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故事叙事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分析《大圣归来》与《大闹天宫》两部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寻找到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成长过程中叙事策略的变化及现象予以归纳.希望能提炼出动画电影现代化叙事策略的共性特点,对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动画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近几年不断有制作精良的国产动画电影涌现在大众视野之内。纵观中国动画艺术近90年的历程,国产动画电影在曲折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在瓶颈中创新,从而走进当代世界。在后现代主义审美时代,国产动画电影不断确立其当代性的过程,也是自我民族性确认和回归的过程。在当代文化语境之下,中国动画电影艺术如何以民族话语来谋求创新发展,是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的艺术前沿命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电影是中国电影文化不可缺少和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动画电影需要重视民族题材的开发和创新,提升中国民族题材动画电影文化的魅力和审美价值,从而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4.
刘丝雨 《东南传播》2020,(12):56-59
动画电影在中国电影历史中有过辉煌,也遭遇到发展瓶颈,然而其始终在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又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中国学派"的代表作品可谓是中国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优秀模范,通过对其和近年国内优秀动画电影作品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解析,将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提供经验。结合近年国内优秀的动画电影案例,探讨在文化融合语境下动画电影的创作者从"跨文化价值观的表达"和"动画技术的运用"中应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邓兴兴 《传媒》2015,(23):65-67
3D动画电影《兔侠传奇》具有浓重的中国特色,深刻诠释了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兼爱、诚信等精深的哲学思想.本文从影片的文化内涵、场景、色彩及声音等方面探讨其蕴涵的中国元素,分析传统文化的艺术美感和影响,有助于消解西方强势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与影响,促进我国动画电影产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心成立以来,出产的电影一直以强劲势头在世界电影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动画电影更是风靡全球.文章以迪士尼动画电影为例,从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多元化价值追求、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文化演进,以及营销传播艺术与原创动画技术的完美结合三个方面,对好莱坞动画电影在全球传播的文化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以期给中国动画电影的全球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观看了不少宫崎骏创作的动画电影后,可以发现其作品中涉及的文化元素琳琅满目,古今内外.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虽然网罗了世界各国的诸多元素,但这些文化元素在作品中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毫无突兀感,使得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本土民族特色,却又不乏丰富的创新力和多元的吸引力.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成功带给我们不少启发和灵感,希望本文可以为中国动画事业的发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8.
高湘琳 《视听》2022,(5):99-101
中国动画电影在创作初期以"中国学派"享誉世界,又在近几年飞速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量的非遗元素为中国动画电影注入了浓厚的"中国风".中国动画电影在选材上借鉴流传民间的非遗文学故事,将非遗元素与动画电影的题材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与探索,并在视听方面对非遗进行直观的运用与呈现,使非遗在动画电影中从过去言传身授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芳  李凤 《今传媒》2014,(8):100-101
在世界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文化融合已经日趋激烈,电影市场的竞争也日渐残酷,众多动画电影制作者都在思考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方向和出路。同样的东方大环境,日本动画电影的迅速崛起带给中国动画电影新的希望。宫崎骏动画的成功有着不可忽视的必要条件,我们应当如何汲取其中的营养。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宫崎骏动画的成功因素,期望为中国动画电影走出困境寻找到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画电影起步较晚,其影片中的反派角色形象经历了早期的趣味性尝试影片、建国后的教化性影片与商业化背景下的娱乐性影片三大阶段,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无绝对反派的新式剧作模式。本文梳理了相关文献,纵向比较了中国动画电影中反派角色形象的历史变迁,横向比较了中美、中日动画电影中反派角色形象的差异,结合反派形象所蕴含的伦理色彩进一步揭示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观念,综述了中国动画电影中反派角色形象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自199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宝莲灯》算起,中国动画电影长片的产业化发展至今已历十三年;而真正发力则是在2004年以后,以党中央及相关部委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为标志,中国动画电影长片借力于经济转型背景下文化产业政策的战略性调整,以及内地电影市场本身的井喷式勃兴,开始逐步摆脱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的产业发展弊端,走上了一条产量由少到多、技术由粗到细、市场由弱渐强的发展道路。分析2012年国产动画电影市场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动画电影产业所存在的一系列转型升级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迪士尼作为世界娱乐巨头,其制作的动画电影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刻画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女性形象.从《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到最近上映的真人版《美女与野兽》,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中女性形象生动而鲜明.本文通过对迪士尼电影女性经典形象的分析,看20世纪以来,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石虹  宋戈 《传媒》2016,(17)
将地方文化融入动画电影中,是好莱坞动画创作青睐的表达方式。在上世纪的《阿拉丁》《花木兰》《埃及王子》等作品中,地方文化单一化、指向性强的表现特点明显,而当下的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疯狂动物城》等作品中,地方文化表现得更加分散化、多元化,这体现出好莱坞在动画创作思维上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这种现象发生的时代和文化背景进行研究与分析,思考这一变化趋势对当前国产动画电影创作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刘雨桥 《出版广角》2018,(13):65-67
在当前"政策+新媒体+需求"的促动下,我国动画电影在各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创作了《大圣归来》等优秀的动画电影,但这样的作品屈指可数.文章基于多元文化时代背景,分析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提出树立民族化发展方向、覆盖全龄化受众以及构建产业化发展路径,以实现国产动画电影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石虹  宋戈 《传媒》2016,(17):72-75
将地方文化融入动画电影中,是好莱坞动画创作青睐的表达方式。在上世纪的《阿拉丁》《花木兰》《埃及王子》等作品中,地方文化单一化、指向性强的表现特点明显,而当下的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疯狂动物城》等作品中,地方文化表现得更加分散化、多元化,这体现出好莱坞在动画创作思维上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这种现象发生的时代和文化背景进行研究与分析,思考这一变化趋势对当前国产动画电影创作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陈超 《传媒》2015,(21):62-64
色彩是动画电影中最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当前我国动画电影由于过多效仿西方动画的配色理念,造成了民族文化底蕴的缺失.本文以《大闹天宫》和《山水情》两部经典国产动画电影为例,通过对影片传统文化色彩特点的探求,指出我国传统文化的色彩语言是影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认为坚持本民族色彩文化之源,在保持民族性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动画的色彩理念,才是我国动画电影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我国的两部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的生产制作为例,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动画电影发展中的文化趋同与杂糅共生的状态.全球文化传播并不只是单向的文化运动,它包含着全球化与地域性、同质化与异质化这两种文化力量的对峙和互动.  相似文献   

18.
吕颖 《出版广角》2015,(14):90-91
电影能够通过视听语言直接展现影片的情感内涵和表达主题,这是电影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温莎·麦克凯创作的动画电影是美国动画电影界的重要代表,其影片风格对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温莎·麦克凯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魅力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的回归是动画电影业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长安三万里》上映后,立即引发了“破圈”效应,不但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还开创了历史文化人物在国漫领域的历史叙事新模式,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案例。本论文试图把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放在中国动画电影史的长河中,分析其再次回归的主要原因、改编特征,剖析近年来动画大电影的影像叙事方式和营销传播逻辑,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策略的角度,解读《长安三万里》如何主动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协同,寻找到政治、市场与艺术的平衡关系,以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规律和脉络。  相似文献   

20.
姚抒岑 《视听》2023,(4):33-36
跨媒体叙事是一种融合文化的呈现,融合由“自上而下”的公司资本推动,而“自下而上”的消费者反向作用也成为跨媒体叙事的新动力。纵观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抱持开辟“中国动画电影宇宙”的宏大愿景,开发端整合中国传统文化IP资源,将其作为建构跨媒体叙事“元文本”的可行性路径,消费者摒弃被动的参与者身份,试图与开发端形成“协作”关系,“主动探索”的参与模式成为跨媒体叙事语境下消费者的显著特征。中国动画电影所展现的跨媒体叙事在当下处于萌芽阶段,但仍然勾勒出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