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工科建设中产教协同育人是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分析印度工程教育中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领域的产教协同育人实践,发现跨国企业投资和印度国家人才发展策略共同推动了产教协同育人发展,大学与企业都在产教协同育人中获利,双方采取了基于课程合作和基于项目合作两种主要实践模式。我国产教协同育人的发展需要政府鼓励特定行业人才培养并建立中介机构,企业要采取实际行动参与产教协同育人,高校产教协同育人应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得到广泛认同和接受。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实际,在与企业协同育人的实践中创新合作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文章通过对多元多维模式探讨研究,以当前校企协同育人具体实践为例,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及实践发展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高职特色育人机制,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3.
向俊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收录汇总):49-54
在当前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得到广泛认同和接受。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实际,在与企业协同育人的实践中创新合作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文章通过对多元多维模式探讨研究,以当前校企协同育人具体实践为例,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及实践发展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高职特色育人机制,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高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逐渐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创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意在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办学机制贯彻于教学实践改革的全过程。本文首先强调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必然选择这一理念,针对协同育人对社会的服务能力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应用型高校人才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要求企业营销人才具备网络技术和营销技术集于一身。培养企业所需营销人才是高校的责任,高校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更是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关键内容。本文指出当前高校营销实践教学的课程实训保守、校内实训过于肤浅、校外实训脱离企业经营需求、毕业设计流于形式和实践教学管理不当等问题,强调互联网时代下营销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差异化营销人才培养策略为指导,提出优化课程实训搭乘"互联网+"快车、优化校内实训服务企业电商市场、优化校外实训提炼特色培养、优化毕业设计流程数据管理强化成果、优化实践教学监督和保障等对策,为高校营销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需求营销是随着市场营销理论和营销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出现的一种创造需求、创造市场的营销方式。需求营销要求企业通过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现实欲望,创造需求。我们的企业要做到需求营销,就需要以顾客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研究消费者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进而满足需求,方便需求,最大限度地沟通需求,服务需求,进而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与消费者的感情沟通。  相似文献   

7.
目前,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中仍然存在教师思政教学能力不足、思政设计融入不够、机制协同不充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在托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当:强化专业课教师实践育人意识与情怀;优化托育课程的思政教学组织及设计;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三个方面加强托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以期提升托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但受到条件所限,这门课程的教学往往存在实践条件与教学要求不匹配,双师素质教师不足等困境,为解决以上困境,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视角,重新构建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势必能有效改善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出对口性强、适用度高的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9.
以校企协同育人为视角,研究促进HR必备实战技能的提升路径,能够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本文以分析校企共育HR必备技能实战技能要素为切入点,分析校企共育HR必备技能实战技能的运行目标、运行动力、运行模式和运行环境,从合作协议、组织机构、沟通渠道和长效联动机制等方面探索校企共育HR必备技能实战技能的路径,并提出政府、高校和企业协同保障校企共育HR必备技能实战技能的实施效果,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营销人才需求旺盛,但是错位的人才培养难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企业的专业性要求营销人才的复合性,因此高职学院可以在理工类专业开设营销辅修专业,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同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高职营销专业必须把造就高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理念,把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实战能力作为教学过程主线,把塑造创业型实战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本文论述了依据课业实训教学与创业实践指导一体化的设计思想,将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训练纳入教学过程,使其成为高职营销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并积极探索"课业实训"与"创业实践"协同发展的高职营销专业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深入挖掘与电气控制与PLC控制技术密切关联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采用教师重点知识讲授、拓展知识和通识知识线上平台自学、思政元素视频播放、疑难知识小组讨论、项目化实验验证和团体企业见习等教学手段,探索并实践了课程思政对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起到的积极作用,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中发挥了协同育人作用,担负起教育教学责任。  相似文献   

13.
加大校企“双主体”共建共管企业学院的推进力度,筑牢专业“人才共育、成果共享、资源共用、责任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是党中央对新阶段职业教育所明确的全新的时代要求。唯有立足学校定位、服务面向和特色优势,唯有坚守以专业企业学院协同育人为初心做好顶层设计、坚持以增强适应性为指针系统重塑专业群结构、坚定以服务发展为价值取向全面提升教育能力与服务能力,才有可能合力培养和精准供给行业企业所急需的产业大军,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关注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并有效激发企业重要育人主体作用,最终助力实现更有质量的校企校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做好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构建高职班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通过班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的运行实践,形成育人的有效合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5.
"以就业为导向,为就业服务"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把这个目标落实到实处,除了转变教育观念,面向经济发展,加强与企业行业的联合之外,应该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有机结合的高职院校交叉互动型教学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满足职业人才成长需要,真正承担起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高校和企业双主体角度出发,剖析校企合作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双主体之间的利益需求为基本出发点,研究基于校企双主体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内容包括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二维实践教学体系效果的评价方法,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双主体的优势,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协同互动、共赢发展,为社会和经济产业的发展转型培育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求,为此提出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机制创新。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环节,完成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机制创新包括构建多元化育人机制、创建校企联合机制、完善实践育人管理和运行保障机制、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四个创新项,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以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群并适应其要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满足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基层一线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究沙盘模拟课程的实践教学,以更好地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高职人才对"学历、技能、素质"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高职教育整合校企资源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是改革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路。文章结合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双元制工学结合"的建设实践,对高校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进行探索,从个案研究拓展到总结共性经验和可行性路径,以期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校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力量,协同育人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手段.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起了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课程思政的关键是发挥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效应,构建好三全育人大格局,提高第一、第二课堂的协力,架构起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路径,形成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合力.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水平,以思政课为基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精神文明,改革创新精神,增加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融合,实现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