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运动员风险分类及管理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运动员风险的角度提出了运动员风险的定义,及运动员风险的客观性、偶然性与必然性、损害性、复杂性、可变性五个特征,又将运动员风险从运动成绩、运动寿命、运动项目、主客观环境、可预见风险和不可预见风险及其他风险六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分别从运动员运动成绩,运动员运动寿命,运动员从事的运动项目,运动员所面临的主客观环境,可预见风险和不可预见风险及其他运动员风险六方面将运动员风险进行细分;然后,按照制订运动员风险管理计划,运动员风险的识别,运动员风险的评估,运动员风险的预警,运动员风险的应对的步骤提出运动员风险管理应对措施;最后,概述我国当前运动员风险管理现状并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运动员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运动员风险管理法制建设,加强我国运动员风险意识教育,发挥保险的作用并发展运动员保障基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高水平运动员幸福感现状,作者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对江西省6所高校的216名高水平运动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高水平运动员幸福感处于较好水平,幸福感各维度得分普遍偏高;高水平运动员的幸福感在是否独生子女、来源地、运动年限、运动级别、运动项目等因素上呈现显著差异。独生子女运动员比非独生子女运动员拥有更高的幸福感,来自城镇的运动员幸福感高于来自农村的幸福感,运动年限较长的运动员拥有更高的幸福感;运动级别越高,运动员幸福感水平越高;网球、足球、篮球、排球及健美操运动员具有较高的幸福感,毽球运动员幸福感程度最低;不同性别和学业状况的高水平运动员的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见高水平运动员幸福感状况良好。关注高水平运动员的幸福感,关系到运动员的素质发展和体育竞技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     
在中国,运动员一般分为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少年级运动员五个技术等级。武术、围棋运动员的技术等级名称又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田径跳跃项目运动员、短跑项目运动员、投掷项目运动员,篮球项目运动员,体操项目运动员下肢肌肉的连续跳跃能力即爆发性用力水平进行动力学的测试,通过比较分析力的均值与力的峰值以及力的梯度值可知:跳跃项目运动员的连续纵跳能力优于短跑、投掷、篮球、体操项目运动员,体操项目运动员较弱.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美国NCAA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认识、运动员招生资格政策和在校的文化学习管理政策,比较分析了我国高校在运动员文化学习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我国高校运动员文化学习管理提出了要提升对运动员文化学习问题的认识、要加强运动员招生的管理、要严格运动员在校的文化学习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残疾人田径运动员、教练员及生活指导员进行访谈和实地调查发现,残疾人田径运动员训练中存在依赖性强、注意力分散、意志薄弱及自信心不足等问题,运动员自身因素及运动队伍管理体制不完善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重视残疾人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加强教练员心理训练培训、加大运动员心理训练力度、提升运动员待遇等对策,以提升残疾人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7.
马达 《新疆教育》2012,(21):29-29
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近些年来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通过对近几年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运动员在国际赛事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的国际赛事成绩呈上升趋势,女运动员的成绩好于男运动员,男运动员与国际优秀男运动员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女运动员已经与国际优秀女运动员的水平十分接近。认为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具有运动员年龄、运动员梯队结构、资金投入、国内与国外项目发展差距较小等发展优势,项目发展前景广阔,有希望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实现奖牌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所有运动员的年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7.41岁,主力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7.72岁;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运动员平均年龄在增加,竞技水平越低,运动员平均年龄离散程度越大;各位置运动员年龄顺序为守门员>后卫>前卫>前锋,且守门员的年龄差距最大;大洋洲、欧洲、美洲运动员平均年龄大于亚洲、非洲运动员,不合理的年龄结构是亚非球队成绩差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诠释"心理契约"的内涵,对"心理契约"理论在运动员管理过程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从事运动队的管理者应通过尊重运动员、关注运动员的合理期望、构建与运动员的信任关系、彼此间加强有效沟通、实施公平合理的激励政策、完善运动员的发展规划,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运动员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多元智能是智力、心理选材的一部分,也是运动员科学选材内容和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山西省摔跤柔道运动员多元智能的测量与研究结果表明:一级以上摔跤柔道运动员的人际、自我认知智能高于二级运动员(P〈0.05),格斗类竞技体育项目高水平的训练,有助于运动员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提高;一级以上摔跤柔道运动员的博物学家智能明显低于二级运动员(P〈0.01),应加强高水平摔跤柔道运动员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和学习;女子摔跤柔道运动员的身体运动、音乐智能高于男子运动员(P〈0.05),这与男、女间相关的遗传因素不同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叶平等人编制的动机C量表对健美操、篮球两个不同专项体育专业运动员的竞技动机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健美操与篮球运动员的社会认可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表现在健美操运动员的社会认可分数高于篮球运动员;(2)健美操运动员与篮球运动员的娱乐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表现在篮球运动员的娱乐测度高于健美操运动员;(3)健美操与篮球运动员在竞技水平提高、感性体验、努力取向三个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邹红  王志刚 《西部素质教育》2019,(24):196-196,207
文章首先分析了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退出训练的原因,然后提出了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退出训练的对策,包括提升高水平运动员的内部动机、建立完善的高水平运动员奖励机制、建立完备的高水平运动员保障机制、打造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  相似文献   

13.
徐伟 《教师》2009,(10)
本文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文化素养有助于提升足球运动员训练水平、比赛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影响足球运动员退役后融入社会,因此培养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养至关重要.笔者建议在训练体制上进行创新,重视对运动员文化素养的培养,并且提倡运动员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4.
高玉花  修艳 《文教资料》2006,(22):166-167
在总结国内外运动员性格特征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运用“WT运动员性格测量表(WTCAIA)”对26名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14名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优秀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具有自控性、进取性、灵活性等性格特征。最后,对优秀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优良性格特征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体育运动的训练、比赛和恢复期,运动员的饮食营养问题越来越受到教练员的重视。但不同项目运动员对饮食中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又有明显差异。本文从运动员对糖、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以及维生素的不同需求和补充,来讨论耐力性项群陆上项目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合理营养问题,以促进教练员、医务人员合理调配运动员的膳食结构,保证运动员的营养需求,辅助运动员发挥更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散打运动对运动员的各反面要求都很高,其中判断能力就是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运动员必须要有极好的判断能力。本文通过对散打运动员判断能力培养的论述,指出了影响判断能力的主要因素:时机、思维和反应、竞技意识、时空感,提出培养散打运动员判断能力的训练方法,从而提高散打运动员的判断能力,增强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中美运动员形象侵权典型案例的比较与分析表明:与美国运动员相比,我国运动员形象权的特殊性决定了保护的特殊性.目前我国运动员形象权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运动员形象利益归属问题;我国现行的体育管理体制问题;相关法律问题.针对我国运动员形象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运动员形象权保护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沟通关系到教练员与运动员和谐关系的形成,关系到运动员科学的训练与比赛.想要找到教练员-运动员沟通与一般人际沟通的区别,首先就要了解教练员与运动员沟通的种类,其次才能进行区分.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对比法等研究方法,将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沟通分为三类:即日常沟通、情绪情感沟通、专业技术沟通;并对教练员-运动员沟通与一般人际沟通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来帮助教练员-运动员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的沟通与一般人际沟通的区别.试图为教练员与运动员更加有效的沟通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影响举重运动员比赛成绩发挥的原因除了技术、体力、准备活动、伤病、体重等因素之外,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不佳是直接影响试举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做好研究分析,降低举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波动,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水平得到发挥,是目前许多举重教练员最为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法、数据统计法,对举重运动员赛前训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举重运动员通过赛前科学的心理训练,能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让运动员在精神上放下负担更好的发挥最高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在宁高校的3支舞蹈啦啦操队60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对影响舞蹈啦啦操运动员的表现力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包括运动员对音乐的理解、运动员心理素质、成套动作的编排是否合理、运动员的体能等。建议:加强音乐与表现力结合训练,体会音乐特点,表现音乐风格。积极营造比赛氛围,增进运动员自信,提升赛场心理素质,进一步巩固运动员专项体能,结合啦啦队整体风格,编排艺术性价值高的舞蹈动作组合,迎合并刺激队员的表演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