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获取知识重在兴趣.在美术教学中,要使学生能顺利并乐意去探究和获取知识,教师要为学生做一些铺垫工作,激发其学习热情.而只有对学习美术产生兴趣,学习美术的热情才能调动起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开展丰富的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美术教学展示作为素质教育成果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学期的节假日前,笔者都组织学生将自己书画作品或手工作品参加"比一比,看一看"的比赛活动.通过这些比赛让他们感到艺术无处不在,只要自己稍微留心一下身边的生活,就能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由此产生创造美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鼓励作为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在美术教学中,我尝试采用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中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之美去感受艺术的熏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应用于美术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因为这样既能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又能带动学生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本文就美术学科教学中通过与信息技术、语文学科、历史学科及其他学科在教学中的关联来促进美术教学的做法作了详解。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美术教学让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喜爱这门课。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一、激发学生兴趣1.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想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得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给  相似文献   

5.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欣赏已贯穿从小学至大学的审美教学全过程中。而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农村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大多数仍然停留在让学生看看图片,老师介绍图片的内容和表达的意思的层面;好一点的,也只不过是向学生提几个问题。完全是一种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方式。这样的方式已经与新课改的要求相差甚远了。新课改中要求的美术欣赏教学是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行,要求教师把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美术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来做,利用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进行美术欣赏教学,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欣赏技巧。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最头疼的是:学生不喜欢上美术课.没有必趣。为什么没有必趣?“画不好”长期以来从家长、其他任课教师、学校到学生都认为:美术课堂教学就是教学生“画画”。学校考核美术教师也是看你培养了几个“画画”好的学生,或看你办一次画展,“画画”大赛获奖多少,形成了一个“定式”.美术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学生“画画”.在小学低段学生兴趣很浓,到了高段兴趣减弱。中学就没有几个“喜欢”上美术课,我的同事问我“学生怎么那么喜欢上你的美术课呢?上课的纪律是那么的好,学习兴趣是那么的浓,是不是有什么绝招?”其实哪里谈得上有什么绝招,要是说有什么方法的话,只不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从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综合评价学生用鼓励的方法去欣赏学生的每一幅“作品”,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鼓励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徐汇区爱菊小学是一所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民办小学。该校以"为孩子营造艺术的氛围,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力求以艺术教育陶冶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绘画专业"是该校的众多艺术课程之一,它的宗旨在于张扬学生个性,展示学生特长,引领学生走进艺术的殿堂,创建"爱知博艺,菊雅竞芳"的校园文化。"体验式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探索"是该校美术教研组正在研究的课题。每个学期,美术教师都为学生列出欣赏专题,让学生用眼睛观赏,用语言表达,用双手创造,  相似文献   

9.
美术欣赏是高考非考试科目。正因如此,在美术教学中,作为教师常常感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太难的,但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却很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  相似文献   

10.
小学美术是学生美术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关键时期。小学美术教学可以为孩子提供动手和动脑的平台,让孩子学会欣赏、学会创作,提高孩子绘画、欣赏以及手工的美术能力。就小学美术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1.
美术欣赏是一种直觉审视力,这种审视力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是对美术语言本身的体验、理解和领悟。它能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感受和体验,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中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学习兴致不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解决问题的关键往于教师,教师在欣赏教学中必须采取灵活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调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到课堂中去,欣赏课的教学氛围才能活跃。才能达到欣赏课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2.
欣赏在美术教育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美术欣赏教学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日新月异的现代媒体艺术冲击着以图片欣赏为主的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学生多样性的学习需求冲击着传统的讲解式的教学方式;正享受着现代文明的学生难于接受覆盖着尘埃的古老文明;学生富有个性的创见挑战着教师的话语霸权.要改革美术欣赏教学,就应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解决以上问题,即教学要尽可能发挥现代媒体优势;教学要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对古老的艺术有亲近感;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对艺术作品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3.
王其雄 《成才之路》2020,(2):120-121
美术欣赏教学要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要综合信息时代特色,实现高效的信息输入;运用大量美术素材,让学生欣赏学习经典美术作品;开展操作性强的手工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设生活化情境,让美术欣赏教学充满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14.
如何使学生感悟艺术的美、欣赏美的艺术,是美术教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那么到底如何让学生喜爱美术欣赏课呢?  相似文献   

15.
美术的欣赏·评述教学是中学美术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丰富美术知识,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中学初级美术课本中,专题专课的欣赏内容占总内容的10%~15%,而在其余几个内容中,绘画课、手工课、图案工艺课中加入一定量的欣赏内容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作为一名普通中学美术教师,想就中学美术欣赏教学谈几点个人的想法和做法.一、欣赏、评述教学对初中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张丽洁 《考试周刊》2014,(47):183-183
美术教学的根在于艺术美感的培养,而艺术美感的培养又体现在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上。要让学生从根本上学好美术,对欣赏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欣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17.
刘艳 《快乐阅读》2013,(35):119
对于一门以视觉为主的学科——美术欣赏教学,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手段,为美术欣赏教学带来了"教"与"学"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犹如给美术欣赏教学插上了翅膀,提升了美术欣赏教学的品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美术作业的设计直接反映着教学实效。传统的以画为主的学习方式,形式太单一。可通过对小学美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4个方面来对美术作业进行设计,让学生自主发挥个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学周刊C版》2015,(33):232-233
<正>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学习美术的原始动力,也是学成美术的终极追求。很多教师不注重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往往陷入为教学而教学的"泥沼",学生成绩难以提高。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提倡欣赏教学非常重要。本文列举几个方面加以探讨。一、上好美术欣赏课教师要认识到位要想教好学生,教师必须首先要提高对欣赏课的认识,"我怎么教,学生就怎么画;我教什么,学生就画什么",这种认识千万要不得。美术是一门艺术,艺术最高境界是欣赏。如果一个人对某个东西、某个场景欣赏不了,  相似文献   

20.
张沛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384-384
中学生对美术艺术一般都是不太了解的,同时也不能接受和欣赏,所以美术艺术的教学变成了中学美术的教育上的一个难点。可是,美术艺术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奇迹,所以要求作为现代初中生了解和学习的对象。其中尤为突出的便是美术中的抽象艺术,通过让中学生感受和欣赏抽象艺术、了解音乐与抽象艺术的联系、听音乐画抽象艺术作品等过程,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使抽象艺术不再是晦涩难懂的“另类艺术”,让美术欣赏能够具有更为广阔自由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