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哎,照片里那个身材肥大,卷着头发的人是谁?”那还用问吗?那就是我的妈妈——赵明霞。我的妈妈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尽管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公交司机,但她本着“一切为了乘客”的服务理念,赢得了公司上下的称赞!身经百战的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在她的心中,时间概念就是“起早贪黑”,工作态度就是“任劳任怨”。我常常不理解妈妈的一些做法,她为了自己那份劳累的工作,为了自己心中所坚持的爱岗敬业,放弃了太多东西。我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工作狂”,同时,她又是一位慈爱的母亲。每天早上,上班前,她都会像别的妈妈那样给…  相似文献   

2.
燕子     
她缩着身子躲在一老鼠麇集的草垛里。“你在这里做什么?”我问她,“你的活动场所本应在天空啊!”“唉!我也知道我的活动场所在天空。”她叹息道。这叹息对她那小小的胸膛来说,未免太沉重了。“可我是一只这样的燕子,”她缓过气来后,又说,“就像你们常说的,就我一只,是构不成春天的。不错,不仅是我,就是十只我这样的燕子,也构不成大好的春光。既然如此,我干吗要让人们扫兴呢!”接着,是长时间的沉默。我心里凄楚,局促不安,无言以对。“就算是这样吧,”末了,我好不容易才说了一句,“那你打算怎么办呢?”“就我自己,我决不飞翔!我的翅膀下面,应…  相似文献   

3.
妈妈像……     
我的妈妈是一个既称职又善变的人,让我既感亲密又生敬畏,在我的眼里,她就像一个“动物妈妈”。妈妈有时像一只既可爱又可怕的啄木鸟,常在“树上”找“虫子”,那“虫子”就是我的坏毛病,如做作业粗心大意、马马  相似文献   

4.
狄金森诗歌的现代感及死亡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我读一本书时,全身浸透了凉意,什么火也不能使我温暖,我知道那就是诗。如果我痛感到我的天灵盖似乎被削掉了,我知道那就是诗。”这是19世纪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对诗的奇特理解。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奇特使人们在狄金森去世多年之后又重新发掘了她。英美学术界对她诗歌的研究和探讨至今不息。有人说,诗歌是心灵之弦的震响,是内心真情的流露。狄金森的诗就是她心灵的产物。她写诗不是为了发表。在一首诗中她写道:“发表,是拍卖/人的心灵”。她一生所写的1775首诗中只有7  相似文献   

5.
“小弟”是同桌娴对我的专用称呼,现在,连我也不清楚她是否记得住我的本名,悲哉!这个丫头,自己小小的个子,却对我“小弟、小弟”地乱叫,让我这高出她一个头的男子汉都替她不好意思。每逢此时,我总是提醒她:“喂,我比你高啊!”可她不买帐,还顶嘴:“那你比你老爸高怎么说?”晕!这是什么跟什么呀!说不过她,只好作罢。更可恶的是她处理问题特爱用“暴力”,动不动就拿她的“淑女扇”打我的背。(所谓“淑女扇”,其实就是小卖部随便抓就能抓出一打的那款,她却美其名曰“淑女扇”,差点没让我跌破眼镜。)有时候我很想爆发,给她点颜色瞧瞧,但又受绅士…  相似文献   

6.
<正>我很感激她的“一番苦心”,不过我并未打算就此事向她言明谢意。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是她的“秘密”。长大后,我对“秘密”一词有了新的定义。最初以为除我外无人知晓的才是秘密,后来与朋友分享秘密,又感觉被他人保守的秘密更奇妙,那是我们关系好的证明。很久之后才明白,还有一种秘密未经沟通便完成传递,双方都不说破却又心知肚明——那是一种无比珍贵的尊重、信任与默契。  相似文献   

7.
洗纸     
雪儿从小就是一个非常顽皮、好动的孩子。她总是不停地惹事。刚开始,我们很恼火,动不动就训她。慢慢地,静下心来,我们发现她惹事后面有许多道理呢。 记得那是她3岁半的时候。一天雪儿心血来潮,把她画过、涂过的纸一张张地放进了水盆中。看到她又在变着法儿玩水,一想到用不了一会儿又会弄得满地是水,我就想去制止她。可是,看到她一会儿倒水,一会儿又放纸,那神情极为认真的样子,我就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不由得轻声责怪:“雪儿,你在干什么呢?”雪儿很认真地回答:“妈妈,这  相似文献   

8.
《雪坝下的新娘》会给您带来什么感觉?我想大概是两种感觉。首先,您会觉得这篇小说文字很美,有许多精彩的语言和意象。比如,那豆腐坊的幌子,“就像爬上树梢的一轮月亮”;比如,笑声“就是我心底发出的风,它吹拂着我,舒服极了”;又比如,小说形容一个人穿着白衣服时,是这样写的:“她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以为脚下的雪路断了一截,像梯子一样立起来了”。而最美的,莫过于那“金色的美人”,“她躺在冰河转弯处”,“她的腰枝,看上去是那样的纤细柔软”,“她光洁明艳,浑身散发着暖融融的光”。您的第二个感觉,我想一定是晦涩。这篇小说实际上整个就…  相似文献   

9.
说起我的妈妈呀,美丽大方,一副好心肠,对爸爸和我是关心又体谅。然而,她却有个大大的“缺点”,那就是“爱说谎”。妈妈十分关心我,怕我迟到又担心我的安全,因此,天天早上骑车送我上学。一个早晨,刚下完大雪,路可滑了。我说自己走着去学校,妈却坚持要骑车送我上学。骑了一段,她骑车的速度就慢了下来。我知道妈妈骑不动了,就说:“妈妈,还有最后几十米了,就让我走着去吧。”妈妈一边喘气一边说:“还不累呢。”看看,那头上的汗珠都有黄豆大小了,显然是在撒谎!妈妈十分疼我,只要是我喜欢吃的,她都不爱吃。就说上次吧,家里烧鱼,其中有一条大鲫鱼,…  相似文献   

10.
一天,我正用洗衣机清洗物品。倩妗小朋友围着洗衣机,好奇地问我:“胡老师,这是什么开关?那是什么开关?”我耐心地逐个讲给她听。一会儿,她又拉着我的衣服问:“胡老师,电源开关一开是不是洗衣机就通电了?”我点点头。她又问:“那暂停开关是怎样的呢?”我讲解给...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都有生养自己的母亲之地,那是怎样的一片地域?别人或许不会关心,但只要我踏上了那一方土地,看见那母亲般熟悉的“面容”“身影”,我就会像离开母亲很久很久后,浪子又重回家中,重回她身边一样,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动啊。那种安全感、归属感,那母子之情——历久弥新。这里就是我的生长之地,那一片巍峨辽阔的高原,庇护着她的儿女。高原母亲,是母亲中的异数,她孤高安宁,保留着其他母亲所没有的一种纯朴。古往今来,她除了在裙边为儿女辟出生长之地,她一切依然,她还是她,一点没变,保持着她的纯净和贞洁。在许多人眼中,高原母亲是一个顽固保守、…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可谓深入人心。除了那些老掉牙的例证之外,我还可以举出一个更深刻的例子来证明,那就是人们对于教师教育行为中的过失,往往采取了包容的态度,说“心是好的,只是方法不对”,或者说是“好心办了坏事”。我的一个孩子读小学时,写了一篇题为《我们的老师》的作文,却不敢交上去。问之,原来是写一位教师上课时用竹扫把赶打学生的事,并说这全是事实,绝无半句虚假。她问我能不能写。我说要写也写得,但你不能写好的事情吗?她说不,就要写这个,看来意见还挺大;但又不敢交上去,怎么办,我便启发她,那就想个办法,让教师看了作文以后…  相似文献   

13.
潘英惠 《班主任之友》2022,(Z1):105-106
<正>非常心疼这个一开始就主动找老师要求退出竞选,却被老师“推了一把”,最后又以落选告终的小女生。这个瘦瘦小小的女生,确实很理性,她知道文静而柔弱的自己不适合当班干部,她接纳了自己的柔弱。这个时期的她,并不自卑,所以敢于主动找老师表明自己的观点,却被老师暗示“如果不参加竞选,就是不愿意为班级服务,就是自私……”她终于鼓起勇气走上了讲台,最后的结果呢?这一结果,没有滋养到她的自信,却让她那幼小的内心再次受伤,再次认定:“我不适合当领导……我的能力不够……我就不该……”  相似文献   

14.
翠湖公园这一天。天气:上午吹风,下午云散开去,露出一个又白又冷的太阳。其实,读过“淘气包马小跳”那些书的人,对我应该是有些印象的。马小跳不是有个表妹叫杜真子吗?我就是她那只心爱的猫。如果说我跟其他的猫相比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我会笑,一生下来就会笑,所以一生下来,就被人叫做“笑猫”。人们对我很好奇,他们以为人才会笑,动物怎么会笑呢?怪!杜真子的妈妈就说我是猫精猫怪。她不太喜欢我,常有把我送人或赶出家门的念头。幸好杜真子的态度十分坚决:我走她也走,她要跟我一起浪迹天涯。我真的想浪迹天涯,好好看看这个世界。但是…  相似文献   

15.
凤丫头     
提起凤丫头,大家都会想起曹雪芹笔下的“辣妹子”。我们的凤丫头那股辣劲很像她,然而辣而不泼,好强而不骄傲,似乎又不太像她。这凤丫头就是我班的李凤。风丫头是我最好的朋友,但有时却叫我哭笑不得,第一次见面,她就惹得我够戗。  相似文献   

16.
好友成群     
陈珑不是成龙。如果说写错名字对别人来说是一种侮辱的话,那我很惭愧在见面第一天就“侮辱”了她。还好,她不跟我计较。她不但在名字问题上不跟别人计较,而且似乎什么也不跟别人计较。但她的嘴巴却不饶人,遇到任何事都说:“你小子不想混了。”仿佛在她心中,任何人(不论性别、年龄),都一律平等,一概叫做“小子”。我这个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走路时喜欢把我那“纤纤玉手”架在别人的肩膀上。一般,我的朋友都不会怎么计较,最多也不过是拿一把菜刀来砍我罢了(开个玩笑)。可我只要把手架在陈珑肩上,她一定会说:“爪子拿开。”当…  相似文献   

17.
<正>听,教室里又传来一阵“老虎”的咆哮。不用说,那声音的源头,一定是我的同桌。说起我的这个同桌,可真是名副其实的老虎。她一看就是个“虎妹”:大大的脑袋,壮壮的腰身,用“虎头虎脑”“虎背熊腰”来形容她,一点儿都不为过。她有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生气时眼睛一瞪,像极了发怒的老虎。她思考时,眉头挤得紧紧的,额头上立刻“写”出了一个大大的“王”字。  相似文献   

18.
岁月如梭,转眼七个春秋已去,多少往事已灰飞烟灭,然而,奶奶去世的日子我永难忘记,奶奶那和蔼平静的微笑永远珍藏在我的脑海深处,那微笑是我记忆中最美的,永恒的。在奶奶在世时,我从来都没有亲近过她,我只记得她在我心里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巫婆”。妈妈也总是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地说道:“你千万不要到那死老太太那里去。”也许是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特别害怕她,每当在街上碰到她,我都会远远地跑开。记得那一年夏天,奶奶满头大汗地来到我家,我心想:这“巫婆”又来我家干啥,肯定没好事。我在里屋里听着她对妈妈说:“囡囡在家吗?”“不在。”妈…  相似文献   

19.
伤害     
她双手托着腮,眼睛呆呆盯着窗外柳树的细枝。我拉她的衣袖,她只默默转过头,看看我,又看看黑板。默默地,她那愁云密布的脸又扭转过去……忆起从前,那是一张永浴春风、带笑的脸。柳树刚抽的嫩叶儿,不就是她的笑……我真的意识到伤害她之深了。也许是上帝的怂恿,我们选择了相逢。升入初中,彼此陌生的我们竟分在同桌。她秀美,但却不失儒雅之气;她柔弱,但却不失坚毅之性;她开朗,但却不失沉稳之风;她……我真的无法形容她的纯洁,她的真。看到她,好似放眼荷塘那微风中白色的芙蓉。真的神往,那天真烂漫的笑,那倾心的漫谈和那无忧无虑的快光。我说过…  相似文献   

20.
不怕打针     
四岁的女儿生性活泼好动,成天爬这爬那,碰破皮肉是常有的事。可就是这样一个调皮的孩子却特害怕打针,一见医院的门就又哭又喊:“妈妈,求求你了,我不打针。”看着她那可怜兮兮的样子,我又心疼又着急。我编了一些诸如“小胖猪,真勇敢,生病打针也不哭”之类的儿歌教育她,但收效甚微。我又把她最尊敬的幼儿园老师的话搬过来,也未能奏效,小红花的魅力终究抵不过对打针的畏惧。一次,幼儿园召开家长会,跟家长谈及此事,我发现,孩子惧怕打针竟是年轻的父母所面对的共同难题。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带女儿去医院看望她一位生病的姐姐,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