路径.旨在助力短视频开辟新闻报道新方式,破解新闻报道创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杨波 《新闻前哨》2022,(4):38-39
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使得传统的舆论生态环境与媒体格局被打破.短视频的制作成为了展现人民群众舆论观点的重要方式,在传播思维、传播内容等各方面都对传统的时政类新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全新的时代特点,针对时政类新闻短视频的传播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再从先进技术运用、专业性、UGC共同发展三方面提出了时政类新闻短视频的发展策...  相似文献   

15.
时政新闻报道涉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是新闻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新闻宣传中的"重头戏",如何有效提升时政新闻的影响力,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笔者结合自身参与的一系列河北日报报道案例,对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实现时政新闻报道"质""效"齐升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向秀  龙科 《新闻前哨》2023,(5):46-47
融媒体环境下,舆论生态的改变、新传播理念的引入、新技术手段的运用等推动了时政新闻报道的突破。本文以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2023年省两会报道为例,分析探讨湖北广电紧扣“讲好故事”这一法宝,辩证处理“深”“浅”文章,在广电媒体时政新闻报道领域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7.
陈增伟 《东南传播》2023,(12):56-58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凭借内容新、速度快、形式灵活、互动性强等特质,成为受众新宠。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今天,主流媒体能否通过这种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高质量新闻宣传,值得每一位媒体从业者思考。县级融媒体中心肩负着新闻宣传“最后一公里”重任,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阶段,用好短视频形式实现新闻报道的高质量传播,值得县级融媒体中心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媒体融合语境下,技术的不断创新变革,使得新闻的可视化报道逐渐成为常态,并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态势,尤其是在全国“两会”等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表现更为明显.时政新闻报道是我们日常报道中的热点和焦点,但往往也是难点.如何让时政报道在解读国家大政方针、重要议题时,通俗、易懂、接地气,这是长久以来主流新闻界期待突破的问题.而当可视化触碰时政报道,全国“两会”报道便别开生面.为此,文章选取了人民网等七家媒体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可视化报道产品作为研究样本,着重分析了其可视化产品的话题分布、话语特征、表现形态等特点,以探究当下时政新闻可视化报道的创新路径和提升空间,为时政新闻融合报道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与旧的交织中,融媒体时代不期而至。特别是近几年来网络技术更加显示出它强大的力量,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正在改变并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新闻报道积淀的模式、规范正不断的被冲击被淘汰,在这个全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如何进行融媒体报道也值得思考,本文结合具体的例子对时政新闻应该如何进行融媒体报道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5G的出现带来短视频社交平台的活跃和新媒体的大量涌现,也催化了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加速布局短视频平台。主流媒体利用短视频平台构建起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矩阵,是适应当下新闻传播载体和介质不断发生变化的需要,通过优化和整合自身的传播载体,增强主流媒体的竞争力,并将主流媒体自身的优势和新媒体技术更好地融合,同时,进一步稳定主流媒体的用户群和用户黏性。主流媒体还将通过建设自有短视频平台的方式,加速主流媒体短视频矩阵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