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斐  宋然 《乒乓世界》2004,(7):30-33
王楠、张怡宁、牛剑锋、郭跃都拥有一个水晶般纯洁、璀璨的雅典梦想。  相似文献   

2.
奥运红粉组     
《乒乓世界》2008,(8):46-53
实事求是地说。这支中国女队是历史上阵容最为强大.主力队员实力最强的一支队伍。在这支“梦幻劲旅”中,王楠、张怡宁和郭跃都曾是世乒赛女单冠军。前两人还是乒坛大满贯得主。同时,王楠已是奥运会的三朝元老。比赛经验极为丰富,是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中,运动寿命最长,状态保持最好的人。张怡宁和郭跃也参加过雅典奥运会。张怡宁在雅典加冕了双冠王.而郭跃在女双比赛中夺得了铜牌。  相似文献   

3.
孙悦 《乒乓世界》2004,(6):i004-i004
序:话说某日,香港某电视台体育部向郭跃发出邀请函,请她赴香港参加个专访录制。这件事传到了乔红耳朵里。于是,某个下午,在乔红的号召下,王楠、李楠、牛剑锋、张怡宁齐聚在郭跃房间,为郭跃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4.
萨格勒布世乒赛郭跃获两金一银2003年.不满16岁的郭跃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在巴黎,她获得了一枚女双银牌,进入了女单8强。2005年,郭跃当时的主管教练韩华为她定下了上海世乒赛的指标:一二三。最后,郭跃获得混双冠军、女双亚军和女单季军。如果说.巴黎世乒赛属于王楠,上海世乒赛成就了张怡宁,那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的女主角则是刚刚成年的郭跃。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8,(4):54-54
这次广州世乒赛,我给女队的整体表现打九十分。张怡宁、郭跃、王楠、李晓霞、郭焱五名选手全都上过场,都发挥出了较高水平,表现令人满意。尤其张怡宁在比赛困难的情况下能够扭转局势,证明了她的能力和价值。郭跃和王楠虽然都输过一场球,但她们的技术打法还是有比较大的优势。李晓霞与郭焱也表现出很强的中劲。在这次比赛中,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12,(5):34-42,44-53
“这场比赛我们只能赢不能输。”——郭跃。 这是女乒踏上多特蒙德时的决心,卧薪尝胆了两年,为的就是这一时刻,从2010年的亚运会,到刚刚结束一个月的2012年亚洲锦标赛,中国女乒在对新加坡的团体赛中都取得了胜利,但旖之皓每次都说,这都不是世乒赛,  相似文献   

7.
一姐会说话     
《乒乓世界》2010,(4):10-10
中国乒乓球女队在世界上的优势明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队内保持竞争。这种竞争极其残酷,北京奥运会前,由于张怡宁、王楠、郭跃的存在,留给其她人竞争的余地并不多。奥运会后,随着王楠的退役、张怡宁的淡出,队内竞争接近惨烈。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乒乓球队优秀女子左手横板运动员的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王楠和郭跃在各大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楠/张怡宁从个体看.两代天后王楠和张怡宁无疑在萨格勒布世乒赛上都有点儿失意。王楠没能跻身女单4强,张怡宁在半决赛惨败给郭跃。但从整体看,她俩却创造了一个历史:连续在47、48、49三届世乒赛上问鼎女双冠军.她们将获得复制的波普杯。这也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获得的第四个世乒赛复制奖杯。前三个复制杯分别是圣·勃莱德杯(庄则栋)、兹·赫杜塞克杯(王涛/刘伟)、吉·盖斯特杯(王楠)。如果算上45、46届世乒赛和李菊搭档获得的两个女双冠军.王楠已经成为乒乓球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女子双打球员。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06,(7):98-98
立秋最近在某论坛上看见有人说郭跃的技术先进,张怡宁的技术落后。杨影在电视转播中也不止一次提到郭跃的技术怎么先进。我对郭跃也是喜爱有加,但总觉得他们这样的提法缺少说服力,心有不甘,于是随便发个帖子上来跟大家谈谈这个问题。希望大家也谈谈最近的看法。什么叫先进的技术?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郭跃的技术先进吗?可能进攻的技术比较先进。可是她防守以及攻防转换的技术比张怡宁先进吗?对付削球的技战术比张怡宁先进吗?我们看一个选手的技术是否先进,不能光看他某一项技术,要综合来看。高军36岁还可以拿总决赛女双冠军,张怡宁、王楠、郭跃等跟她打都不能说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06,(1):18-19
2005年,当师姐王楠在悉尼夺得两枚奥运金牌走上事业巅峰时,本命年的郭跃迈出了自己成功的第一步,在印度孟买,她站在亚洲杯女单比赛的亚军领奖台上,2001年,郭跃在香港举行的亚洲少年锦标赛上夺得了女团和女双冠军以及女双亚军,  相似文献   

12.
张凡 《乒乓世界》2007,(9):16-17
由于联赛东奔西跑,谷振江最近身体不是很好,说几句话便会连续咳嗽几声。2006年乒超联赛期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某天,谷振江通知全体女队队员下午在他的办公室开会。下午队员们陆续都来到了。但郭跃以训练为由请假没来开会。大姐王楠发了脾气,冲进训练馆严厉批评了郭跃。坐在办公室里的谷振江闻声赶来训练馆。看到了谷振江,郭跃委屈地哭了起来。谷振江说:"这可能是我对她比较偏爱,甚至是有点溺爱了。"郭跃成名之后,虽在谷振江面前她没有表现出来,但是有时候从言语上能够感觉得出来,骄傲的心态已经不自觉地有所流露。谷指导希望年轻的郭跃有一个全面的提升,去掉傲气留傲骨,人球合一。  相似文献   

13.
2月1日希腊乒乓球公开赛落下帷幕,中国军团包揽全部四项冠军。其中王皓在男单项目中称王,王楠夺得女单冠军,陈杞/马琳夺得男双冠军,郭跃/牛剑锋摘得女双桂冠。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结束。费德勒和海宁分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乒坛女运动员中,有没有瓦尔德内尔式的人物?有!她就是不满13岁的辽宁选手郭跃……四年以后郭跃肯定会成为最年轻的世界冠军。”2000年,这位号称“中国通”的意大利记者吉纳罗·博扎,用一篇《关注郭跃》引起了国内乒坛对于这个满脸稚气的小女孩的关注。 2002年是郭跃横空出世的一年,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便在奥地利公开赛上打入四强,成为国际乒联历史上进入巡回赛四强最年轻的选手;年末的瑞典国际乒联总决赛上她一路杀进了决赛,最终负于张怡宁,世界排名也从年初的39位飚升至第9,媒体把各种赞誉毫不吝啬地给了这个看起来虎虎生威的14岁小丫头。 2004年多哈世乒赛团体赛,16岁的郭跃凭着拼劲和自信,在最后时刻挤掉了队友郭焱。决赛中她犹如一股喷薄而出的新生力量,拿下最后一分之后,郭跃亲手打下了这个世界冠军,也让四年前博扎的预言变成了现实。国际乒联新闻官撰文称,“郭跃是未来女子乒坛的领军人物”,而国内舆论更是把她定为”王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乒乓世界》2007,(10):96-97
年轻小将郭跃在半决赛对阵张恰宁,这场比赛是新生力量对世界冠军的一次冲击,最终郭跃直落四局,闯过了本届世乒赛最大的难关。整场比赛中,张恰宁的状态明显不佳,而郭跃发挥出了应有的技术,战术运用也十分合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6,(8):26-27
乒超联赛打到第二阶段,观察下来,五位主力队员的表现与第一阶段相比都有着一定程度的退步,尤其是张怡宁、王楠和郭跃再提文化素质我这么说,比赛的输赢当然是一方面,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事实上这些主力队员和一队其他参加联赛的队员的水平都是很接近的,比如说张怡宁在大循环中也没有拿到第一,也输四、五场球,互有胜负是非常正常的事。  相似文献   

17.
49界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乒乓球队席卷萨格勒布,包揽所有项目的冠亚军,充分显示出中国队的强大。在此次5个世界冠军中,有一位年仅19岁的女孩,包揽两项冠军,一时间,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她就是人小鬼大的中国女队队员——郭跃。在本届世锦赛中,可以说中国女队单打夺冠的几率比男队大得多,通过此次比赛我们看到,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很少能有其他国家的女运动员与中国对抗。但在出征萨格勒布时,究竟是谁能够夺得女单冠军,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是球队中的大师姐王楠、是女乒一号张怡宁、还是同一水平线中的郭跃、李晓霞,球迷都在期待一个新的世界冠军诞生。  相似文献   

18.
年轻小将郭跃在半决赛对阵张恰宁,这场比赛是新生力量对世界冠军的一次冲击,最终郭跃直落四局,闯过了本届世乒赛最大的难关。整场比赛中,张怡宁的状态明显不佳,而郭跃发挥出了应有的技术,战术运用也十分合理。郭跃发对方正手位下旋短球。张怡宁接发球时,突然晃撇郭跃的正手位大角,这板晃撇的质量较高,直接拐向郭跃正手位侧边线。郭跃发球后做好了进攻准备,虽然来球的落点很刁钻,但她压低身体重心,使用并步向正手位快速移动,在来球的下降初期拉了一板  相似文献   

19.
形势逼人     
北京奥运会的脚步声愈来愈近了。各项目运动员争取"入场券"的竞争也日渐白热化。一句话:形势逼人。中国乒乓球队内的竞争尤为激烈。女队郭跃、张怡宁国际乒联排名一二,媒体说是"直通奥运",男队王皓、马琳也被一致看好;大家最关注的是"二王",王楠面前站着状态神勇的李晓霞,2007年状态低迷的王励勤受到马龙和陈玘的夹击。主管教练和项目管理中心领导都"王顾左右而言他",扑朔迷离,充满悬念。  相似文献   

20.
乒:你的世界排名上升到了第一位,超过了王楠。你自己怎么看这件事? 张:嗨,其实我们内部对这个没有太大感觉,还是以球为主吧。我们跟王楠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别看亚运会赢过她一次,现在世界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