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傅山的生平事迹,前人已有较详细的描述,但由于资料的局限,前人描述中仍有未及或虽及而不确当之处。比如,傅山的五世祖是谁;"侨黄老人"的"黄"是指黄花山,还是指黄帝或道士;李克用父子题名的崛山围寺到底在何处;西村是一个村子的名字,还是包含兰村、土堂、崛山围山在内的一个地区的总名,或者说能不能把虹巢、青羊庵都说成在西村;怎样从平民视角认识傅山,等等。  相似文献   

2.
中华傅山园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尖草坪区西村,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诗画家、医学家傅山先生的故里。在太原市市委、市政府和尖草坪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2006年在傅山先生故里修建"中华傅山园"做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工程。中华傅山园2007年正式向游客开放,以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调查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对中华傅山园的文化旅游开发现状进行了系统性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丰富中华傅山园的文化旅游内涵,探索其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增强旅游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太原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类似文化旅游地的开发提供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3.
在明清之际,作为诗人的傅山少有人知,其诗歌创作反映了明清诗歌创作的一些特点,如对唐代诗人的模仿。在唐诗盛极难继的情况下,在前人诗作“影响的焦虑”下,傅山提出了杜诗不可学的观点,并在创作时力求与杜诗“不似”,但他仍难免受杜诗深层、内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35年,我游学苏州,做章太炎先生的研究生。有一次,偶然在护龙街“怡园”水榭的后壁,看到四幅傅山草书屏风,一下子被它的气概所倾倒,一再赏玩,觉得从未曾有。抗日战争起,我随抗战形势,辗转任教于西南各省十余年间,再未能见到傅山作品。直到1951年返太原后,才又先后多次看到以草书为主的傅山的各体书法墨迹和复制品,还看到他有关书法的言论,于是对傅山有了较全面地了解。对其不少精品,更钦佩不已。像《丹枫阁记》,像《晋公千古一诀》,尤其像《五峰山碑》,  相似文献   

5.
傅山知识分子品格特征主要表现为,重视“实学”,强调“学以致用”;天然的普世情怀和对平民百姓的关爱;“坚苦持节气”的品格、“独立特行”的精神.傅山知识分子品格形成主要受四方面影响:一是受其家学影响;二是诸子百家思想精神的研究;三是与同时代学者们的交流与往来;四是云游天下,广博见闻.  相似文献   

6.
傅山是晋阳文化孕育出的历史文化名人。傅山的故里太原阳曲县(今太原市尖草坪区)西村,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三晋文脉为一体的"风水"宝地,故乡的晋阳文化人文氛围对他的一生影响至深。傅氏家族,世代传承书画经文,为太原乃至三晋有名的书香门第。这样具有浓郁晋阳文化色彩和深厚国学功底的家庭环境,为傅山日后的品德修养和读书治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多处显现出家乡美丽自然风光的独特历史文化对其创作灵感的激发,这些集中体现在他的诗歌、绘画、书法、戏剧和饮食文化等方面,反映了晋阳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康熙年间北方大儒而兼以医学名世者”之傅山,因怀有反清复明思想而受到清廷迫害。为避其迫害,著述(包括诗文书画等)常易姓名,致使后人对其著述难识真伪。据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青囊秘诀》所提供的傅山《行医招贴》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探究,提出此招贴对研究傅山艺术成就与医学贡献,具有特殊的佐证作用。亦证明此傅山遗墨,尤为珍贵,堪为瑰宝。  相似文献   

8.
明末清初遗民诗人傅山出身于士大夫之家,与顾炎武、申涵光等人以诗酒唱和,以气节砥砺,“性任侠”,笃朋友。受李贽思想影响.主张儒、释、道三教同一;诗歌创作“不事炉锤,纯任天机”。但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入世思想依然居主导地位。其“著作甚富,多残缺不全”,今存诗762首。矛盾的心态、亡国后忠与孝的内心斗争、虽生犹死的遗民心理决定了其诗作以下四个方面的主题取向:一、家国之痛与故国之思;二、惟歌生民病;一、亲情与友情;四、物中志与景中情。  相似文献   

9.
澳门地区有两个离岛,一个名氹仔,一个叫路环。氹仔在澳门半岛之南,路环又在氹仔之南。氹仔(Taipa)是一个只有3.478平方公里的小岛,风光靓丽,民风古朴。岛上有大氹山、小氹山、北澳山、柴巴炮台山。山间海岸、市镇、村庄、学校、花园、歌厅、赌场(美其名曰“娱乐场”)、教堂、庙宇、墓地参差错落其间。本岛居民不足一万,人种黄白黑,也有的不黄不白;语言中英葡,还有混合语、洋泾浜,也有“汉儿学得胡儿语”,胡儿颇解汉儿歌。论风情,七分中土本色融合着三分欧陆洋味;论环境,说不清是乡村中的城市还是城市中的乡村。…  相似文献   

10.
刘琰 《文教资料》2011,(29):72-73
傅山是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书法史上无法略过的人物.他的书学思想和书法技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书者。他主张学习书法要取法篆隶,崇尚自然,提出了著名的“四宁四毋”理论,并强调“作字先做人”。纵观傅山的一生.其书法风格的变化大抵可分为三个时期,其书风是随着其政治立场与个人情感的转变而转变的,每一次的转变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并将其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据说,清代时太原有个杂货铺老板得了重病,到处求医,均不见效。后求医于名医傅山,傅山要他亲自去找来戴过3年的旧草帽100顶,然后再给他配方治病。于是,老板每天清早步行出门,凡遇到农民戴过3年的旧草帽,便高价收买。这样每天往返20多里,一年下来,步行了7200多里。由于每天行走,使他饭量大增,体质增强,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当他拿着这100顶旧草帽来找傅山时,傅山告诉他说:“你的病已经治好了。”此时,这位老板才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12.
论遗山词的词史地位及其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词融会北宋词风的过程中,遗山以其在文坛上的领袖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词和北宋词的交融是中原地区汉民族的农业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草原文化的交融,遗山以其极高的词创作成就而成为这两种文化交叉点上的佼佼者。遗山推崇苏、辛,词风豪放,对元词的发展走向很有影响。在沟通宋、金词以及在金、元词的延续上,遗山词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遗山还是在具体词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词创作的金代最重要的词人,其词体制完备;词中尊杜,极善融化唐诗;其词又有明显的“史”意识影响的痕迹;金、元之际文人歌酒狎妓之风在其词中时有反映;清代词论对其词毁誉不一。凡此种种,都体现了遗山词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风骨”是《文心》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本文在广泛参阅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文心》的理论体系,从艺术思维的角度对其“风骨论”提出一己之见。认为刘鑫的“骨”实指凝结在作品中的艺术思维所达到的一种表达效果或力量;由于刘勰的“杂文学”观念的作用,“骨”尤指艺术思维中的理性因素所达到的一种表达效果或力量。由此出发,文章还以新的视点探讨了刘勰风骨论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慧 《现代语文》2007,(12):43-44
康熙十七年清廷诏举的博学鸿儒科是清初遗民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对于年已古稀的傅山而言,则是他晚年所遭遇的一次政治操守的严峻考验。作为一个清初思想文化界以反清复明为志向的遗民领袖,傅山以老病拒荐,誓死不仕新朝,虽然身心深受摧残,但最终捍卫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与人格尊严,为后人敬仰。  相似文献   

15.
1.mountain与hill 两者都可以表示“山”mountain指陡峭连绵的高山,而hill则指小山或丘陵。eg: We like climbing the hill in the morning.我们喜欢在早晨爬山。 They are living in a mountain village.他们住在一个山村里。 拓展链接:mountn.山,通常放在山名之前。eg:MountTai泰山  相似文献   

16.
傅山在中国书史上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他的理论及作品极具前瞻性,曾引发了许多的争议。笔者拟从现代绘画的审美视角,对傅山书法颇具现代意识审美的诸要素进行比较分析,以求获得其对现实创作、尤其是对现代书法创作的借鉴意义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形天是开题氏的祖先;“开题”即“形题”,也即“雕题”或“形天”。形天神话的背景在今甘肃西和县仇池山、洛峪镇一带,“奇股国”乃“形天与帝争神”之地。“奇股国”、“武都”之义大体相当,其得名与形天有关。  相似文献   

18.
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遗民、书画家、诗人。他的高尚和刚直的性格加上遭遇明清鼎革、国破家亡的经历,使其诗歌多表达奇崛和磊落的心曲,而显现出一种"古朴奇拙"的特征。傅山诗歌表现出的"古朴奇拙"的特点是同当时的美学风尚相契合的,而且这也是傅山反奴性、反对媚俗思想的体现,是社会环境与个人思想在诗歌中的统一和结合。  相似文献   

19.
关于曾经在我国北部建立过一个强大的金王朝的女真族,其族名的由来,迄今犹无定论,本文利用多语种的语言材料,从女真、蒙古等周边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对契丹字“山”与奴儿干、女古、袅罗个、nirugu、nirigu、柔然、女者、女真等词之间的可能联系作了探讨。文章认为,女真非米里真、朱先、主儿扯之异译。最初“女真”不专指米里耳或朱先,还包括有吉列迷,赫哲等其他民族在内;专用于指朱里真,二者的等同,当是后来的事。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第九册第三课选编了李白的一首名诗《望天门山》。初读此诗不禁被李白的浪漫情怀所感染,但一深究诗意又疑窦丛生?“回”究竟是什么意思?作者究竟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从日边来的船究竟是李白坐的船还是别人乘的船?“日”究竟是指朝阳还是夕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