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分子蒸馏技术被应用于从山苍子油中制备高纯柠檬醛.研究采用GC-MS内标法测定柠檬醛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蒸馏温度、蒸馏压强和进料速率对柠檬醛纯度和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柠檬醛纯度和得率的综合权重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将正交实验得到的重组分混合,进行重组分二次蒸馏实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蒸馏温度55℃、蒸馏压力266 Pa、物料流速20 mL·min(-1)的条件下,柠檬醛纯度和得率分别为96.9%和80.4%;在蒸馏温度105℃、蒸馏压强266 Pa、进料速率20 mL·min(-1)的条件下,柠檬醛纯度和得率分别为96.9%和80.4%;在蒸馏温度105℃、蒸馏压强266 Pa、进料速率20 mL·min(-1)的条件下,重组分二次分子蒸馏的柠檬醛纯度和得率分别为97.7%和91.7%.研究所确定的工艺条件,能有较好的柠檬醛纯度和得率,能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可为未来工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商洛学院学报》2015,(6):67-70
选用磷脂酶D作为工具酶,在异辛烷、正丁醇和水构成的微乳体系中,进行了蛋黄磷脂酰胆碱的精制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工艺条件为:卵磷脂浓度为0.24 g·m L(-1),卵磷脂与氯化胆碱质量比为7:1,加酶量为11.0 mg·m L(-1),卵磷脂与氯化胆碱质量比为7:1,加酶量为11.0 mg·m L(-1),反应温度为40℃,反应起始pH为4.0,在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磷脂酰胆碱的转化率达84.5%。  相似文献   

3.
<正>一、狠抓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例1 80℃时,纯水的pH值小于7,为什么?参考答案:已知室温时,纯水中的[H+]=[OH+]=[OH-]=10-]=10(-7)mol·L(-7)mol·L(-1),又因水的电离(H2O幑幐H++OH-)是吸热反应,故温度升高到80℃,电离度增大,致使[H(-1),又因水的电离(H2O幑幐H++OH-)是吸热反应,故温度升高到80℃,电离度增大,致使[H+]=[OH+]=[OH-]>10-]>10(-7)mol·L(-7)mol·L(-1),即pH<7。答案是:因室温纯水的pH=7,升高到80℃,电离度增大,使[H(-1),即pH<7。答案是:因室温纯水的pH=7,升高到80℃,电离度增大,使[H+]=[OH+]=[OH-]>10-]>10(-7)mol·L(-7)mol·L(-1),则pH<7。  相似文献   

4.
采用湿法工艺对高岭土原土进行改性,制备了黄原酸基高岭土(XK).通过FT-IF、SEM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XK已成功合成;XK对亚甲基蓝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其突出的优点是处理后固液分离简便快速.通过单一因素研究得出,最佳实验条件:在25℃,p H=8.09.2、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50mg·L9.2、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50mg·L(-1)、XK的用量为2.5g·L(-1)、XK的用量为2.5g·L(-1)、吸附作用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甲基橙的去除率可达到99.65%,处理后残余甲基橙的浓度为0.5250mg·L(-1)、吸附作用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甲基橙的去除率可达到99.65%,处理后残余甲基橙的浓度为0.5250mg·L(-1),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
以野生蒲公英和绿茶为原料,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营养保健天然饮品。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优化蒲公英汁制备工艺为:料液比1:16、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100 min,绿原酸含量为5.892μg·mL(-1);以复合饮料的感官评价为指标,优化蒲公英茶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白砂糖添加量11%,柠檬酸添加量0.05%,蒲公英汁与绿茶汁比例为1:1。由此工艺条件生产的蒲公英茶饮料中绿原酸含量约为2.900μg·mL(-1);以复合饮料的感官评价为指标,优化蒲公英茶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白砂糖添加量11%,柠檬酸添加量0.05%,蒲公英汁与绿茶汁比例为1:1。由此工艺条件生产的蒲公英茶饮料中绿原酸含量约为2.900μg·mL(-1),色泽淡黄,酸甜适口,营养丰富,具有蒲公英和绿茶特有的香味和滋味。  相似文献   

6.
采用湿法工艺对高岭土原土进行改性,制备了黄原酸基高岭土(XK).通过FT-IF、SEM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XK已成功合成;XK对亚甲基蓝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其突出的优点是处理后固液分离简便快速.通过单一因素研究得出,最佳实验条件:在25℃,p H=8.09.2、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50mg·L9.2、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50mg·L(-1)、XK的用量为2.5g·L(-1)、XK的用量为2.5g·L(-1)、吸附作用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甲基橙的去除率可达到99.65%,处理后残余甲基橙的浓度为0.5250mg·L(-1)、吸附作用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甲基橙的去除率可达到99.65%,处理后残余甲基橙的浓度为0.5250mg·L(-1),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7.
<正>一、基础概念题例1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_2(g)幑幐CH3OH(g)ΔH<0,各物质的浓度如表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4min内用H_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4min内用H_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1)·min(-1)·min(-1)B.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2.5%C.反应在第2min时改变了条件,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以尼龙酸下脚料为原料,用硫酸作催化剂,采用其与异丁醇直接酯化,通过二次蒸馏,制取4,5,6-二羧酸二异丁酯,确定工业生产的最佳操作条件:4,5,6-二羧酸:异丁醇为1:1.65~1.80;催化剂硫酸加O.5%左右;酯化温度为145℃~150℃;中和液酸值为0.05mgKOH/g以下;第二段蒸馏釜真空度为0.09MP_a以上;蒸馏温度在210℃~250℃之间,产品是聚氯乙烯的耐寒型高效增塑剂。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种双黄消渴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以薄层色谱法鉴定双黄消渴颗粒中黄芪、黄连、赤芍3味药材,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Waters Xbridge Shield RP18(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条件:乙腈-水,流速1.0 mL·min(-1),柱温40℃,漂移管温度70℃,进样量为20μL.结果:采用所建立的TLC方法鉴别黄芪、黄连、赤芍等药材时,斑点清晰且分离度好,不产生黄芪甲苷的阴性干扰.黄芪甲苷在14.82~148.2μg·mL(-1),柱温40℃,漂移管温度70℃,进样量为20μL.结果:采用所建立的TLC方法鉴别黄芪、黄连、赤芍等药材时,斑点清晰且分离度好,不产生黄芪甲苷的阴性干扰.黄芪甲苷在14.82~148.2μ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与相对应的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1%.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准确性高且易于操作,可用作双黄消渴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以廉价的松节油、马来酐、多元醇、油酸等原料、采用多嵌段,部分接枝新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TMA多嵌段聚酯树脂.讨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异构化及Diels-Alder反应,应用3%的ZnO+B复合催化剂,反应温度160-195℃(3.0h),酯化反应温度为220℃-240℃(5.0-6.0h),目标产品的mp=92℃,molecula weight MN=5246-7456.酸值≤12mg,KOH/g,羟值=4-l0mg.KOH/g.用IR、TGA、1H-NMR谱等手段进行结构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EO-TMA-TMP-TMA(])n为主要共聚单元序列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