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贾丽 《青海教育》2010,(11):24-25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很好地完成“传道”的任务,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凸显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每篇课文的教学之中,准确把握寓于文中的“道”的内涵,在课堂这一教学的主阵地上,以优秀作品的真实情感熏陶学生,  相似文献   

2.
大学的培养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是让学生懂得如何为人、做人的过程。必须把大学教材所涉及的思想素质与专业知识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就把传道放在首位,时至今日,我们的学校教育同样不能仅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即进行人格教育。使他们能够感到“思想着的独立的人的可贵”,而不仅仅是拥有“一技之长”,他们可以被培养成  相似文献   

4.
王敢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0,6(6):F0003-F0003
唐代韩愈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其实就是进行道德教育,并把这种教育寓于授业解惑之中,这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人们说“文以载道”,小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的,字里行间无不蕴伏着思想教育的因素,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5.
现在,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师发出“思想政治课没法上了”的哀叹。本人认为,教师除了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教学艺术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需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活动呢?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从而使德育工作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唐代韩愈把它归纳为“传道、授业、解惑”六个字,而把“传道”放在首位,足见其重要性,要使学生成才,首先要叫他们成“人”。而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自觉地育人和用怎样的思想、方法来育人。“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从而使德育工作成为教育、教…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性”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现,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必须在训练语言文字的掌握过程中实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如此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种授文传道,教书育人的特殊任务,是语文课进行思想教育区别于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必须遵循的。一、语文教材中“道”的客观规定,决定了思想品德教育应“挖掘”而不应“附加”。所谓“道”,就是指一篇篇课文各自所要对学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思想影响下,学校的教育围绕着升学教学的轴心运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把知识传授与德育教育割裂开来的现象。不少教师认为教师是教书。的,只要把书本上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行了,至于课本上有关的德育知识,只要不考就不讲,或轻描淡写绕道而行,一味讲究“考考考”、“分分分”,给中小学生从小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韩愈说得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传道”就是传授做人的道理,古人尚且把传道放在第一位,何况我们呢?今天,党中央、教育部提出应试教育必须向素质教育转轨,我们作为…  相似文献   

9.
一、《教育学》课教学应重视德育内容的必要性1.教师在教学时应将德育提到应有的地位并给予重视,这是因为德育对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唐朝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视为教师三大任务之首。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个任务比一般地发展儿童的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得多”。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看到了德育的…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的。语文既是一门基础工具性学科 ,同时它又具有思想教育性。语文教学中的这种思想教育性教学是教师借助教材中的思想品德形象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促进他们思想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始终联系在一起 ,“授业”和“传道”不能脱离。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既能提高能力 ,又能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既符合语文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也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11.
传授科学知识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但并不是唯一的任务.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社会主义学校的一个基本教学原则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这就是说: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之间存在内在关系的这个道理,我国古代的一些教育家也是有一定认识的.例如唐代的韩愈在著名的《师说》中提出教师有三大任务,即“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放在首位的.所谓传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当然,他的儒家伦常之道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之道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2.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有机地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将“授业”与“传道”、“传知”与“育人”紧密结合和渗透,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外国文学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一、《教育学》课教学应重视德育内容的必要性 1.教师在教学时应将德育提到应有的地位并给予重视,这是因为德育对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唐朝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视为教师三大任务之首。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个任务比一般地发展儿童的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得多”。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看到了德育的导向作用,无一例外地强调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杨智雄 《天中学刊》2023,(3):101-109
从宏观视角考察柳宗元一系列的师道论,可以“传道”统之。这是基于唐代儒学教育失衡的现状而发,传递着“传道”的教育理想,也是实际需要的践行行为。“避名求实”之“避名”是柳宗元“传道”教育思想的保护外壳,它更偏重直接的践履策略,而不是等同于思想内质。这里之“实”为应对经学“章句”师风而提出,是柳宗元系列师道论建构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袁征 《教师》2010,(1):1-1
中国人一直认为教师的工作是“传道、授业、解惑”,似乎教师掌握了真理(即所谓“道”),他们讲授的知识都是正确的,他们是在“传道”。……可异真理是上帝锁在箱子里的宝贝,人类永远只能隔着厚板痴痴地猜想。  相似文献   

16.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的学者,都把“交道结合”作为一条普遍的教育原则,主张在“授业”一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传道”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格的教育,在培养学生成才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学会做人,教书育人、成才成人两者不可偏废。前两年清华大学学生“伤熊”、最近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残忍杀害四位室友以及近年来接连发生的青少年伤人恶性事件都说明我们现行教育中人格教育的严重缺失和急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文以载道”.文章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文”是形式,是手段,“道”则是内容,是本质.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所谓“道”的具体内容在今天来看是极其丰富的.诸如:共产主义理想教育、道德情操教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等,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即做到:因文解道,因道语文,文道统一.如何把解文和传道统一起来呢?我以为主要应着眼于认识的自觉性、内容的广泛性和实施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18.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教师的首要职责是传道,我的理解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他们的人格。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其职责当然也决不仅仅是“授业”,而应在“授业”的过程中融入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他们的人格,要教会学生做人。我国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英语教材应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然对教材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那么对于教材的使用者——教师,就更要肩负起教育学生的责任。英语一直是被家…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韩愈在《师说》中也写到:"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首位,这"传道"即是现在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犹如一张白纸,幼小的心灵纯洁、善良,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给他们科学知识,更要传授他们做人的道理,使他们懂得真善美,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  相似文献   

20.
李青 《教育论坛》2005,(1):36-37
大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其中把“传道”(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在教师职责的第一位,认为它比传授知识,为学生解难释疑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